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记忆50年前,刘家楼上甜酒香
每当临近春节的时候,人们盼望那"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温暖季节的到来;而我却触景生情,怀念刘家楼上甜酒香!
记忆中的上鱼巷子 刘齐良 绘
上世纪一九七九年父亲过世后,母亲成了刘家楼的主心骨。一到过年,母亲总是为我们每个兄弟姐妹们做上一缽香喷喷的甜酒。在这之前,有的是用家里的旧缽子,有的是母亲买来的新钵子。总之,母亲不会落下她的每一个子女。望着缽中的甜酒,酒花直冒泡。椭圆的醪糟中间的酒窝,水汪汪的。转动一下缽子,酒糟即刻旋转起来。甜甜的米酒,随着空气香香地扑面而来。真让人"未尝新酒三分醉,却酿屠苏万朵花。"好看、好甜、好香……
作者母亲与同事(中间者为母亲)的照片
睹物思人。母亲在她自己的三姊妹里居中,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她一生良善可亲,皮肤洁白,红红的脸上总带笑容;仪态举止也常常是不慌不忙。尤其是愈到晚年,皮肤更白净,慈祥的脸庞,加上满头的银丝,更让人感到可亲可敬。她遇事总是不慌不忙理性处理。在刘家楼创业打拼的初期的日子里,她总是沉默寡言,默默无声地支持父亲和祖父,为刘家楼无私奉献。一九五八年她以女代男,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同时,仍一如既往地与父亲一道操持着刘家楼。她不识字,也从不说三道四。却对自己看好的事物很执着。每当接受一种新的事物,也总是孜孜不倦地去学会学好。做好一钵香甜的米酒就是她精心练就留给我们的一份甜蜜的念想。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刘家楼地处岳阳旧时繁华的上魚巷子街口,何时称"刘家楼"已无从考究也无须探究。之所以称上刘家楼,我想,应该是源自祖父领着父亲和姑姑开店立业打拼之时,创立的刘氏包子铺。
记忆中的刘氏包子铺 刘齐良 绘
小店占地80多平米(见当时的地契),系二层木瓦建筑。分前后二栋,前栋二层。楼上堆放原材料,楼下一层开店营业,面东和面南全敞开。东迎吊桥、茶巷子、南正街的来客;南接南岳坡、洞庭湖上岸之远宾,门牌号为吊桥一号,住宅门牌却是上鱼巷子一号,确实是经商、住家的好地方。堂口东面靠墙的地方放着两个大铁桶炉子,炉子上分别放着一口大生铁锅,一口锅上放着好几层的篾制蒸笼;而另一口上有时放油锅,有时就放着煮沸的甜酒锅。顾客进门坐下,先吃后汇是生意人的潜规则。案几上摆放着打好蛋的碗,顾客需要,立马一碗热气腾腾的甜酒冲蛋即刻飘香到你的嘴边。蒸笼里蒸着白白的包子、馒头,有时父亲也翻着花样,做出各种动物形态各异的成品;如小兔、小羊、小马、小猴等等,栩栩如生的,吸引着顾客或取悦我们。
夏天的早点更是花样百出,有烧麦、豆皮、洋糖发糕、彩丝凉发糕等等,油锅中则是洋糖饺子、油条、南井饼、灯盞窝、大小麻花、油坨等等。和着这些早点小吃,再来上一份甜酒冲蛋花或者一碗热包面(馄饨)整个早上和一上午都会是美滋滋的感觉。堂口正中靠西的板墙上安放着财神,虔诚的祖父逢年过节都要领着全家人装香点烛,顶礼膜拜,神案上供品常年不断。关门打烊时,东面和南面的敞口,会用厚厚的木板轻轻地梭进榫好的木槽中;再用粗的木方锁住。多少年来,我没有听说进过盗贼。原因是,一是解放后社会秩序好,二是经济生活都在上升,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精神丰富着社会的文明。
前店的楼上每年装满从洞庭湖对岸和东乡收购来的荷叶。这些荷叶经过处理,叠加成一捆捆后,整齐的摆放在阁楼的东墙边,楼的东和西南都有小窗,贯穿着徐徐的清风,保持着荷叶的通风和干燥。它们是用来方便顾客买走包子、油条时用着的简单包装。原生态又卫生的包装,既不烫手也不弄脏食品,是早期免费打包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章。除了半楼清香的荷叶外,就是用棉絮做成的甜酒窝。酒发酵时,撑开面南的小窗。甜酒的飘香溢满整条上鱼巷子。
记忆中的刘家楼内景 刘齐良 绘
之所以称刘家楼,不仅仅是前店有楼。后面住家也有楼,不仅有楼,还有晒楼。占有四十平方米的住房,是靠近理发店的砖墙用一扑水搭建的房子。面魚巷子开门,东侧有窗,面对的是自家店的屋面。每天从东方升起的太阳,直照进房间和阁楼。"穿钉鞋,上瓦屋,猜得到,是你姐夫"谜语中的谜底一一猫,经常在月光的影映下轻轻地走在屋脊上。它很悠闲自在,也很忠诚地执行着捕鼠的责任。六十年代中期,前店改造。
