视频加载中... "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是让中小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成长为行业领军"小巨人"的必由之路。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启动以来,威海先后培育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0家,并有19家企业进入了"专精特新"国家队,去年,这些"小巨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27.2%,大幅超过了规上工业平均增幅。今天的"行千里山海 看活力威海"专栏,就跟记者一起,走进这些行业小巨人。 记者崔嘉慧:"说到玻璃,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和技术创新关系不大。但是看我身边这块玻璃,它叫浮法玻璃,它上面有20多层的功能膜,像保温、隔热、节能、导电等等,它的每一层大概有40纳米左右,比人的头发丝还要薄千百倍。" 镀膜,是让普通浮法玻璃成为高技术功能玻璃的最优途径。威海中玻镀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威海17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之一,凭的就是独门绝技——镀膜技术。这项与浙江大学合作的"浮法在线氧化物系列功能薄膜高效制备成套技术及应用"项目,去年还拿到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威海中玻新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起英:"把二十五层膜做到一起,大面积均匀性是最难的。我们从核心装备设计,从镀膜的边界条件,包括在生产线的整个镀膜环境和它的热场,就是说气流场、温度场、压力场,都要把它做均匀,这是一个很精细化的科研活动过程。" 依靠这项技术,威海中玻每年能把2亿平方米的普通玻璃变成高技术的节能产品,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60%,年节约标煤320万吨。威海中玻也成为全球此类产品最大的生产基地。 记者崔嘉慧:"在威海中玻,有含金量的玻璃不只是浮法玻璃这一种,企业的理念就是将"一块玻璃"做精做透,在这个研发中心,诞生了许多国际领先的新技术,接下来,我们请刘总工程师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您好,这么多玻璃,我看着就是一块块玻璃,但是在您看来可能就不一样了哈。" 威海中玻新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起英:"是的,因为玻璃的品种比较多,我先拿出两片玻璃,这片是多彩色的阳光控制镀膜玻璃。这个玻璃是可以发热、防结霜、除雾的,也可以作为保温玻璃,装上以后房间的热量只有15%甚至10%,通过窗户散失,所以节能就可以达到80%以上。我再给你拿一块玻璃,这片玻璃它的辐射率可以做到0.13,目前节能指标是世界领先的。" 从跟跑到领先,刘起英说,他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在线Low-E玻璃技术和在线TCO镀膜玻璃技术的三大公司之一,今年,威海中玻又开始研发高节能性的智能玻璃,从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国家队冲刺。 主持人崔嘉慧:"我现在是在双丰物探的组装车间,我手里拿的这个很像无线话筒的装备,它是无线节点勘探仪器,别看它不大,但是把它放到地面或者浅海它可以像给人体做CT扫描一样,扫描地下6千米以内的地质结构,并根据得到的信号判断地下什么位置有天然气、石油、煤炭、可燃冰等资源,还可以对基建工程的地下进行三维勘探,预防地质灾害发生。" 威海双丰物探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彦盛:"它可以在野外连续工作70天,而且可以通过4G、5G传取数据,非常准确、便利、省事。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是目前全球唯有的两大厂家之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美国的埃克森美孚,俄罗斯石油公司、沙特阿美都在用我们这款仪器。" 双丰物探是去年进入"专精特新"国家队的威海企业,相比于威海中玻,这里填补国内空白和世界领先的独门绝技数量更多。专攻物探装备产品,企业已经多次打破了国外相关技术封锁,成功研制出新型海洋勘探水听器、海洋双检检波器、水下四分量检波装置等产品。凭借这些独家技术,双丰物探都是以倍增的信心来制定发展规划的。 威海双丰物探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彦盛:"我们会更加丰富我们节点仪器的品种和类别,发展我们的深海仪器,从现在的一百米、一千米到将来的三千米、五千米,销售额今年可以达到两到三亿元,未来三年计划是四亿元到五亿元,未来五年计划是达到十亿元以上。" 五年来,我市按照梯次培育的办法,充分发挥"1+4+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作用,实施产学研供需双向"揭榜挂帅"机制,引导企业深耕专业领域、深挖创新潜力,打造细分领域"单打冠军"、产业链"配套专家"和科技创新"优等生"。今年上半年,威海还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6家合作银行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发放贷款同比增长41.4%。眼下,威海正积极借力链主企业生态圈,塑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强链补链新优势,探索形成企业成长快、产业结构优、科技含量高的"尖兵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