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的人,大多是干部,由于存在个人升迁问题,表面上看似平静,暗地里则是互相争斗,即使升迁的愿望不是那么强烈,但当小字辈职位超过自己时,心里面也不是那么痛快,彼此之间总是互相提防,根本就没有真心朋友。等退休了,谁还和不痛快的人来往呀?谁不想躲开那个生是非的地方?所以,机关的人退休后,多数选择深居简出。 我以前是单位的领导,现在退休了。 退休的时候,单位大院里的老同志和我打招呼:"老犁!退下来了?好!今后有空跟我们下下象棋,打打乒乓球!" 这个,我当然乐意。 我去和他们打乒乓球,第一天就和他们闹矛盾。明明我打了一个球擦边,对面的老黄头硬是说没有擦边,在旁边的人也帮腔说话,真是气死人了! 更为气人的是,会计退休的黄大姐,其实都五十多岁了,以前叫她黄大姐,现在叫她不应了,非得让我叫她小黄。她说:"你都六十了,我才五十二。" 我只能改口叫她小黄。 她以前和我打乒乓球,从来没有赢过我,现在我退休了,竟然把我打得满地找球,从来没有赢过她! 不仅如此,其他人以前也没赢过我的,现在都打赢我了。 气愤!我不打乒乓球了,在小区里下象棋。 不知道怎么回事,以前在单位里举行象棋比赛,他们从来没有赢过我。现在到处将军我,让我找不着北。 以前我观棋,指挥下棋的人,他们都听我的,现在都不听了。哎! 晚上跳广场舞,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跟我一起跳,后来就逐渐没有人跟我一起跳了。以前都恭维我跳得好的,现在说我跳得臭。 退居二线半年后,和大院里的人合不来,只能深居简出,不参加这些活动了。 我算是明白了:在位的时候,手上多多少少有点权力,喜欢压制人,所以也容易得罪人。现在退休了,手中没有权力了,谁人还理你!报应来了,你不深居简出,就只能是自取其辱。 在单位大院里无所事事,我只能把精力放在老家,有空回去看看,走走亲戚,联络感情。 以前我每次回老家,亲戚朋友待我都很热情,当鸡又当鸭,大鱼又大肉。退休了回去,刚开始回去也还依旧如故,也是大鱼大肉。 后来,在一次丰盛的晚餐后,二叔央求我说,他的女儿在人民医院的放射科,现在要生孩子了,希望我能和医院的领导说说,把她调到没有辐射的岗位上去。 我说没问题,我多少和医院的领导有交情。另外,侄女所在的医院是大型医院,职工有上四百多人,调动一个人还不容易?! 回来后,我打电话给院长,说请他吃个饭。 他说没空,有什么事在电话里说。 我说没有什么大事,就想和你聊聊天。 我亲自到医院去,找到院长,和他谈了侄女换岗的事。 他为难了,说:"现在放射科特别缺人,换不了人啊!" 我只能怏怏地离去。 事办不成,但是我还是经常回老家。 老家人依然对我热情如故,但是吃饭的时候已经是清汤寡水了。 三伯父的儿子,我的堂哥,在自家地里建房,村里说是非法建房,要拆除它。 堂哥让我去求情。 我说你这是违法的,我不能帮你。 他说:"我要你这个当官的老弟有什么用?这点事都帮不了我!" 过了几年,我再回去,老人们病的病、走的走了,青年人我又和他们聊不到一块,他们聊的都是英雄联盟、绝地风暴等,还有城里的酒家、发廊和足浴店。 我回城里后,老家也不再回去了。 这回,我真的是深居简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再过一段时间,我也病了,家门都不能出去了,以前深居简出,现在想出也出不去了。 我的感悟是:当年能办成事的时候,你才是焦点;当你不能办事了,你就是累赘!当你不能办事了,最后深居简出,不要强出风头,自取其辱。 说实话,机关单位的人,都深知为"官"之道,更深明社会目前还存在很多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为避免尴尬,与其欲言难辨,倒不如深居简出,享受其优质的待遇为幸。 我是事业单位退休的,高级工程师搞技术的,退休八年了。基本上不和什么人来往,每天仨饱俩倒儿,早晚锻炼(甩手功和穴位按摩),有太阳时在小区或周边溜达溜达,每周去超市两次。 也不是特意要深居简出,上班时的工作就不与人打交道,现在退休了更没有愿望去与人交往了。没事做做饭,看看闲书,画数字油画,上网看看新闻,手机刷抖音,基本不看电视。 加了同学群,大学同学大多大城市都混的比较好,退休金七八千打底;中学同学多数老家地级市企业退休,退休金三千左右,两个群聊天观点完全不一样很有意思。 实事事求是讲,机关单位退休的老同志深居简出的现象是非常少见的。