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恐怖片,真是一点道理都不讲啊!
前几天奥斯卡颁奖礼,除了杨紫琼捧得影后奖杯以外。
还有一幕也让我印象非常深,那就是女演员伊丽莎白·班克斯带了一头熊来到颁奖现场。
而且,也是因为这头熊,她差点被绊倒在舞台上。
这也成为今年奥斯卡非常戏剧性的一幕。
伊丽莎白与熊这个梗,自然是呼应她近期执导的一部新片,这个片子其实前阵子在北美上映的时候,还挺火的,社交媒体的讨论度也很高,也算是网红片吧。
那就是喜剧惊悚片《熊嗨了》
本片豆瓣评分很一般,而且,很可能之后还是会有些下降。但是,在北美的表现还是可以的。
IMDb 6.2分,烂番茄68%的媒体评分新鲜度,6.1分。
而上映三周之后,全球票房也有将近7000万美金,作为一部成本3000万美金出头的小惊悚片,这个成绩其实算不错了。
是的,大家都知道惊悚片不好做,尤其是新鲜度能过60%,且票房成绩也还行的惊悚片,就更少了。
甚至,人家都可以去奥斯卡走一圈了。对这样的惊悚片,总还是要关注下的。
作为今年年初关注度非常高的的一部惊悚片,《熊嗨了》的故事,其实还挺离奇的。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1985年,一名毒贩用飞机运送毒品可卡因。却因为自己太嗨了,跳伞的时候磕到头,主降落伞没打开,摔死在马路上。
更大的问题是那批毒品,一包一包散落在了一个森林国家公园里。
刚好,路过了一头大黑熊,发现这个可卡因,就磕了一大包。
然后,故事就此,正式展开了。
实际上,咱也不知道熊吃可卡因之后,到底是什么反应。不过呢,既然人在吸毒之后,会很嗨,很疯狂,甚至产生幻觉。
所以,我们也假想,熊在吸毒之后,也非常嗨,非常疯狂就是了。
原本呢,这些黑熊是跟人类和谐相处,有专业的保护人员保护者。结果,这国家森林公园里面快乐生活的熊熊。
突然,就嗨了。
因为这是惊悚片嘛,所以,这只嗨了的大熊,开始疯狂攻击人类,所有接近它的人,都很难幸免。
影片在北美上映的时候,分级为R级,而在香港则定级为三级片,在其他很多国家,也被分为18+的影片。
这样的定级,主要就是因为影片的血腥暴力程度,因为,在片中,有大量黑熊攻击人类的血腥场面。
真的是各种啃咬、撕扯等等非常血腥的场面,都成为本片的一个噱头,喜欢刺激的,还是会被这部分爽到的。
而从很多观众的评价来看,本片无视很多道德规则,仅从恐怖爽片的角度出发,就是各种疯杀、疯啃,玩血浆游戏,其实还挺解压的。
而在看这部恐怖片的时候,即便我这种对恐怖片完全脱敏的观众,也会觉得有些镜头是不太适应的。
很简单,因为熊的攻击是无差别的。
我们看到这头嗑嗨了的熊,对它遇到的所有人进行无差别攻击,原本是无辜的路人也难逃熊口,而且还是一顿非常残忍的袭击,其实还挺凶的。
要知道,即便是恐怖片,在展示暴虐对待人类受害者的场面时,也会稍微有些规则,比如,孕妇和儿童尽量不会被对付。
同时,惨死的人大多是罪有应得(坏蛋、不自量力的傻瓜、或其他本就应该受到惩罚),总之,你不能随随便便就让一个完全无关的路人意外惨死,尤其是,不能展示他惨死的过程。
因为,这有些会让观众没法在情感上接受。
而在这部《熊嗨了》里面,有几个角色,真是死得特别惨,也特别冤。真的是也没干什么坏事,纯是运气不好,就被一顿啃。
很惨。
当然,疯是真的很疯,但对一些喜欢这种无脑恐怖片的朋友,还是挺爽的。
这也算是本片的主要卖点吧。
实际上,这些年这种关于动物袭击人的恐怖片,已经很少在拍了。
记得在小时候,有非常多关于野生动物的恐怖片。什么巨蟒、毒蛇、狮子、老虎、鳄鱼、鲨鱼,反正一切有攻击性的野生动物,都会成为动物类惊悚片的主角。
那时候很多这样的恐怖片,也让那时候的我,对大自然有着非常强烈的恐惧感。
不知道是当下的观众已经厌倦了这个类型,还是因为环保观点的普及,我们已经不太适合去制作这种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影片了。
总之,现在动物类恐怖片越来越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片子其实是更多了。
所以,像《熊嗨了》这种片,还挺少见的。
后者说,这片其实还挺扯的。
因为,这是个嗑药熊袭击人的故事,这都多离奇了。
它意外服用了可卡因,才让它变疯了,原本,它还是个很乖的大黑熊。
没办法,谁让你们这些没谱的人类,搞一些奇怪的东西给它吃呢!
