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和黄芪都是补气的良药,二者的适应症也不尽相同,而是有所差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两味补气的佳品。人参 说起人参,我们都听到过关于它的传说,以至于让我们总想谈一谈人参的究竟。正是因为人参的功效好,人参才会有这么多美丽的故事。人参有一个功效是很多中药望尘莫及的,那就是可以用于急救,对于气脱的人,可以单独使用人参。 什么是气脱,病人大汗淋漓,气出多入少,神志昏迷,焦躁不安,脉象开始漂浮,一按就没有了。这就是气要从人体内消耗殆尽,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现在所谓的休克,很多病人可以见到气脱。这个时候,就到了人参大显身手,而黄芪则没有这种功效。 这是因为人参不仅可以大补元气,而且还可以会津液,这也正是人参可以用于急救的原因。在一般情况下,用人参补气,不如黄芪。一是因为人参价格昂贵,进而人参假货较多;而是人参数量少,而黄芪则数量庞大。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黄芪。黄芪 黄芪补气的力量在所有中药里面都是首屈一指的,当然也包括人参。一般的脾肺气虚都可以用黄芪,而人参不作为首选。 黄芪可以益气健脾,使脾胃的功能加强。脾脏负责人体的消化器官,脾胃功能增强,则人体的消化功能便会增强。食物的能量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气血就会源源不断供应人体,因此脾胃是人体气血的发动机,有了充足的气血,人体就会充满力量。 黄芪还可以补肺气,肺是人的呼吸器官,与人体皮肤相互通应。肺气充足人就不会怕冷,出汗也会正常。不会出现咳嗽、短气,呼吸不均匀的情况。经过一天努力的奋斗,我们体内的气会消耗不少,下班之后,就会觉得全身疲倦,甚至连呼吸的力量都没有了,怎么办呢?回家后煮点黄芪水喝,不一会就会满血复活。 补气是黄芪最重要的一个功效,它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升举阳气,何谓升举阳气?既给起重机加满了油,又提供了起重机,真实一举两得。因此黄芪用于治疗气虚导致的多种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疾病,最著名的方剂要数补中益气汤了。 黄芪是外科常用的一味药,也是一位"猛将"。《神农本草经》说的:"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这些都是外科常见的疾病。正是由于黄芪可以补气、可以提气,因此黄芪可以用于气虚导致的疮、痈、肿、毒久久不能痊愈。广泛用于多种外科疾病,效果良好。 当然,无论是人参,还是黄芪,都要用在自己擅长的地方,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功效。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样有自己的短处。中医就是要发挥他们的长处,规避他们的短处,让他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耐"。 人参和黄芪都是补气作用非常强的药材,但它们在功效上有所不同。 中医如何判断某个药材能补气 中医对一个药材或食物是否补气的主要判断点在于——它的气味是否浑厚。好的黄芪,它的香气是很浓厚的,你只要把黄芪放嘴里咀嚼就能感受到。如果是质量差的黄芪,它的气味就偏弱,补气能力也就不强了。同样,人参也有属于人参的浓厚的气。 黄芪补气的特点 黄芪补气,有一股向外托的力量,所以黄芪主要走的是肌表。所以,黄芪常用于表虚自汗(起到固表止汗的作用),以及气血不足所致的痈疽不溃(起到托毒生肌的作用)。 黄芪补气速度非常快,所以,如果黄芪过量的话,会引起气滞,"气有余为火",甚至引起上火。这种情况就需要加点行气的陈皮来破解。气郁体质的人,不适合单用黄芪泡水,很容易有腹胀的感觉。 另外,因为黄芪向外走,所以单用黄芪补气的话,这个气虽然补得快,但也容易散,持久性不足,一般要加些甘草、大枣,甚至白术、人参来固摄。 人参补气的特点 人参补气也很快,但它主要作用在五脏,五脏主藏,所以人参补气不容易散,效果持久性好。同样,气郁结重不宜单用人参,会使郁滞更重。 黄芪和人参都是补气效果很好的药,在临床上也经常相须为用,补气效果各有各的长处,究竟谁的补气效果更好呢,下面主要从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来分析一下:黄芪的功效主治以及临床应用 1、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托毒之功。 2、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两点: ①脾气虚弱引起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虚中气下陷引起的久泄脱肛,子宫下垂。脾虚水湿运化不正常引起的水肿。 ②肺气虚弱引起的久咳,气短,神疲乏力,表虚自汗。人参的功效主治以及临床应用 1、人参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之功。 2、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几点: ①因久病,大病或久汗,大泻引起的元气极其虚弱的危重病症。 ②脾气虚弱引起的倦怠乏力和食少便溏,脾虚不摄血的失血等。 ③肺气虚弱引起的气短,咳喘,声低懒言等。 ④心气虚衰引起的心悸,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等。 ⑤肾气虚不纳气之气短喘促以及肾虚阳痿等。 ⑥热邪损伤体内津液引起的口渴,烦躁等。至于哪个补气效果更好则要因人而异 1、对于久病大病术后或年老者用人参补气效果更好。 2、对于年轻人,平时日常保养泡茶则黄其效果最好。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不当之处请指正。我是从事中药相关工作10年的执业中药师,希望了解更多的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健康医药养生汇 人参和黄芪,哪个的补气作用更好? 若问人参和黄芪,哪个补气好,那么毋庸置疑,人参的补气效果是第一。这里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味中药。 人参属于补气药,是一味十分著名而且昂贵价值高的中药。它性温,可以归肺,脾,心,肾经,它的特点就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回阳救逆,安神益智。人参是治疗虚劳内伤第一要药,因此凡是大失血,大汗,大吐泄,以及一切疾病导致的元气虚极欲脱证,单用人参即可达到效果。 所以人参不仅补气效果第一,还可以治疗虚脱症,而且效果是最显著的。 