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啊,终于轮到家长挑幼儿园了!" 近日,有关幼儿园关停潮的热议,引爆网络。 今年春季开学,家住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附近的龚女士,在为3岁的儿子找寻合适的幼儿园时,惊喜地发现,自家门口的驻武汉某央企机关幼儿园也向儿子敞开了大门。 该园园长告诉龚女士,这是幼儿园20多年来首次对外开放,不再硬性规定家长必须为本单位职工。 网图 央企机关幼儿园尚且招不满幼儿,其他幼儿园的招生状况也就更不容乐观。 这不,北京丰台的一位惠普幼儿园园长就这么说: "原本是孩子们追着我们跑,没想到现在是我们追着孩子跑。" 杭州一家民办幼儿园园长也说: "现在招生太难,学费打折也还是招不满。" 这样的话,家长们听着是太解气了。 然而,家长们也不必高兴得太早。 网图 1816年,英国空想主义者欧文,创办了一家带有福利性质的幼儿教育机构,这家机构就是幼儿园最早的雏形。 时隔21年后,德国人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幼儿园。之所以想到要创办幼儿园,源于他曾经悲惨的童年。 福禄贝尔还是个婴儿时,母亲便早早离世。 没过多久,父亲便娶了继母。继母经常虐待他,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及至成年后,福禄贝尔但凡想起继母,心里便像针扎一般疼痛。 福禄贝尔 一次,福禄贝尔突发奇想: 我何不创办一个机构,让那些和自己一样不幸的儿童能够快乐成长呢? 想到做到。 1837年,在福禄贝尔的倾力打造下,幼儿园正式成立。 那时候,英国工业大规模兴起,很多妇女忙于上班,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幼儿园也就成了不二之选。 渐渐地,有商家从中嗅到了商机,于是开始纷纷效仿。 一时间,幼儿园在西方风靡开来。 当然,这股劲风也吹到了我国。 1903年,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策划下,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园—"湖北幼稚园",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实验幼儿园。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幼儿园迅速在全国大中小城市、乡镇遍布开来,其中以民办幼儿园居多。 据统计,2009年,我国民办幼儿园有8.3万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62%,在园幼儿数达11万之多,占全国入园儿童的43%,民办幼儿园的教职工数量也占到全国教职工总数的56%。民办幼儿园极大地弥补了公立幼儿园数量上的不足。 网图 时间来到2000年,房地产业蓬勃兴起,许多配套幼儿园应运而生,幼儿园更多了。仅武汉某小区周边2公里范围内,就有28所幼儿园。 即便幼儿园如此众多,也还是出现了"一园难求"的现象。 经查,2000年—2014年,我国每年出生的婴儿数基本稳定在1600万左右。到了2016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一下猛增婴儿131万人,幼儿园变得极为紧俏。 于是乎,为了给孩子报上名,家长们头顶烈日,在幼儿园门口排起了长队; 为了给孩子报上名,有家长在幼儿园门口支起帐篷,一夜不眠,只为等待摇号; 为了给孩子报上名,有家长待孩子一出生就赶紧去幼儿园登记。 水涨船高,幼儿园的收费也是一翻再翻。家长们叫苦不迭,但也只能咬牙掏钱,掏钱,再掏钱。 "生个小生命,要了老性命。" "以前是人多力量大,现在是人多负担大。" "孩子上幼儿园,家长操碎了心,花光了钱。" 这样一来,幼儿园赚得盆满钵满,家长们口袋告急。 然而,短短6年时间,幼儿园行情就来了个大反转。 就在近期,网上曝出不少幼儿园招生难的问题,曾经应接不暇的咨询电话减少了50%以上,参与公办摇号的家长,本没抱什么希望,却一下摇上了号。 "感受到了招生的寒意。" 北京凤凰禾童幼儿园执行园长张裕欣如是说。 因此,为了抢夺生源,无论是民办幼儿园,还是公办幼儿园,都绞尽脑汁,各出奇招。 有幼儿园降低入园要求,不再要求家长出示三证(居住证、户口本、务工就业证明等); 有幼儿园打出降价口号,"交100元顶300元,交200元顶1000元。" 有幼儿园直接将学费降到了1000元以下; 有幼儿园园长亲自开直播,宣传自家幼儿园里各种特色课程,比如艺术、冰球、马术等; 有幼儿园别出心裁,让家长成为合伙人,比如山东临沂某幼儿园,"只要能挖孩子过来,就能赚钱,就像售楼处的销售一样。" 有幼儿园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免费教拼音、英语、计算、识字等,比如北京丰台某幼儿园。 