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 相信很多人 已归心似箭 航路、铁路、水路 …… 总有一条"路" 载你回家 为了守护这条平安"路"、幸福"路" 多地气象部门坚守岗位、精准把脉 从港航、航空、道路交通等方面 全方位护航春运 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中国气象报社特约记者 赴三地实地探访 看看春运路上 气象人都做了啥 ↓↓↓ 港航气象服务 随着春节临近 为满足金门、马祖地区民众 春节返乡需求 1月7日起 暂停了近三年的 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 部分恢复通航 而为迎接此次复航 福建气象部门已提前做足准备 …… 福建 盼了三年!回家的路终于又近了 "新年快乐!欢迎回家!" 随着亲切的问候语响起,1月8日11时15分许,从马祖出发,载有30名旅客的"吉顺十号"客轮停靠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琅岐客运码头;14时15分许,客轮搭载14名旅客安全返抵马祖。至此, "吉顺十号"完 成复航首个往返航班 。 当天,福建省厦门至金门、马尾至马祖两条 "小三通"客运航线复航 ,为金门、马祖乡亲返乡过年提供便利。两岸乡亲在相隔近三年后见面分外激动,互道新春祝福。 "吉顺10号"从马祖起航,进入闽江口水域 图/福州海事局 看到这一幕,紧张忙碌好几天的福州气象服务团队保障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2022年12月底,在接到马尾区政府提出为"两马航线"复航提供气象保障的需求后,福州市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确定气象保障服务方案。 按照与马尾区旅游事业发展中心签订的航线气象保障工作协作协议,气象保障团队 加急完成琅岐客运站7要素自动站建设 ,确保及时获取精准气象数据。 工作人员进行"两马航线"船舶自动气象站安装 图/王宇飞 针对复航需求,福州市气象局将航线需求的风力、风向、大雾等气象要素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充分考虑航线路径和海域变化特点,构建两马航线气象风险预报模型, 将海上精细化气象网格预报结论应用于智慧气象服务模块,基于"气象精灵"打造"两马航线"数字应用场景。 这一场景能根据天气实况和预报自行识别判断,智能提醒用户可能影响航线的气象风险,并实时展示报警信息,便于用户直观掌握最新情况。 智慧气象"两马航线"气象服务模块 1月7日起,福州市气象部门正式恢复"两马航线"气象服务。根据海事、航运部门需求,气象部门 制作包含天气现象、风向、风速等内容的航运气象预报服务产品 ,全力保障"两马航线"顺利通航。 负责"两马航线"运行管理的马尾区琅岐客运站站长蔡洁说: " 气象预报准确、及时、有针对性,对保障"两马航线"恢复通航起到重要作用。 " 据福州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任艳玲介绍,航运气象服务是福州市气象局开展专业气象服务和研究型业务的重点方向之一。气象部门会不断提高航线气象服务内涵和品质, 为两岸同胞往来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 航空气象服务 上海机场集团预计 今年春运期间 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 航班量66240架次 客流量650万人次 1月份航班量和客流量环比上个月 增幅将达到42.1%和46.8% 面对如此之大的客运量 上海气象部门将如何把握"天机" 进行智慧领航? …… 上海机场航站楼充满浓厚的节日氛围 图/中新网 上海 智慧赋能 守护民航安全 对于航空气象而言,随着飞行量的不断增大,气象因素对民航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尤其是能见度以及雨雪冰冻的影响。当飞行员的目视能力明显受限时,容易造成飞机偏离航向,影响飞机的起降安全;雨雪冰冻易造成机场跑道湿滑,降雪、积冰等也会附着在机身表面,影响飞行安全。 此外,机场的通行能力有限,天气因素往往会造成航班积压延误, 提前准确的天气预测有助于航司管理预先做好飞行计划,做好航班整合或取消。 相比于陆运,航运气象服务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细致精确。 浦东机场能见度状况 对此,上海市生态气象与卫星遥感中心行业应用研发室副科长张程斌说: " 上海市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以区域数值天气模式和多源监测为基础,结合航空气象知识,充分考虑航运业务需求,开发了上海航空气象专业服务系统,针对机场、航线和管制区的不同业务场景开发了相应产品,同时预报时段从短临、短时到中期无缝连接。 " 上海飞行情报区航路点预警提示 春运期间,遇有低能见度、降雪以及大风天气等,气象部门还会 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气象信息 ,提醒航空公司相关人员注意天气过程。 另外,气象部门时刻关注航路的三维空间天气,依据航班飞行计划提前获取经过各航路点对应时刻的天气预报,为机组调整飞行计划做好准备;针对不可见的天气现象, 研发了各种航空气象指数,用于提示可能出现的颠簸、结冰和风切变。 通过微信群进行天气提示 道路交通气象服务 公共交通是受 灾害性、极端性天气 影响最为频繁的出行方式之一 人们对春运期间的交通气象服务 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江苏 气象部门 如 何为交通安全 提供针对性保障? …… 江苏 升级!增强恶劣天气识别能力 据统计, 江苏春运期间客流量较日常增加了20%左右。 春运第一天,江苏高速公路24小时出口总流量达到216.5万辆,环比上升7.1%。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春运期间,浓雾、寒潮、雨雪、大风等 灾害性天气会直接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寒潮、雨雪会让道路更加湿滑,影响驾驶安全。 对此,1月7日,江苏省气象部门正式启动春运气象服务。气象部门每天制作春运交通气象服务专报,包括未来3天全省公路交通影响预报, 给出可能出现低能见度、路面结冰等恶劣天气的相关路段 ,提醒交通部门做好应急准备。 此外,气象部门还 持续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交通气象服务 ,随时关注天气形势,及时做出预警服务,保障全省交通道路安全畅通。 江苏省气象部门联合江苏交警,通过微博平台 发布2023年首张"春运道路天气地图" ,为春运开展坚实的气象服务保障。 除了具体的天气预报文字描述外,地图还特别标注了不同的颜色及线段 ,对全省受天气影响的主要高速路段进行了提示 。 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项目工作现场 图/张振东 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交通气象科科长张振东表示: " 我们每日制作全省高速交通气象日报、趋势预报和春运气象服务专报,针对影响交通出行的恶劣天气进行不定时预警服务,服务产品会第一时间通过微信、传真等方式发送给交通部门,交通部门根据预报预警信息进行道路安全处置。 完成优化提升路段基础信息共享、公安交管自建气象站信息共享、交通管制与事故信息共享、图像识别算法布设、道路结冰风险地图绘制等任务, 实现气象预警与公安应急处置的高度协同联动 。 " 今年春运,气象部门在新一代交通气象服务技术智慧交通气象2.0基础上 又对浓雾监测识别、道路积冰等关键技术进行升级,大大增强了对恶劣天气的识别能力 ,提高了恶劣天气的预报预警水平。 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项目工作现场 图/张振东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开始,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和中国气象局 三部委联合开展了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 ,建立了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发令枪和消息树的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工作模式,形成了一套气象信息监测显示、预报预警流转、交通数据信息反馈、恶劣天气管控措施发布、交通预警应急处置、结果反馈评估的规范流程和相应机制, 使得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智能化 ,相关成果也在今年春运气象服务中得到落地应用。 交通气象服务"一张图" 在年年岁岁的春运里 有你匆忙的脚步和团圆的期盼 也有气象人的真诚相伴 和温暖坚守 祝大家一路平安 新年快乐 中国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策划/编辑 : 大淼 作者: 李冬梅 王宇飞 陈晓颖 张赟程 审核 : 段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