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当年有位同事,公认的优秀教师。可是他的儿子初中毕业再也不愿意读书,现在人到中年,不仅散混,而且提起自己的父亲总是充满恨意。 老公有个同学是教师,他的孩子倒是上了高中,不过高二的时候,天天逃课,父子之间几乎反目成仇。 有对复旦大学教授夫妇,一儿一女,女儿是幼师,儿子也很普通,夫妻俩一直以自己的儿女为辱。 为何他们能够教育好学生,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 我认为是这些身为教师的父母,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的缘故,是家庭教育方面出现了问题。1、有的教师习惯将自己工作中的权威带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引起孩子排斥、反感他们的教育方式。 在家中,孩子更需要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更需要享受父母关爱、家庭温暖?父母将威严带回家中,他们的严厉只能让孩子感觉到冷漠,却感觉不到任何温暖。 亲子的疏离肯定带来孩子的反抗。2、有的教师会将工作习惯带回家,导致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有的老师喜欢说教,有的老师要求严格,甚至有的老师要求自己的子女集所有孩子美德与一身,孩子怎不在压力下放弃自我?3、有的教师辛辛苦苦一天,没有精力关注自己的孩子。 有的老师辛苦一天以后,回到家中,根本不想与孩子进行任何沟通交流。他们不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只关心考试成绩,孩子很难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成绩自然不好。4、有的教师在单位面对熊孩子竭力控制情绪,回到家中精神放松,把所有的坏情绪都发泄到自己孩子身上。 情绪化的父母是很难养出优秀孩子的。 记得我以前每次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关在卧室,待个十来分钟再走出房间面对女儿,就是为了调整自己的情绪。5、有的教师眼中只有工作,从不考虑自己的孩子也需要他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陪伴。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没参与过我们姊妹几个的成长,记忆中他永远都是加班、出差、批改作业、和老师讨论教育问题。 正是因为自己的这段记忆,我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不是迫不得已,我尽量不将工作带回家,不让工作侵占属于我们的亲子时光。 在女儿三岁的时候,我就反复告诉她:你是妈妈的作品。如果妈妈教育好你,别人会更相信我是好老师;如果我教育不好你,别人肯定会想"她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不一定是好老师"。 妈咪老师认为:教育 不 好自己子女的教师不算成功的教育者,毕竟自己的儿女才是自己一辈子的作品。 诚如我在以前讨论中所谈及的一样,教师能够教育好自己子女的情况并不多见。我是一名教师,长期从事高中教育,担任高中班主任,担任行政领导,孩子去年高中毕业,比重本线高十几分,志愿选择补习。做为一名资深的高中教师,至少在一定范围内还算知名教师的我来说在子女教育上还是算失败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首先是高中教师工作时间太长,从早上六点起床,到晚上十一二点下班,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孩子还没醒来的时候,我们已经上班,我们下班的时候孩子已经进入梦乡。缺少陪伴,也就缺少认同,孩子认为父母将时间花在了其它孩子身上,对自己不管不问。事实上,他们哪里知道父母的艰辛!以我经验,小学教师的子女成功率普遍高于高中教师,与小学教师陪伴子女时间较多有密切关系。 第二,在习惯养成上,小学教师更加注重习惯养成,初中、高中教师由于看见已经学生的繁重学习压力以及各类极端现象的存在,普遍对孩子的习惯养成不够重视,导致后来的管理跟不上,孩子叛逆期长,叛逆严重。很多教师子女成年后对父母都有厌恨之心。 第三,教师工作压力大,将工作带回家,将情绪带回家,将压力带回家,导致家庭氛围差,缺乏和谐的家庭氛围,子女认同度不高。 第四,教师普遍对子女期望值更高,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无法达到目标,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是比较多的,导致子女的反感。 第五,教师或多或少接触了不少的优秀学生,总喜欢幻想自己的子女特别优秀,期望值太高,往往用自己教的特优生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子女,往往是以愿为达不到目标。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欢迎关注,欢迎点赞留言。 尽管老师的孩子大多数培养的都不错,但也有一些成绩很差,很不好的。 我们学校原来的教导主任,孩子初中复习两年,最后连高中也没考上。用她的话就是,我对孩子基本不抱任何希望了,以后只要不惹事我就谢天谢地了。目前孩子在一个职业学校上学。 