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柜子的书,孩子却不看,阅读培养3要素,你漏掉了哪一个?
我家坚持亲子阅读5年多了,儿子对书的兴趣越来越浓,自己每天坐那看很久的书,时而大笑,时而惊呼。
和兴趣相投的伙伴讨论共同看过的绘本,乐此不疲的学着书里的样子编故事。
能看到,阅读给了儿子一个无限可能的多彩世界。
在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上,我很庆幸自己能够一直坚持做三件事。
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三板斧"
1、创造适合孩子的阅读环境
阅读总是需要有个场所的,阅读的场所和我们阅读的乐趣、情绪、专心度有着极大的关系---《打造儿童的阅读环境》
孩子对某个事物的体验和周围环境的互动分不开,想让孩子对书感兴趣,首先他目光所及之处,得有书,而且是大量的书。
他看着眼前一本本的,五颜六色的书,受好奇心的驱使,会自发的拉出一本翻看,如果刚好翻到了他感兴趣的绘本,停留在这本书的时间就自动拉长了。
一个家里有很多书,和一个家里没几本书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前者是从客观上赋予了孩子自主翻书、自由挑选的机会,后者是直接把这个机会掐掉了。
当然,有的人会说,我家绘本很多,但娃就是不看,这类情况要从下文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坚持"来分析,不是书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
书多,孩子不一定就有阅读习惯,但书不多,孩子一定没有阅读习惯。
适合孩子的阅读环境,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显眼的、专属的阅读空间,配置孩子伸手就能够到的书架
比如我家的书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阅读范围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一直在变化。小月龄的时候,就是整理箱装着书,放在地上,孩子爬到那就能拿出来,后来长高了,开始放在书架上。
再后来书太多放不下,一步到位改造了客厅的一面墙,订做了超级大的书架,下面几层孩子能够到的都是他的书。
符合孩子兴趣的、有广度、也有深度的绘本类别
孩子喜欢看的绘本才愿意多看、常看,所以我一般买绘本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来扩充的,比如我儿子最开始喜欢汽车,那我就买了和汽车有关的绘本。
从广度上,涵盖了工程类、军事类、轿车类、跑车类、赛车类,图册及故事类。
从深度上,深化到汽车的构造、原理、发展史等科普层面。
过段时间, 我儿子又对太空宇宙感兴趣了,我又开始置办这类绘本,最近,我儿子迷上了恐龙,我又开始买恐龙书籍。
这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来置办绘本,然后我还会从"通识"的角度来扩展他的阅读范围,包括:哲学、植物、动物、推理、心理安抚、情绪、搞笑幽默、中国传统故事、美育、地理、历史、财商。
基本上儿子都读过,感兴趣的,他会在一段时间内高频率、反复读,不感兴趣的,就暂时搁置着。
孩子有充足的挑选范围是阅读环境里非常重要的一环。
2、给孩子提供愉悦轻松、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物理的阅读环境搭建好以后,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人为因素了,孩子不识字,即便绘本再好看,孩子只能读图,不能领略文字的魅力和故事的情节,不能体验到更深层次的快乐。
在读绘本这个层面,很多父母有一个 巨大的误区 :认为读绘本就是要教会孩子具体的知识、道理,一定要让孩子学明白,于是读绘本变成了读教科书。
读一本书,问一百个问题,孩子回答不上来,父母还要批评,最后,孩子就不爱读绘本了,你买再多的绘本都无济于事。
日本绘本的先驱人物松居直先生说过:绘本是有生命力的语言,不要试图去让孩子了解语言具体的意思,只是让他们去感觉、去体验。
所以,如何给孩子读绘本比给孩子买了多少绘本更重要。
父母作为孩子和绘本之间的阅读桥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技巧来丰富孩子的阅读体验: 给绘本里的不同人物配上不同的音色,假装自己是个业余的"配音演员",不要求配的多标准,只是为了让人物生动活泼起来。 肢体语言用起来,表情尽量夸张一些 搭配调性符合的纯音乐,把绘本变成"声音舞台剧" 和孩子角色扮演,把绘本内容演出来
以上四个技巧,可以从" 视觉、听觉、表演 "三个方面给孩子带来 "沉浸式" 的阅读体验,这么读一遍,孩子隔天就会缠着你再读一遍。
我儿子有段时间疯狂迷恋《开心小猪和大象》那套绘本,我每次读,他每次都能笑得前仰后合,读完还要和我演一遍,他演小猪,我演大象。后来,他就开始自己看,不需要我读了,自己看的时候也是笑得停不下来。
他在看《托马斯系列》的时候,就用自己的托马斯系列汽车演剧情,看《花格子大象》的时候,我和他一起用纸板做了大象艾玛。
好的绘本既可以既能给孩子带来欢乐,也是让成人恢复青春活力的源泉,其实只要我们沉下心来,用心欣赏那些好的绘本,自己也会被绘本治愈。
3、父母日复一日的坚持亲子阅读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喜欢阅读的,尤其是在如今"人人都在买绘本给孩子"的时代,绘本买回来以后,有的父母开始被动地等着孩子们"自发自动"地去阅读,如果发现孩子没有去阅读,就说:看,我的娃根本不爱阅读,买了那么多书都不看。