前店重修好后,我们再也不能享受朝阳唤醒晨光和月暉映照猫影了。靠墙建的阁楼,有十几个平方,可收藏物件也可架铺住人。长长的单人梯,是我们望而却步的难题;但上得楼后却别有一番享受。因为,阁楼的西边有一个架在屋顶上的晒台。晒台全由木板拼接,约九平方米。屋顶和晒台周边摆满了盛开的太阳花和各种月季、月桂花,夏季闻着花香,数着星星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公私合营后,住家的阁楼上,变成了我们家做甜酒的地方。一年的深秋,我顺着浓浓的酒香小心翼翼地紧贴单人梯爬上了阁楼,揭开厚厚的棉絮一股清冽冽的酒香甜甜地扑鼻而来。我忍不住用食指在水汪汪的酒窝中蘸了一下,送于口中用舌头舔了舔。真甜、真香,顿时甜蜜蜜的味道注入滿口,我情不自禁地一坨一坨的用手送于口中。不一会儿,酒窝显出了一个大窟窿,酒香散溢了滿搁楼。而此时,我慢慢地脸上腓红,渐渐地昏昏欲睡,我不敢下楼。就着棉絮睡了几个小时才醒来。
东方拂晓,空气清新,站在晒台,沐浴晨曦;迎接第一束晨光,是小时候比较沁人心脾的时刻。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初期,站在晒台上,望着楼下的上魚巷子。晨曦中,人在逐渐增多,天在渐渐的发白,慢慢的,挑担卖菜的、提篮捉鸡的、拎称称魚的、挎筐数蛋的、蒸糕烤饼的……还有卖猪血、腸子、心肺的叫卖声,市管会管理人员的喇叭声,交织成一幅活脱脱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如果这时候还能在刘家楼的晒台上睡得着,那才是真本事啊。自清晨开市至傍晚收摊,满街都是人流。街的两边全是地摊、渔盆、和菜担,夾杂着闲逛的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使本来就不宽敞的巷道水泄不通,更加拥挤。满街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难绝于耳。各种不同口音交炽在一起,有方言、也有各地语音。有东乡的、河西的、湖北的、湖南的、还有四川的……好一派兴旺景象。此时,刘家楼包子铺早就消失在公私合营大潮流中了。而每年春节和喜庆之时,我们却能见到出窝的甜酒,闻到母亲亲酿的甜酒香。
母亲的挚爱、执着伴随着她的一生。她爱我们,也爱她人生中的每一次遇见,更锺情刘家楼大家庭。她在岳阳的多个饮食店工作过,一般都是勤杂和下面、煎豆皮、烫米粉;而做甜酒和煮甜酒则是她最喜欢的。她说她对甜酒有着特殊的爱好,闻到酒香就有使不完的劲。她因为长期站在油锅边炸油条、油坨等,眼睛被油烟熏坏,视力也渐渐地模糊。以致到退休时眼睛的玻璃球体磨坏,而到晚年几近失明。凭着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任,她总是能快速而认真地干好工作。
一次我们从汨纺回岳阳,路过她工作的地方。我们试着用一张空白纸条代替票证递给她。专注甜酒冲蛋的她没有注意看我们是谁,但习惯地把那张"票证"凑近了眼睛,发现不是甜酒票,准备告诉我们时,却发现是我们。她没有生气,却冲我们欢欣地腼腆一笑……
岁月静好,时光荏苒。"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也渐渐的老了。我们也各自成家立业,为了既减轻母亲办年饭的劳累,又保持母亲和我们在一起过年的热闹气氛;同时让母亲做甜酒的工艺不失传。我们采取轮流办年饭的办法,并且到谁家过年就把母亲接到谁家;而且让母亲教我们怎样做甜酒。
这样,母亲总是笑呵呵地细致而认真地手把手地教我们,让整个大家庭总是充满了幸福快乐的笑声。她经常讲,做一缽甜酒其实很简单。一要曲好,二要程序到位,三要温度把握好;四要做酒的器皿卫生。另外,酒出窝后,要想放着不老的话,就将酒煮开,再放凉就能保持许久不老。
作者三姊弟在现在的上魚巷子口
有一年大家来了一次评酒大会,各家把自己做好的甜酒用小碗盛好。带到我们家,由母亲做裁判,品评谁家的甜酒做得好。做得好的母亲用她,积攒的钱还给予了奖赏。刘家楼有用甜酒水烧红烧肉、鸡、鸭的习惯;卤水和发面也一般都用上甜酒水,甚至做菜也用甜酒水当料酒用。
往事历历入目,时光荏苒而行,温馨而幸福快乐,那些年美好的生活啊,永远留存在记忆之中。那些场景,真让人温馨回味和眷恋,同时也感叹年华似水,匆匆而过,不会停下来等候任何人啊!刘家楼有母亲在的日子,就象是一根红红的细线紧紧地牵系着我们。无论是我们欢聚在她膝下,还是出差在外,或是远居他乡;我们都感觉这根红线就在我们身边,紧系在我们身上。
总是感觉有娘在真好!特别是每到大年除夕,是母亲最快乐的时光。她喜欢热闹,刘家楼的五代六代常常是围绕着她讨压岁钱,她总是笑咪咪地从准备好了的兰色布袋中一包一包地递交给他们。那种享受喜悦的神态难以言表。如今,母亲已离世多年,但常常嘱咐我们的话语总在耳边:做甜酒时淘饭不能热,热了做出的甜酒就会酸……
远来有酒香,思念撫心房。游子他乡日,常怀在梓桑。我,怀念刘家楼上甜酒香,我更期盼改造后的上鱼巷子也能恢复一家"刘家楼甜酒",让我这位远在异乡的游子也能嗅到家乡的酒香。
· 刘家楼的思念 ·
打开思念的小窗,
让思绪回到刘家楼上。
激情啊总是奔放,
情感愈久弥香。
拾起片断的回忆,
寻找过去的时光。
故乡的云啊、
故乡的眷恋;
故乡的街坊。