回顾这个孩子的成长史,家长在教育方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常常享受特殊待遇。 这个孩子上学时,这位老师已经是教导主任了。孩子也知道自己妈妈是个官,所以对班级很多事情都不参与,老师也不好批评。比如,打扫卫生,从来不参加;课间操,想不上就不上;调位置,不想坐哪个位就不坐。老师碍于情面也不好批评,孩子也极不懂事。 这位教到主任对孩子的事也不是不知道,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怎么管教。时间长了,孩子就越发没有规矩。 第二:家长一边娇惯,一边打骂。 这位老师很娇惯自己的孩子,从不参加值日就可看出。但后来孩子成绩越来越差,她开始认真管教,可孩子已经不怎么听她了。说一句犟一句,有时晚上作业都写不完,书也背不会。她有时气急了,打骂孩子也很厉害,但越打骂孩子逆反心理越强,等孩子再大点,彻底管不了了。成绩拉下的太多,也补不上了。 大多数老师的孩子因为自身是老师的原因,孩子占据了太多的优势,同事们在教学上也会特别照顾,如果自己稍加管教,成绩都不会太差。 但也有个别老师,太娇惯孩子,反而会助长孩子一些不良习气,让孩子自认为与其他孩子不同,久而久之,坏习惯越来越多。 总之,每位孩子之所以有问题,一定是父母在教育方面有所欠缺,就算是老师也不例外。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事业,对于老师也一样,希望每位老师都要认真反省,尤其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是否犯了大多数家长同样的毛病,娇惯、护短、毫无原则。 平等对于每一位孩子,也是老师最基本的素质,教师子女也不例外。谨记!谨记! 习惯养成,非智因素,这本该在幼儿园和小学就要重点抓好的。 教师培养不好自己的孩子,这和其他职业的人培养不好自己的孩子一样正常,但教师身份往往会引起关注。为什么呢? 一、教师职业的特性让人误以为教师一定能教好自己的孩子。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无数的溢美之词加在教师身上。"老师,我孩子只听老师的话,你帮我管管他"、"老师,我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才能提高"、"老师,我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不管学生有什么问题,都去找老师,好像老师是万能的一样。 其实,教师并不特殊,仅仅是一份职业。除了专业知识,稍稍多学了一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而已。老师所能教的,仅仅是所在学段的学科知识,即使同学段的其他学科知识都没法教。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与其他职业的家长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可能教出学霸,也可能教出学渣。 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更容易教出学渣。 1、没时间陪孩子成长。 教师面对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的压力,每天压力山大,往往没时间多陪孩子。而孩子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引导的,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很难有好的学习习惯。 2、没耐心管教孩子。 经常听家长说"你就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严格管教。"而老师想的是"象我的孩子,我早两巴掌打上去了。"老师对学生是耐心、耐心、再耐心,面对自己的孩子,往往是一点耐心都没有。辅导作业,没有的事。孩子好不容易问个问题,一看题目,往往无名火起"你怎么这么笨啦?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孩子不敢再问父母问题。 儿子曾经问我:"我是不是你生的?"我非常惊讶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原来,他眼中的我,对谁都耐心和善,唯有对他,象后妈。后来跟同事谈起,发现这在教师中是普遍现象。 3、没有精力管教孩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时间陪伴,错失了最佳的教育时间。发现问题,想要纠正时,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与耐心,而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很难有耐心,再说教学需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老师往往没精力管教孩子。 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犯一般家庭常犯的错误,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以上就是教师也会教不好自己的孩子的原因。 不知我的回答您是否满意?请大家在评论区各抒己见。 教育不当。 "自己刀削不了自己的把",这是一种比喻。事实很多也是这样。 