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学生早恋现象怎么解决?
题主没有讲明是家长层面,还是老师层面,不过教育是想通的,可以相互借鉴,我侧重谈老师层面。
首先,不要过于把早恋夸大化,放大化,不要觉得早恋就像洪水猛兽一样谈"恋"色变。其实,孩子处在青春期出现早恋现象是很正常的,它只不过是青春期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到了这个年龄段,都会对异性产生好感的。
哪个少年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所以,出现早恋很正常。
那么,针对中学生早恋该怎么办呢? 第1种方案:分头谈话法。
分别找这两个孩子谈话。
谈话要注意四个因素:环境、时机、氛围、内容。
环境的选择。 尽量避免在人多眼杂的环境里去谈,避免在教师办公室和庄严的正是场合谈。这些环境会给孩子无形的压力,不利于谈话交流。最好选择一个陌生的,不受干扰的清静环境。
时机的选择。 最好选择轻松愉悦的时间段,这时孩子的内心是最放松的,最容易交流沟通。
氛围的营造。 避免谈话时紧张凝重的氛围,最好先聊天,聊开心事,大家都轻松起来后,再择机诱导,效果会更好。
谈话的内容。
1.先向孩子表示祝贺!孩子,你长大了!自己心中有爱,又能被爱,这是好现象没什么见不得人,这是你长大的标志。早恋是很正常的,是青春期一种正常的情感需求,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到了这个年龄,都会对异性产生好感的,没有这种好感反而不正常,说明他的情智不健全。老师也是过来人,也有过这方面的体验。"早恋"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也与道德扯不上关系,所以请你放下压力。
你能够被别人欣赏,说明你身上有被人欣赏的地方,颜值高,有才华,学习好,有风度,能体谅人,能帮助人等等,这些都是你的优点,你的财富,你应该感到高兴。另外,你能去欣赏别人,说明别人也很优秀,更说明你是一个内心情感丰富的人。好的东西人人都想追求,就连《诗经.蒹葭》都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情感很宝贵,你应该珍惜,但一定要用好,用对,这样才是你最应该做的。
2.分享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和体验,与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能够更好的引导和开导。重点谈倾慕、爱慕和爱情的区别;过去的自己是如何正确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过去的自己是如何走出早恋的纠结;到现在彼此都成家立业有孩子了,仍然是最要好的朋友,仍然相互支持。
3.明确告诉孩子早恋的危害和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好彼此的关系。大大方方,光明磊落的做朋友,彼此鼓励,共同进去。要彻底放弃自己心中的这种情感纠缠。
4.要让孩子清清楚楚明白,早恋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影响对方的学习,影响将来的发展。所以,必须放下,放下来,就会一身轻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重新找回自我。
第二种方案:直接打开门,掀起门帘,敞敞亮亮,大大方方的把两个孩子约到一块儿聊。
化解早恋的方法很多,但根本理念就是不要躲,不要闪,不要围堵,正面引导。挡是挡不住的,堵也堵不住,限制就是最大的诱惑,神秘只能促成紧密。所以打开门来,掀起门帘来,一切都会烟消云散,雾霾会去,晴空会来。
和单个谈话的要求与形式类似。
1.找一个陌生清静的环境,最好是室外,有花、有草、有风。
2.表示对他们长大的祝贺!核心观点:谈"有爱"和"被爱"是人的正常情感需求。其次,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处理方式及主要经验;
3.引导鼓励他们正确看待和对待彼此之间的关系,要落落大方,光明磊落做一个正常的同学、朋友,相互支持,相互提携。
4.告诉他们,只要能正确处理好彼此的关系,你们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和一个不一样的对方。
第三种方案:召开一个主题班会。
大大方方亮主题,以"谈谈我对早恋的看法"为主题,要求同学们提前准备,班会课上积极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教师再因势利导,讲透讲明早恋的危害和该怎么处理的方法和道理。指导学生正确的看待早恋,正确对待早恋,正确消解和消除青春期的烦恼,还自己一片阳光晴空,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
第四种方案:写信疏导,一剂化解早恋的神奇良药。
谈话的时候,彼此面对面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有一种压迫感、拘束感,特别是孩子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在孩子的心中,早恋不能见光的,是被父母老师严厉禁止的。采取书信交流的方式,能最大化的避免这种压力,而且还便于把道理讲透,讲具体,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判断和自我调整。
分享一个案例(自己的教育案例)
有一次,我在上课过程中看到一位女生心不在焉,神情恍惚,手底下遮遮掩掩。我走到她跟前时,她很快把一张信纸压在书下。我翻开书的一角只看到几个字:"你知道我有多想你吗?你为什么如此狠心?"我很快便合上了她的书正常上课。
好几天,我根本就没提这件事,全当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次在批改作业时,发现这个女孩在作业中加了一张纸条:"老师,您的眼里我是不是一个坏孩子呢?"看到这张纸条我的心情很沉重,便提笔给她写了很长的一封回信:摘要如下:
孩子,你知道吗?"早恋"是一棵苦涩的青果。老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在青春快车道上不要跌跟头,不要误入歧途。青春期早恋是很正常的,它只不过是青春期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到了这个年龄段都会对异性产生好感的。老师是一个过来人,也有这方面的体验。早恋"并不是品质恶劣,道德败坏。
孩子,你要懂得,倾慕不是"爱""早恋"不是恋爱,更不是爱情。爱情承载着更多的是责任、担当和付出,而你们还是个孩子,这样的责任从何谈起?谁能担当起对方一生的幸福?谁能负得起对方一生的前途命运?