鸟在细语,
花要春的阳光。
阁楼的小窗,
承载了童年的时光。
荷叶一堆堆,
发面一缸缸,
还有那甜甜的米酒,
香气四溢,
酒花汪汪。
喝上一碗啊,
醉入梦乡。
阁楼的小窗,
历经岁月的沧桑。
祖父的创业、
父亲的坚持、
母亲的执着、
子孙的念想。
一代一代啊,
荷叶清清,
爱心深藏。
酒窝圆圆,
酒氣绵长。
情谊深远,
牵念衷腸。
未尝新酒三分醉,
睹物思人亲满腔。
阁楼的小窗,
回不去的时光。
岁月如歌,
却有新的篇章。
荷叶空了可再收,
米酒熟了味芬芳。
时空转换啊,
几代人的恋想!
真的怀念,刘家楼上甜酒香。
中国历史周朝,在位寿命最长的朝代一中国有一个寿命最长的朝代,这就是周朝,绵延了大约800年。的前半段,是西周周朝的后半段,是东周。西周礼和乐的国度周是一个古老的部族,首领姬发(后来的周武王)在姜子牙的协助下,讨伐
她是新中国后首位女省委书记,今年92岁了,巾帼不让须眉!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担任省委书记职位的女性,担任这个重担的时候,她已经55岁了。但是她从不服老,一生都在为江西的发展而奋斗,热心公益和文学,她就是如今已经92岁高龄的万绍芬。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为何号称亚洲第二舰队的南洋水师见死不救?甲午战争爆发在1894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日本对大清是不宣而战,但大清对日本却是绝对不能不宣而战的,当时的清政府在朝鲜失利被偷袭之后就开始高调对日本宣战,并且任命李鸿章作为战争总指
聊三国时代的最大赢家司马懿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曾向上天哀叹,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优秀可以和蜀汉第一谋士诸葛亮相媲美。但是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还有一位也可以与诸葛亮一决高下,这个人便是司马懿。司马懿一生侍奉三代帝
剿匪战斗,300多土匪头目的师父走投无路,夜闯民宅问有粮食吗江西省广丰县,位于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交界处,县域内山高林密,自古以来匪患猖獗。广丰县解放前夕,据不完全统计,县域内的土匪数量超过13,000人。其中10人以上的股匪,就有170多个。
汉人应羞愧的是,文化巅峰的北宋,居然将伟大的辽朝害至亡国灭种几千年来,一般都是塞外民族越过长城一线,对中原王朝作恶多端,远的有灭亡西周的犬戎部落,和大汉王朝大战了数百年的匈奴,五胡乱华的匈奴鲜卑羯氐羌,近点的有灭亡宋朝的蒙古,取明朝而代之的
明清战争(二十四)松锦之战之后,明朝君臣认为已经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遂在松山城陷落之后,明朝方面立即派遣使者前往沈阳觐见皇太极,希望可以缓和双方的局势。事实上,早在松锦之战尚未完全结束的时候,兵部尚
谁破坏了汉室龙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创造了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王朝,同时也建造了一座汉代历史上最大的陵墓茂陵,被后人喻为中国的金字塔。无论从建造的时间规格,还是陪葬的财富,都堪称是汉朝的第一。如此规模
商朝时期,占卜祭祀信仰盛行的原因及方式在商代,早期形态的宗教信仰十分盛行。巫术祈禳占卜和祭祀等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礼记表记在评述商代的思想特点时就指出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一点在殷墟卜辞中有充分的反
在顺风车上挣生活费口罩的生活伴随着社会政策开放,日子变的更加稳定起来。春天,正时万物复苏的季节,不管是经济,还是人员都比之前更加活跃起来。科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人类的进步也日益的强大,美团闪送,网约车
科技创新成两会焦点,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建议发挥领军企业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既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支撑,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