我认为,平时对孩子娇惯的严重,以至于最后孩子不听你的话。按理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守着父母是老师,理应学习很好。但是,孩子逆反心理,不爱学习,贪玩。家长又舍不得管,最后就出现这种情况。 给人的启示,孩子是管出来的,不是惯出来的。溺爱孩子,是坑了孩子,孩子没有错,都是家长的教育问题。子不教父之过。 我是教师!可我的儿子上一年级竞然不会拿铅笔写字!他的老师告诉我:你还当老师呢?你儿子什么也不会!我很脸红!因为我从来没有教过他!没有空管他们!天天早六点半已经在路上!七点早自习不可迟到的!好在他们在老师的帮助教育下都学习成绩不错!没有我的功劳!父母是老师的家更没有空管孩子们!所以说孩子们学习成绩差也不足为奇! 这种情况在教师家庭中不多,但是真的有。 我们学校有几个特别优秀的教师,这几个优秀教师的孩子都不怎么成功。 女教师A:A教师特别成功,工作很拼,年纪轻轻的早已经被评上了省特级教师。 所谓有多大的回报就必须有多大的付出唉,教师今年才38岁,能有这么大的成功,肯定在背后付出了很多的心老,所以她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而且她家的大儿子只上了一个普通的大专,听说还是职业技术类学校。每当其他的老师议论自己家孩子上什么学校的时候,A总是一言不发。 因为她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竟然把孩子培养的这么失败,真的是太丢人了。 为什么她的孩子会这样失败呢?其实就是因为她一心扑在工作上,每次有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的时候,A必顺参加。 一个精美的课件,一个精彩的教学设计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的时候需要反复修改,甚至一个月之内都不可消停。 所以这个老师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用来钻研业务了,而对她的孩子疏于管教。 而且她的孩子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成绩一直都不太好,等高中的时候想管,但是孩子已经不听了。 这也是她终身的遗憾,所以她又生了二胎。 生了二胎之后,对于这个孩子她真的是尽心尽力,因为已经评为了特级教师,而且已经评为了副高教师,所以精力就在培养自己的小儿子身上了。 教师B: B是一个脾气火爆的教师,学校里的所有学生都特别害怕他,在他上课的时候,学生连大气儿也不敢出,所以孩子们的成绩特别好。 在家里他的孩子也特别的怕他,所以孩子小时候成绩很好,如果孩子要是偶尔完不成作业或者是完成的作业,速度慢了,就会被他劈头盖脸的数落一顿,或者打一顿。因为是自己的孩子,下手也非常重。 但是到了高中之后,这个孩子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就是因为他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不知什么时候玩上了电子游戏。 而且竟然一发不可收拾,彻底迷上了。从此之后我不愿意去上学,这位老师真的是特别生气,然后就让孩子回家了。 其实他让孩子回家的目的就是过一段时间,等孩子想开了,想让孩子求着他让他上学校,结果孩子竟然一点也不愿意上学校去了。 这一下这位老师彻底的没了主意,然后就寻求一些其他的方法让孩子去上学。 孩子最后同意去上学了,但是因为耽误了太多功课,成绩也不太好,最后也只剩了一所普通的职业技术学校。 这些只是个例,大部分教师的孩子成绩都挺好的,很多老师因为工作的原因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过严,或者就是对自己的孩子的疏于管理,都会影响到自己孩子的成长。 没办法,教师就是这样一个职业,需要无私奉献、需要勤勤恳恳、需要兢兢业业。 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园的教师也有不少的,因为教师毕竟是人不是神。 我是教师,深有体会。对学生,充满耐心,尽力去教导。回到家,面对自己的孩子,身心俱疲,没有了耐心,怎能教好自己的孩子? 记得有一次跟一个班主任谈到这个话题,她说: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有点包容心,同时要有一颗平常心,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教书这么多年,见过的优秀学生太多了,如果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毕竟我们本身也才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为什么要要求孩子一定要达到科学家的标准?当时听了这话我就深深的反思自己对女儿的要求,她其实已经比当初同龄的我优秀很多,可是我拿着那种每届考北大清华的优秀学生学习标准来对比她时,感觉她就是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这样的思想落差让我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反而给了女儿很多压力也给了自己很多焦虑,所以每次想孩子不好的时候,我就一直用这个对话反思自己,我们见到太多非常优秀的孩子,并不等于我平凡而努力的孩子就太差,让她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