你们正是刻苦学习的年龄,而沉溺在早恋中怎么能用心学习?孩子,你是一个聪明的娃,相信,孰轻孰重,能分辨得清。
孩子,早恋的纠结和纠缠会使你分散学习精力,浪费青春年华,迷失方向,丧失理智……。所以,孩子,把握好自己的青春很重要,你要静心思考老师这些话。
请相信上帝是公平的,他会给每个人一段美好的爱情,但这颗爱情的种子会生长在合适的时候。
爱你的老师:赵广宇
2012-12-25
早恋并不可怕,疏导方法重要,疏导理念更重要。早恋不是虎,不要去围堵,正确的疏导,合适的教育会有效化解学生早恋。
赵广宇教育漫谈,与您一起见证正在发生的教育!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真诚交流探讨教育,欢迎教育同仁,喷子人品绕道!
(图片源于网络,请勿对号入座,版权归原创所有)
对于恋爱本身没有对与错、也没有所谓的早与晚。所谓的早恋,不过是成年人的思维,以影响学业为名,认为谈恋爱早了点。其实吧,青少年对异性有好感,证明他们在成长。
中学生爱情观、性教育观的大地震
周口婴儿案的调查。让人眼里生疮,天使婴儿引出的竟然是家庭矛盾引起的婚外情。婚外情发生化学变化进而引起一出骗子谍中谍的连环局。
但是你就认为这就属于头条里的奇葩热新闻吗?那就太小气量了,昨日我所在的城市张家口发生了一起头条里都没有的新闻。一个17岁的高中学生,捅死了和他开房的同学兼女朋友。
听一听哪一个更刺激?更"崇拜"哪一个?刺激与崇拜的背后。是高中时期学生恋爱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加深。由此造成底线的突破,中学时期恋爱身后的"性"泛滥。又在重蹈美国60年代性解放的覆辙。导致艾滋病的蔓延和社会矛盾的加剧。据《中国公共卫生》2018年第12期 调查显示,高中男生艾滋病在2005、2008、2014年报告率分别为45.0%、66.2%和73.8%,女生分别为49.7%、70.1%和77.4%。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难道不该引起我们对高中时期学生恋爱以及性教育的重视吗?