当然,还是会觉得,黑熊磕可卡因这个设定很离谱,就是硬造一个理由,让它们成为恐怖的野兽。
其离谱程度,堪比之前的那个非常扯淡的《鲨卷风》系列。
都是那种也没啥理由,就是硬来、硬疯的恐怖片。
当然,动物吸食可卡因而变疯并袭击人类的恐怖片,倒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当初有个叫恐怖浣熊的B级恐怖系列,则是关于浣熊吸毒之后,变疯袭击人类的。
不过,那个片子就更离谱了。
还有呢,虽然我一直在说这个片子有多离谱,但其实,这还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就是在1985年的时候,当时真的有一个毒品走私犯,带着毒品跳伞,却因为降落伞发生故障,摔死在路上。而那些毒品,则散落在森林公园里。
而当时,确实有一头黑熊,因为误食散落的可卡因而致死。
之后,它还被做成标本展览出来,它的名字就叫可卡因熊(Cocaine Bear)
只是,与真实不同的是,现实中,这头误食可卡因的黑熊,并没有袭击任何人类,它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死了,死因自然是可卡因食用过量(引发的脑出血、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据介绍,它身边的包里,大概有40公斤可卡因,都已经消失,而在它胃里,确实有发现大量可卡因。不过,也有人怀疑,这可卡因到底是都被熊吃了,还是被其他路人捡走了一部分,这咱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只知道,熊确实是被可卡因害死的。
其实真死的事件更加合理,误食了可卡因的黑熊,也许很快就死掉了(因为它吃的量确实很大,且药性确实很猛)。
而且,它身处人迹罕至的森林公园里面,就算想袭击人类,都未必能找得到人去袭击。
当然,影片为了增加戏剧性,则送上了各种无辜的冤死鬼,被这个嗨熊一通蹂躏。
而按导演伊丽莎白·班克斯的说法,她觉得熊是很无辜的,无缘无故因为误食人类制作的毒品而死。所以,她才让这黑熊嗨了之后,开始疯狂攻击人类,算作熊对人类的复仇。
你要这么一解释吧,这种无差别攻击突然就合理了。
也是,你说这黑熊招谁惹谁了,莫名其妙就因为毒品致死。
所以,罪魁祸首就是毒品啦!
难怪,大家都说这是一部禁毒宣传片,想想倒也挺有道理的。
作为一部惊悚喜剧,其实影片的前半部分还是可以的。很疯狂、也有点点趣味,只可惜后半部还是处理得太平庸了,最终,还是要让故事走向滑向人性,讲些上升高度的主题。
尤其是,最后那场高潮戏,黑糊糊的拍得特别差,一看就是特效方面省了不少钱。
这也成为影片的一个槽点。
另外,这还是雷·利奥塔的遗作,参与拍摄这部影片没多久,他就去世了。
影片最后也把这部电影献给了他。
这倒是这部惊悚喜剧,最有人性的一个地方。
比前面硬来那些更暖心。
因为片子已经出来了,感兴趣的也可以去看看。如果你也是个血腥暴力电影的爱好者的话,也是个选择。
当然,不要期待太高就是了。
因为,真是不太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