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质疑雍正继位的合法性吗?历史终将还其清白
质疑声中成就最勤勉的帝王
康熙的皇四子胤稹是在人们的严重质疑中登上皇位的,这对他继位的合法性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尤其来自朝廷内部和诸位兄弟之间审视的目光,更让胤稹有一种不寒而栗的压力。胤稹知道,任何一点疏忽,不但会导致他帝位的崩溃,还会带来一场血腥的、骨肉相残的家庭悲剧。
所以,能够让他摆脱政治困局的唯一办法,就是用能力来证实自己驾驭全局的水平,并通过政绩来展现自己的帝王风采。这种压力也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帝王——雍正皇帝。
质疑不足为信
关于雍正皇帝是否是合法继位的问题,历史上多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在民间,由于雍正施政严苛,他在民间的风评一直不好,甚至还杜撰出了很多像雍正金头下葬(被吕四娘砍掉脑袋)这样脑洞大开的故事。
但是,近代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史学家相信雍正皇帝是合法继位的。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一批专著和文章有力地支持了雍正合法继位说,包括1985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冯尔康教授出版的《雍正传》、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韦庆远教授发表的《论封建皇权和皇位继承问题》、1999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李国荣、张书才合著的《实说雍正》以及2000年海外学者启樵教授撰写的《揭开雍正帝隐秘的面纱》等等。
至于那几种质疑雍正皇帝继位合法性的说法,大部分史学家判断,康熙的遗诏有满文、汉文、蒙古文几种语言。按照民间所说其修改了汉文,将传位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但按照清朝官方文件书写规则,并无四皇子、十四皇子之称,而是皇四子和皇十四子。迄今故宫所藏约1000万份清朝文件中,并无例外。而且,最重要的是,于字在古代只做人名,传位于应该是传位"於",从书写习惯和内容上分析,变"十"为"于"根本是不可能的。
最大疑点——《康熙皇帝遗诏》
当然,揭开雍正即位之谜的最好办法便是核对传世的康熙遗诏。《康熙皇帝遗诏》一式四份,其中两份在大陆,分别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两份在台湾地区,藏于台湾故宫。
康熙遗诏用汉、满二种文字书写同一内容。其中写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然而令人颇觉遗憾的是,海峡两岸的康熙遗诏中满文部分的继位人描述部分缺失,而且满文遗诏缺失的部位也在同一位置,这也是世人攻击雍正篡位的最主要的所谓证据之一。其实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个"证据"根本不足为凭(可能有点饶舌,仔细体会就明白)。
首先,大家不必怀疑这份康熙遗诏就是雍正登基时所出示的康熙遗诏。
按照清朝宫廷中的惯例,皇帝的圣旨一般都有专人起草,等皇帝提了建议后再正式盖章颁布。因此,其中有两份是底稿,另两份则是正式的版本,一式四份,并无不妥。
如果,雍正杜撰了新的有利于自己的康熙遗诏,必然要毁去真实的康熙遗诏,那么海峡两岸留存的遗诏又从哪里来的呢?所以此必为雍正登基时所出示的康熙遗诏。
其次,缺失的满文部分必然是传位于雍正。
试想一下,雍正登基时出示的康熙遗诏,汉文是传位于皇四子胤禛,满文又怎么会写传位于其他皇子呢?如果雍正杜撰,他就不会让他缺失满文部分,如果真是康熙遗诏,原本继位形势就混沌不堪的情况下,满文缺失又怎么会文武大臣、皇子宗亲信服呢?
所以,这份康熙遗诏缺失的满文部分必然写的是雍正继位,虽然这不能证明这份遗诏是真实的康熙遗诏,但也不会写其他皇子继位,成为攻击雍正继位合法性的证据。其他佐证
与此同时,史学界现在也越来越倾向于相信康熙皇帝的本意,胤禛才是继承帝位的最佳人选。在有实力争夺储位的诸皇子中,皇太子胤礽因求皇位过急而遭贬,皇八子胤禩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十四子胤禵地位虽显赫,但从种种迹象来看并未被康熙定位继承人。而胤禛狡猾无比,与诸兄弟表面关系很好,并且深得康熙的好感。康熙晚年多次命他代行祭天,也表明康熙皇帝的确对他信任有加。
另外,在诸多皇孙中,康熙特别喜爱雍正之子弘历,这也是证明胤禛是继承帝位最佳人选的有力证明。
雍正统治严酷,大兴文字狱迫害文人,也许才是他恶名缠身的根本原因。
李小冉真是瘦而不柴,穿大领口无痕裙秀凹凸身材,尽显高级美头条创作挑战赛骨瘦如柴的女人,早就不受欢迎了。稍微丰腴一点的女人,带着些许的肉感,才更加耐看。如何才能做到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呢?这样的好身材,大概只能是天赐吧。所谓瘦而不柴,就是看起
提前还房贷是因为划算,限制提前还房贷是因为不划算最近提前还房贷闹得沸沸扬扬,主要是因为提前还房贷的人太多,而银行却不愿意客户提前还房贷。如今的局面是想要提前还房贷就必须排队预约等号,而许多银行也抬高了提前还房贷的门槛,除了需要交
梦想种子飞天路视频加载中立春之日阳光正好大地回暖草木初萌华夏大地到处生机勃勃孕育希望2个多月前在那静候萌发的冬季有七种神秘的种子搭乘神舟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中国梦提出十周年之际飞向天宫见
老广过元宵,热闹胜除夕?月上柳梢赏花灯,细说元宵节的历史故事欢欢喜喜闹元宵,过完十五过完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正月半元夕灯节等,是农历春节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中国人讲究闹元宵,人们在这天会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天上圆月高悬,人间
无人艇最终还是被击毁,战狼式自嗨的民粹岂不尴尬最近几天,因为属于中国某单位的一艘用于气象研究方面的无人艇,由于意外和别的原因,失控飘到美国领空。这被美国视为主权遭到严重侵犯,从而变本加厉进行政治操弄。诸如推迟原本拟定的官员访华
众多外国商会和国际机构用实际行动回答我为什么看好中国央视网消息最近,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随着开年中国经济加速复苏,韧性和活力日益显现,众多外国商会和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持续改善。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回答我为什么看好中国。德国是欧盟国
万象耕新各地全力以赴保障春季农业生产央视网消息立春时节,大地渐暖,万象耕新。全国备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展开,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全力以赴保障春季农业生产。总台央视记者李琳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贵州省兴义市万福村,这里的60
新春走基层何守英去年我家挣了40多万元去年我家产了6万多斤苹果,现在全部售罄,收入24万元养了70箱蜜蜂,卖蜂蜜收入10多万元儿媳妇在西峰跑网约车,有10余万元的收入。总体算来,去年我家收入了40多万元。日前,庆城县白
海拔5300米侦察分队火热开练近日,西藏军区某旅将侦察分队拉至海拔5300多米的陌生地域,组织开展穿插渗透演练,提高官兵遂行任务能力。(惠君毅杨凯万玲)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40元的纸质电影票,线上花了106?北京的赵女士近日与朋友在北京深影国际影城观看流浪地球2,在取票后突然发现,票上写的价格与自己购票时显示竟相差一倍多。我是使用单位发放的博影电影卡,在其公众号购买的两张票,显示票价1
2023年退役军人高考加分政策发布退役军人烈士子女等最高加20分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根据同步发布的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退役军人烈士子女等人员享加分优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