第一,传统教育的谈情色变,谈性癌变,家庭教育的先天不足。
中国人崇尚谈德、谈文、谈理想。但一谈到情爱,父母就色变。你谈到性,那就癌变。这就出现了新时代,所谓的双流现象。父母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与思想。他们认为高中时期就应该谈学习。不应该谈情谈爱谈性。但这一时代的学生所接受的思想与传统非常不一样。父母的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已经不能再约束他们。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呢?据全国性教育家庭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有87%的父母给孩子做过简单的爱情和性启蒙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上升,学业压力增大。这种教育慢慢避而不谈,因此初中的三年和高中的三年。总共六年时间的爱情观教育和性教育就会出现严重的真空期。而这六年时间,正是一个学生性成熟的一个关键时期。
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该借力打力,巩固小学时期的教育成果。不仅给予学生学业的关注,更要多关注一下这段时间等爱情观教育和性教育。让他们从书籍,视频,各个渠道接受这方面的知识。第二,学校开设的课程流于形式。恋爱问题重"罚"不重要"教"。性教育课在高中时期,根本就不开设。
只要我们到各地的初高中的校规校纪看一看,就会发现一条"天子剑"条例,只要男女学生不正当交往,轻则停课,重者直接开除。就以我曾经看到过的为例,其一我所在的地方学校。每到高考完了的毕业季。就会发现成双成对的高中情侣去外边宾馆。其二。每到吃毕业会餐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只平时所统计的学生情侣数目只少不多。其三,各个学校成立"鸳鸯别动队",用来打击地下情侣,但打击效果甚微,高压就销声匿迹。低压就死灰复燃。其四,曾经我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错,就是由于父母没有对他的爱情观和性教育及时的校正。在学校多次恋爱,最后被学校开除。
像这样的例子,在全国各地不在少数。因此。作为学校我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开设这样的课程,以避免这样的惨例发生。第三,社会娱乐成风,娱乐爱情偶像正在成为当前年轻文化大主流。
当前社会的娱乐成风娱乐至死、娱乐至风、娱乐至,已经渗入到年轻一代的骨髓里。图快感,找一时之乐。低质量的网络言情小说大行其道,哪个学生手里没有几本这样的小说呢?甜得发腻的偶像爱情剧已成为年轻学生嘴边的美团快餐,哪个学生不是经常去喷这些东西呢?当《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寒武纪》等高颜值成为新时代的文化指南针时,我们或许感受到是曾经的甜蜜蜜,醉生梦死的动力已成生活常态。但娱乐所带来的慢性毒性,正在侵蚀的每一个带0的后代。
有人感叹现在的父母好难当,好难当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好莱坞方式洗自己国人的脑子。固然洗的越强大越好,可惜的是洗得到处都是白条肉,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英国心理学家苏珊•奎利姆曾说:爱情小说是"理想化的、完美主义的、以及逃避现实的。"
我们的社会,正在用自己的娱乐制造着一个个逃避现实到白条肉,而且实现了从量产到工厂化生产这样一个可怕的后果。
娱乐过度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可怕的,希望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对这种慢性自杀引起足够的注意。让文化充满正能量,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中学生三观不正所引起的, 神"昏",如果再不引导,他将来的人生就会跌倒。
男孩女孩早恋,不只存在于中学生,甚至小学五六年级的小学生都有此现象。
孩子的青春期是从十二岁开始的。但是,现在的孩子营养过剩,发育早。有的孩子可能十岁左右就进入了感情萌动期!
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家长不要紧张过度,谈早恋而色变。
常言道:"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钟情。"当青春渐渐苏醒的时候,每个男孩女孩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人出现。
每个家长都有过少男少女时代,可以说都是过来人。回顾一下自己的少年时代,也许有心怡的男孩或女孩。
孩子喜欢异性同学,或者被异性同学喜欢,这证明自己的孩子心智开始成熟,身体发育正常,自己的感情世界不再只有父母亲情。情感世界的大门,开始向外打开。
父母家长,早恋不是洪水猛兽,不要采用"堵" 方式,而是要用"疏 "的方式。
二、告诉孩子如何对待早恋?
早恋,这是孩子青春期都会遇到的困惑,也是孩子与家长之间绕不开的话题。
1、智慧友善地和孩子沟通
很多家长觉得和孩子谈早恋问题,很不好!其实不然,知心姐姐卢老师是这样和他儿子谈论早恋问题:
在她儿子中学时曾得知儿子喜欢他心仪的女同学,但是女孩不愿意。于是卢勤写一张纸条放在儿子的电脑上,上面写了三句话:
"一个国家强大了,别的国家会跟你建交;
一个人强大了,别的人会跟你友好;
一个男人强大了,好的女人自然会来找你。"
至此她儿子自觉地从青春浪漫中走了出来。这是何等的善诱善教啊,这是我们众多父母学习的好榜样!
2、和孩子谈谈爱情:
爱一个人,没有错。但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求知。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到一个对的人,其结果是错误的!
走进爱情的大花园,看到的第一朵玫瑰,鲜艳夺目,但她不是最美的那一朵。继续前行,也许你会看到最美的玫瑰,她色彩艳丽,馥郁芬芳,让你脸红心跳,不能自已。这一朵有一个最好听的名字叫"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