这是父母"偷懒"的借口,往往这类只买书不花心思给孩子读的父母,本身自己就不爱阅读,只不过是身处鸡娃的洪流中,不得不跟着做而已。
就像东野圭吾在《恶意》中所说的那样:简单来说,现在的父母自己都不看书了,却一味逼着小孩去读,可是由于自己没有阅读的习惯,所以也不知道该给孩子看什么才好。
其实挖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前期一定是靠家长日复一日坚持下来的,没有任何捷径。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按照上面那些阅读技巧,至少给孩子读半个小时左右的绘本。
一年三百六五天,坚持不间断,即使每天只读一本,三四年下来,孩子也能累积上千本的阅读经验。
慢慢的, 阅读的习惯就内化到孩子心里了, 孩子才会自发的拿起书坐在那里看。
如果你剥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的睡前看书时间,他会跟你发火,非得看一两本才去睡觉。
这"三板斧"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基础操作,不分家庭高低贵贱,都能做到。
如果想实现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比如,如何在阅读中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等,那就需要父母更深入的、系统化学习"儿童绘本阅读领域的知识"了。
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父母陪伴时间有限,能坚持每日愉快的亲子阅读,就已经是非常棒的努力了。
单击双击长按滚动,苹果AppleWatch按钮操作图鉴IT之家1月20日消息,AppleWatch的交互体验很大程度上秉承了iPhone的设计理念,但区别在于前者提供了额外的按钮。用户单击双击和长按都会触发不同的操作,国外科技媒体Cl
鲁迅先生的天才观鲁迅先生在一九二四年一月,在北师大附属中学校友会上曾经有一次著名的演讲,题目是未有天才之前,对于天才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主要观点如下其一天才大半来自于天赋。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
前尘鲁迅过元旦王吴军鲁迅一直是以平静的心情面对各种节日的,对于元旦,鲁迅依然心情平静地说明年的元旦,决不会和今年的除夕不同,不过给人事借此时时算有一个段落,结束一点事情,倒也便利的。但是,元旦的
非常鲁迅读懂鲁迅的24个侧面(14)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鲁迅(3)三hr提到鲁迅视为知己的朋友,我们不能不说瞿秋白。瞿秋白与杨之华1932年春末夏初,鲁迅在家中接待了瞿秋白和夫人杨之华。这是鲁迅和瞿秋白的第一次见面。
滕丽名47岁生日罕秀恩爱,富商老公已满头白发,婚后住别墅很惬意1月20日,TVB女星滕丽名迎来47岁生日,她罕见在社交网上晒出夫妻合影,与老公朱建昆大秀恩爱。曝光的照片中,滕丽名穿着黑色衣服出镜,头发扎了起来,打扮简单。已经47岁的她,皮肤仍
明朝郑简王朱祁锳活该孤独一生作者青灯朱高炽登基后,将儿子们都封为藩王,其中朱瞻埈封为了郑王。朱瞻埈和太子大哥朱瞻基对关系很好,所以在朱瞻基登基后,为了帮助大哥稳住局势,一直留在北京,从而展现出朱瞻埈的能力。朱
司马南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鲁迅?司马南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鲁迅?先看看他们有哪些相似之处。1,二人文风相近司马南的行文风格,和鲁迅的杂文非常相似,善于插科打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比如司马南经常借用隔壁王奶奶之口表达自
苗侨伟娶到宝了!他穿风衣满头白发像老头,戚美珍穿西装不显老一个人的穿衣风格,会直接体现出她的气质跟魅力,特别是对于大龄女性来说,穿衣打扮最重要的不是刻意扮嫩,也不是塑造出多么时尚的效果,而是能够提升个人气质,摆脱老气横秋的感觉,自然的减龄
14岁董竹君突然来月事,阿姨告诫她赶紧找个男人嫁了,否则接客1934年秋天的一个下午,董竹君突然接到消息,分居五年之久的丈夫夏之时来了上海,请她去谈话。对丈夫失望透顶的董竹君早已打定主意离婚,而夏之时还想挽回这段婚姻。见面后,夏之时板起脸问
真正精明的60后,不管有钱没钱,会主动过低配的穷日子01hr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写道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生命,就是一次旅程。我们会经历早年的繁花似锦,会经历中年的酷暑炎热,会
藏传佛教是如何在漠北蒙古喀尔喀地区传播的?一阿巴岱汗迎请佛法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退居大漠,四分五裂。1487年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达延汗亲政,1506年统漠南蒙古,后又统驭蒙古,史称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执政期间,为了巩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