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出了3亿人脑卒中的患病人数,达到了1,300万人高血压患者已经超出2亿人,各种心脏病的患者人数也达到了千万人。 这些数据说明了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情况不容乐观,每年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是全球最多的,所以让血管变硬的原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有日本学者针对中国的早餐进行过研究,发现可能跟中国人血管变硬有关,那么真的是这样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为什么血管会出现硬化? 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高糖,高脂,高油饮食会加重血管的负担,导致血管变硬,因为这种饮食习惯会让血液中存在更多血脂,影响血管的弹性,时间长了就会变成血管硬化。 年龄 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会出现器官、血管、功能衰退的情况,血管弹性下降是难免的,血管弹性变弱了,自然就容易硬化,虽然这种情况不能避免,但能通过运动和保持营养平衡来减慢血管弹性变差的速度。 肥胖 肥胖会增加血管和心脏的压力,血管被多余的脂肪挤压会造成血管收缩,血管的弹性也会变差,只有坚持运动,保持正常的体重,才不会因肥胖而加速血管老化。 缺少活动 很多人下班回到家就不愿意动弹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运动,缺少活动,血管得不到相应的刺激就会变硬,所以想要养护血管,就要适当进行运动。 02
研究发现:血管变"硬",可能与早饭有关?一起了解下 很多年轻人在生活中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有人是因为减肥不吃早餐,有人是因为没时间吃早餐,还有的人是因为起晚了。 日本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国家,他们对早餐非常重视,甚至还专门做了很多研究,研究显示,不吃早餐的人,会在中餐和晚餐时不自觉摄入大量的食物。 久而久之,身体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对食物的吸收能力会变强,会导致体内存储更多脂肪以供身体的消耗,最终引发肥胖。 而肥胖会对血管产生很多不良影响,肥胖者体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物质含量较高,血管当中的这些脂质成分较多,会让血管弹性变差,最终导致血管硬化。 所以不吃早餐会增加血管硬化的风险,早餐可以说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餐,在选择早餐的种类上要格外谨慎,错误的早餐种类也会导致血管硬化的风险增加。 比如早餐吃高热量的食物会导致身体越来越胖,血管硬化的可能性变大,所以在选择早餐的种类上应该保持慎重。 03
远离心血管疾病,我们应该怎么做? 选择全谷物食品 全谷物饮食可以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体内的总胆固醇水平,间接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研究发现,全谷物饮食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21%。 控制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 过多脂肪在体内堆积会引起多种疾病,其中就包括各种心血管疾病,比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心病等,所以要根据个人的能量需求进行供应能量是很关键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适当减少能量的供应,还要通过运动消化多余的热量,坚持运动能够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减少深加工食物的摄入 建议大家食用新鲜的鱼类,家禽类等,不建议吃深加工的食物,比如经过烟熏的肉食,风干的香肠、罐头等。 经过加工的肉类,其中含有的胆固醇会更高,而且为了延长保质期,会添加多种添加剂,不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研究发现,每天增加80克左右的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能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下降12%,建议每天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应达到400克以上,但不要选择榨汁的方法摄入,因为在榨汁的过程中,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类黄酮等营养素会大量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