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囍"字的来历 我国北宋时期,当年20多岁的王安石赴京赶考。有一天晚上他就住在一个镇上,这个镇,就叫马家镇。吃完饭以后,他就到外面去溜达,看到一个大户人家门口挂着一盏走马灯,上面写了一个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是马员外家的比文招婿,谁要是能对出下联,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王安石一看,"诶!这个上联有点意思,于是他就连忙说了几声,好对,好对。"这个时候呀,马员外家的管家就过来了,他对王安石说:"这个对联已经挂出很长时间了,目前为止都没有人能对出来。刚才相公说,好对,好对,那你就别走了,我马上回去禀告一下我们家员外,然后领你进去对对子,别走啊!"说完这个管家就走了,当然王安石也走了。 第二天要考试,他哪有心思去对对子,根本就没有把这个管家的话当回事儿。第二天王安石进入考场,很快就把题做完了,主考官看他才华横溢,于是啊,就给他加了一道题,指着外面的飞虎旗说:"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一听啊,怎么感觉这么熟悉啊?于是他就想起了昨天晚上的那个对联,然后就马上就说了:"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那个主考官一听:"厉害呀,又准又快,果然是个人才。" 考试结束后,王安石又回到了马家镇,他觉得,昨天晚上的那盏灯对自己的考试很有帮助,于是他就决定再去看看那盏灯还在不在,他刚到那里就被马员外家的那个管家一眼就认出来了,非要让他进屋和马员外见面不可。 见面后,马员外就催着他赶紧把下联对了,他就把主考官给他出个上联,作为这次的下联。马员外一听,啊,厉害了,果然是个人,才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他。 后来,就在王安石结婚那天,就在他跟新娘拜天地的时候,报子来报:"恭喜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起赴琼林宴。"王安石一听啊,特别的高兴,心里想呀,这是老天对我特别的眷顾,喜上加喜。于是他就拿了一支笔,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囍"字,然后叫人贴在门口,还说了一句话:"巧对联成双喜歌,马上飞虎结丝罗。"就这样,人生四大喜事他一天完成了两件。 从此以后,人们每逢新婚吉庆时,都会在门户、厅堂、洞房的器物上贴上红纸的双喜字,反映了人们盼望喜事成双来临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