可是,招数用尽,不少幼儿园也还是"一孩难求"。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孩难求"呢? 首先是生育率下降。 现在的年轻人忙于工作,背负着房贷、车贷的双重压力,不敢生病,不敢休假,不敢花钱,哪还有心思生儿育女? 比如@辣条妹小木子。 她是深圳华龙富士康E6栋仓库的一名普通女工,每天早上7:10分起床,8点上班,中午十一点半下班,吃饭半小时,十二点回仓库补觉,然后一点上班,正常五点下班,再加班就是六点继续上班,八点半回家,九点开始摆摊,十一点左右收摊。 收摊回家后,辣条妹小木子还得洗衣服、打扫房间,完了还要玩会手机,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凌晨一两点上床睡觉。 她说: "每天上班都晕晕乎乎,总感觉睡觉时间不够。" 富士康女工 工作机械繁忙,下班苦哈哈摆摊,辣条妹小木子一个月也只能挣个5000块钱左右。 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在老家县城买套房,可自己上有父母要赡养,下有上大学的弟弟妹妹要资助,区区5000块钱,不过是杯水车薪。 辣条小木子常常感到绝望,对工作心生厌烦,好几次想要辞职,一想起家人,便把辞职的念头摁得稀碎,咽进了肚里。 未来,她将在买房的路上步行很久,很久。 辣条妹小木子只是富士康众多女员工中的一个缩影,她们各自遭遇的苦难不同,但心里的酸涩相似的浓,活着已是拼尽全力,哪还有精力结婚生子。诚如有人所言, "谁不想儿孙满堂?现实不允许啊。" 有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883万,到了2022年就只有956万了。而2023年更是负增长150万,出生婴儿不足500万。 "一孩难求",幼儿园除了关门,别无他法。 其次是教育内卷。 中国教育的内卷根源在于家长观念,"上学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为了让孩子顺利考上大学,从幼儿园开始,家长们就陷入了"择校竞争"学区房竞争"等的漩涡。 如果孩子在心仪幼儿园的片区,就相当于拿到了入场券。如果孩子不在片区,就只能望洋兴叹。 但是,不是有了入场券就万事大吉,而是还要等待,少则一年,多则十年。即使是等到了,也还要面临竞争筛选,或者抽签摇号。 家长们疲于奔命,像极了电视剧《三十而已》里面的女主角顾佳。 她为了让孩子进一个满意的幼儿园,贷款买豪宅、赞助烟花秀、自我包装、委曲求全混进富太太圈…… 剧照 好不容易等到了,咬牙交了昂贵的学费,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家长们还是不能松气。 因为,幼儿园不能超前授课,却选择了在课外上。家长们开始了更为要命的连轴转。 有家长发朋友圈说: "五点幼儿园放学,写完拼音作业,吃饭,六点四十上画画课,八点十分画画课下课,回来洗澡、阅读打卡、英语单词打卡、安全教育平台作业,现在已经上床睡觉了。斑马的思维课、英语课找不到时间上。" 同样,有家长发朋友圈: "放学回来4:30,幼儿园作业加姓名练习。今天只写了8个璐字,来不及练其他几个字,5点钟结束,因为还要吃饭,5:40要出发去舞蹈兴趣班,感觉时间是论分钟过的,都要按计划着来。" 这两位家长正在经历的,几乎是当今所有家长忙碌的日常。 有人说,"如果科技允许,大概会把内卷带进子宫。" 生育率下降,教育内卷,幼儿园关停实属大势所趋。 为此,不少家长大喜过望。 "开心啊,终于轮到家长挑幼儿园了!" "幼儿园关停是好事,孩子上幼儿园不用再卷了。" "幼儿园关停,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将得到缓解,教育质量也将得到提升。" 对此,教育部做出了回应, "完全关停幼儿园并不现实,但是面对私立幼儿园乱收费,以及经营管理乱象会采取措施,严加整顿。" 于家长们而言,这无疑是两个好消息。 的确,随着一些幼儿园的关停,未来儿童要么是进公立幼儿园,要么是进普惠幼儿园,要么是进比较有特色的民办幼儿园。想要办好幼儿园,就必须坚持做好教育品质,做好幼儿园品牌文化,教育必然回归本源。 以后,家长们不必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学不到知识,也不用太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伤害,花钱也花得放心了。 然而,幼儿园关停潮,未必都是好事,稀缺的幼儿园,会让一部分孩子上幼儿园不再那么便利,可能附近没有幼儿园,接送成了一个新问题。 再者,教育质量的提升,势必会从幼儿园开始,又一轮学习的军备竞争,缓缓拉开了大幕。 -END- 来源|砍柴书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枫蕊 声明|文中图片、视频及内容均转自原文章,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