而对于黄芪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常用也比较常见的一个中药,相信很多人平时在家里炖汤,泡水都用到了它,的确黄芪是一个补气佳品,它很适合日常人们作为保健养生中药来服用。 而人参不仅昂贵,同时服用起来也有很多注意事项,人参作为大补元气的药,一般人不能乱用,容易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关注脾胃范儿,为您分享一些干货! 人参、黄芪两药都是补气药,皆具有补气及补气生津、补气生血之功效,且常相须为用,能相互增强疗效。那么两药有什么区别呢?哪个补气效果更好呢?下面一起学习吧。一、人参 1、药性及功效:性甘而微苦,微温而不燥热,为补气强身之要药,归肺、脾、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作用。 2、治疗应用:1、元气虚脱证; 2、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3、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4、热病津伤的口渴,消渴病; 5、心神不宁,失眠多梦,惊悸健忘;二、黄芪 1、药性及功效:性甘,微温而能升补,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作用。 2、治疗应用:1、肺脾气虚,中气下陷,气不摄血,气虚发热; 2、自汗盗汗; 3、气血不足引起的疮疡难溃难腐或者溃久不敛; 4、气虚水肿,小便不利; 5、气虚双亏,血虚萎黄,血痹肢麻,半身不遂,消渴;三、补气效果哪个强 人参、黄芪两药为补气药,但人参作用较强,被誉为"补气第一要药",并具有益气救脱安神增智、补气助阳之功。黄芪补益元气之力不及人参,但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尤宜于虚气陷及表虚自汗等证。 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 谢谢邀请!人参和黄芪都属补气药,若论补气力量的强弱,那人参比黄芪要强。但两药的主治功能却各有所长,都有本身所具备的对证功效。下面就来看看两药补气功效的区别, 人参不但能大补元气,壮生命之本,还有固虚脱,补虚损,生津止渴,安神的作用。所以,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男女一切虚证,以及阴阳气血不足之证的治疗。被誉为治疗虚劳内伤第一要药。因为有强大的补气力量,所以人参能救治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证(代表方剂为独参汤)。与附子同用,可治气脱亡阳证。对脾肺气虚所致的脾胃虚弱,证见食少便溏,倦怠无力,面色萎白,以及肺气虚所致的咳喘无力,自汗脉虚,易感风寒,都有很好的疗效。人参还有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作用。对热伤气阴,身热烦渴,以及气血不足引起的心神不安,失眠健忘,也有很好的疗效。 黄芪和人参一样,也有补脾肺之气的功效。但黄芪补气功效主要为益气固表,补气升阳。在中医临床中,主要用于肺气不足所致的久咳虚喘,卫气不固。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便溏,倦怠无力。中气下陷所致的内脏下垂,卫气不固所致的自汗等症的治疗。另外,黄芪还有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 从以上两药补气作用来看,两药都有补脾肺之气的功效,都可治疗脾肺气虚之证。也正因为如此,人参与黄芪常配伍使用,以增强补脾肺之气的功效。但人参大补元气,固虚脱,补阴阳气血不足的作用,黄芪却不具备。所以,人参与黄芪就补气的作用来看,人参的作用更强,也更全面。 谢谢阅读! 人参和黄芪哪个补气作用更好? 首先,这个没有可比性,各有各的作用,也不可替代。提这种问题的人可以说对中医没有一点了解,或者有一点一知半解,这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西医的头脑问出来的话,不是中医人。 第二,人参的作用。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经。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第三,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 功效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 用于气虚自汗盗汗;肺脾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等证;下肢水肿;创口久治不愈。 第四,人参和黄芪的区别。人参主要补元气,黄芪主要偏补阳气;人参补内气,黄芪补外气;人参生津,黄芪利尿;黄芪可以托毒排脓生肌,人参助热,加重毒热;治中气下陷,需二者协同作用。 第五,综上所述,二者没有可比性,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功效,没有更好,只有协作。 人参 人参具有补气救脱,补气健脾,生津止渴,宁神益智的功能。人参一般用作气虚欲脱之急危重症单用本品或者跟附子一起,可以起到回阳救逆的作用,回阳救急汤就是代表有附子,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干姜,肉桂,五味子,甘草,半夏。回阳救急,益气生脉。 整体来说人参补气更快更猛,适用于危急重症。再者价格昂贵。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益气利水,托毒排脓的作用。用于治疗气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气虚下陷。价格也比较平民化,因此更多的补气时候就用黄芪,白术,党参配伍。 综合起来就是人参黄芪都有补气作用。人参侧重于急危重症的回阳救逆,黄芪侧重于一般气虚的补气作用。另外两者也是可以一起配伍的,增强补气效果。 人参补元气,黄芪益气,人参补气养阴,黄芪五脏均可补。 人参和黄芪虽然在药效上都有补气的作用,但是却不是一档子事。 《神农本草经》中对人参的记载是: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而对黄芪是: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所以,两者虽然都能补气,但是人参的药力主要向内走,能固五脏之气;而黄芪的药力则向上走,向肌表走,故能治痈疽、排脓。 所以,如果按照两者补气的适用范围来讲,还是人参的补气效果更好。其实补气用现在的话和提高免疫力也差不多,近年来很多人提倡用人参中的主要功效物质人参皂苷提高免疫力,但是却从没见过有人让用黄芪提高免疫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