据我了解,现在几乎每个县(包括乡镇)都有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年书画培训班等场所,很多机关单位的退休老同志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项活动。比如:打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写书法、画图画、下棋、打长牌、搓麻将、跳舞、打拳、唱歌、旅游等等,可以说几乎包罗了老人们的所有爱好,何乐而不为呢?相信不会有人愿意深居简出而抑郁吧。 当然,也不排除有极少数机关单位退体的老同志有深居简出的情况,在这些人中间,有的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医嘱不宜外出,或尽量减少外出避免造成对身体的伤害;有的或因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顾而简出;有的在家专注写自己的回忆录或其它文章;有的在家创作新的书画作品,等等。总之,没有特殊原因,退休老同志是不可能深居简出的,要不然怎么对得起这么好的社会与生活呢? 机关工作人员仍么技术都没有,个人爱好又受机关刻板制度限制而十分有限,加之机关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同僚相轻等现象十分普遍,人际关系自然相当漠然,因为你根本分不清敌友,分分秒秒都可能遭到无端陷害和诽谤,从而导致大多数老死不相往来,没有丝毫同事情谊。在这种氛围里工作并力争升迁之路,对许多人来说真是难于上青天,况且干的不如站的,站的不如吹的,吹的不如有背景的,绝大多数人兢兢业业一辈子就稀里糊涂退休,连个芝麻官都没混上,自然有很强的失落感,退了休就躲在"小楼成一统,不管冬春和夏秋"了。一句话,羞于遇故人。不过,这些人心里承受压力超凡脱俗地强,一天到晚在天伦之中也有享受不完的福分,空落落的心情常态化也就无所谓了。 谢谢邀请! 1、退休了不用每天紧紧张张打卡上班,剩下的只是劳动保险机构每月把退休工资打到工资卡上; 2、工作了半辈子,退休了该过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了; 3、看透了现实。都说"人走茶凉",现在变得"人不走茶都凉了",感觉人与人之间瓜葛越少越好; 4、深居浅出,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尽享退了休的生活; 5、看开了,放下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在位时特别是有权的高高在上,退休后大权旁落,一时适应不过来。没有了前呼后拥发号施令的权威,与群众在一起还觉得有失身份。找不到感觉,只好深居简出了。 实话实说。 机关单位的人都是出头露面的角色,在职时风光无限。不可一世。退休后再无在职时风光,只得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远离闹市,避免尴尬。 已老矣,该休矣! ①退休老矣。男的公职人员到了60岁,女的职工到了50岁,女公职人员到了55岁,就要离开工作岗位退休了,也证明人已经老了,必须要退下来了。农民兄弟姐妹,没有退休之说,比较年轻就在家里以带人为主了。 ②休在家矣。退休了的人,起码有六、七年休在家里,一般来说带孙子孙女,或在女儿家里帮带外孙,而且是志愿的贴钱服务的,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经常出外走动的,或者说十分活跃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的。 ③体力差矣。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和精力不及年青时候,比较重的活或者苦力活已吃不消,只好呆在家里做些比较轻松的活,只能努力适应老人生活。考虑到儿子儿媳的情感因素,老人少言寡语过着日子。 ④兴趣少矣。年青时说兴趣广泛,退休之后除了散步,或偶尔参加旅游,或偶尔同学相聚,其他兴趣相对少了,许多人因许入驻头条,只好打发黄昏时光。不用出门在外,呆在家里,拨动手指就可以了解外面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