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南浔古镇
漫游南浔古镇
文/闫向彬(吉林油田)
网络图片
小桥流水,白墙黛瓦,绿树清风,花开春夏。漫步古城街巷,探秘南浔沧桑,采一抹午后时光,悠闲地咀嚼曾经的过往。
2023年3月26日,松原环球户外一行47人,在畅游西子湖畔之后,于下午2点来到浙江南浔,探寻这里的古风古韵,古香古色。
南浔古镇,中国十大魅力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世界文化遗产。我曾去过著名的乌镇、周庄,也了解过同里水乡等 ,但南浔古镇与其它古镇水乡相比,最吸引我的却是它的人文魅力。自古以来,南浔以丝绸湖笔闻名,曾富可敌国,又人文荟萃,书香墨韵浓厚。
南浔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北濒太湖,东接江苏省苏州市,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是湖州市接轨上海的前沿。南浔古镇区位交通便捷,历来就是水陆交通要冲,大运河就在古镇中穿过。
南浔人杰地灵,出过很多名人。张静江、张石铭、刘镛(不是清朝的那个宰相)、顾福昌、张颂贤等皆出自南浔。
南浔古镇本身就是一个大景点,古风古貌,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古树参天,到处都是风景,随便拍一张照片即可入画。国家级和省市级的文物保护场所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当属小莲庄、嘉业藏书楼、贻德广场、刘氏梯号、张石铭旧宅、辑里湖丝馆、百间楼、张静江故居等。下面,只简单的介绍几个景点,不做全面的描述了。
小莲庄,是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景致不过如此。小莲庄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私家花园,始建于1885年,后经四十年的经营,由其孙刘承干于1924年全面建成。小莲庄的每间亭子都各具特色,别具匠心。坐在亭间,眺望满池莲叶,碧波荡漾,心旷神怡。
百间楼,是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沿河民居建筑群之一,由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其女眷和仆人而建,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称"百间楼"。百间楼距离其它主景区1000多米,要穿过运河古道,游人也较少,有的游客走一小段就回去了。我沿着河边的青石板小道,放缓了脚步,兴致勃勃的欣赏品味这里的白墙黛瓦,绿树红花,波光倒影,生怕有一丝的遗漏。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惊扰这里静谧的生活。
东大街,浓浓的烟火气。这儿的人安居乐业,幸福指数很高,令我非常羡慕。梦里水乡的画卷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亭一桥,一树一花。京杭大运河从古镇穿过,滋润了两岸人家。这里有很多精致的小铺,还有当地人开的餐馆,临河就餐,别有韵味。
由于天色已晚,走到张静江故居门前时,工作人员说不建议我买票进去了,因为快闭馆了。我只能拍了几张馆外的照片,又详细看了张静江故居的文字介绍。张静江故居是其祖父张颂闲于清朝同治年间所建,是典型的江南豪宅风格。张静江是二十世纪初江浙财团四大亨之一,国民党元老,曾为辛亥革命做出重要贡献,孙中山称他为中华第一奇人,并题"丹心侠骨"相赠。
南浔古镇,古典园林和西式洋楼交错相映的独特古镇,偶见骑楼式建筑。也和众多的江南古镇一样,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风貌。连接河两岸的拱桥众多,但造型各异,均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花50块钱,买单程水上巴士票,可以船游古镇,设有小莲庄码头,十字港码头,张静江故居码头等多个停靠点。
到处都是美景,边走边拍,恨不得把整个古镇摄入镜头中永久定格。远处的双桥,近处的流水,悠闲的游人,还有河里葱茂的红萱草。
在东大街,偶遇领队草儿等7人在一个饮品摊位前休闲,不知是他们逛累了还是口渴了还是肚子饿了,反正是不走了。简单寒暄后,有人提议一起吃个晚饭,立刻产生共鸣,就近选了一家牌匾上写着"正云饭店"的小馆,点了浔蹄、太湖白鱼、葱油芋艿、茭白肉丝等南浔特色菜。后来发现小店的老板、厨师、服务员都由老太一人担任,可这并不影响上菜的速度和质量,而且价格也公道。哈哈!花钱不多,品尝了地方特色,大家非常开心。
夜幕降临,灯火阑珊,五颜十色,流光溢彩,璀若星汉。垂柳更绿了,花儿更加娇艳了,古镇俞加神秘朦胧。
当拍照到古镇正门时,牌坊两侧的对联吸引了我的视线,其中的中联是: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阆阗鳞次烟火万家江南名镇天下难寻。我想,这副对联就是给这座古城的评语吧! 2023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