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希张从文学神童到科学家的传奇人生
鲁迅先生在其最早的一部散文集《热风》里,有一篇文章专门谈到了"鬼话与科学",当中论述道:"捣乱得更凶的,是一位神童做的《三千大千世界图说》。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乱作一团,又密密的插入鬼话。这神童算是糟了!"
而文中被鲁迅先生指责为"捣乱得更凶的"那位神童,当时才不过11周岁。
他就是轰动清末民初的天才少年——江希张。
神童天赋乍现
1907年3月27日,江希张出生于山东历城县江家庄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祖父江宗先是个文盲,人生路上吃了不少不识字的亏,于是他发誓不吃不喝也要供子孙读书,会读书,才能成大事。
靠着祖父的支持,江希张的父亲江钟秀边干活边学习,成了方圆十几里颇有名气的文人,这样的家庭背景给江希张提供了自幼读书、习字的条件,这可是那时候绝大多数农村孩子难以得到的殊遇。
在江希张2周岁那年,江钟秀意外发现儿子好像有点读书的天赋,从此一有空就和妻子一起教导孩子读书认字,而江希张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3岁就能识800多汉字、背诵100多首唐诗,到4周岁时已能熟练地吟诗作对,所作诗文的意境并不比一般成年人差。
江希张四岁那年的春天,江钟秀抱着他到趵突泉玩,遇到了山东提学使陈荣昌的幕僚,双方一番对话后,他对江钟秀说道:"你儿子天分绝高,又童心可嘉,若用心教育,将来状元非他莫属。"
过后这件事传到了陈荣昌那里。他第二天就骑马赶到江家庄,当场面考江希张,结果也令他非常满意。随即陈荣昌向山东巡抚孙宝琦推荐了江希张。
孙宝琦不太相信陈荣昌的话,便传令让江钟秀把儿子带到了巡抚府。一番考验过后,孙宝琦连声称赞:"神童,真是神童啊!"遂上报学部,推荐江希张做比他大一岁的宣统皇帝溥仪的伴读。而后江希张进京赶考,面对颇有难度的考试却仍旧可以轻松过关。
可此时正是辛亥革命前夕,面对形势复杂的革命浪潮,朝廷摇摇欲坠,压根就顾不上安排皇帝伴读这件事,江氏父子在京城等了一个多月,不见有人来接便主动回了老家。
神童被"造神"的爹传得更神了
从京城回家后,江希张就一直在父亲的学馆里读书。江钟秀坚持给江希张灌输各种孔孟道学,培养他对道、佛、回等宗教的兴趣。
而江希张6周岁那年,江钟秀又开始想主意了,他打算让江希张编写丛书。可编书难度之大,成年人都得耗个一年半载,江希张小小年纪又如何能编书呢?
于是江钟秀想了个法子,他请了伙人和江希张一同编书,但署名仅江希张一人。
这下子,江希张的名字立刻轰动全国,也是,谁家孩子六岁就能写出这种书了?属实是牛。
这本书传到了康有为的手里,更是获得了盛赞,他激动地表示要破例收江希张为徒。
江钟秀知道后立刻带着江希张启程上海拜师,而江希张在康有为那学习的这段时间,接触到此前从未接触到的知识,对他后来思想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意识觉醒,明确理想
从11周岁起,江希张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他越来越热爱科学,也厌烦了被人管控的生活,愈发地渴望自由,对找"枪手出书这件事更是深恶痛绝。
被鲁迅先生质疑的《三千大千世界图说》更是有心者仗着他名气大,顶着江希张的名字胡编乱造的。
过了段时间,因受人建议,江希张被父亲送进了山东管理最严的泰安萃英中学学习,他在那里接受到了新式教学,慢慢认识到了时代的进步和变化。两年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汇文大学。
在这段时间内,江希张的祖父和父亲也相继离世,摆脱了父亲那爱面子、爱造势的传统封建教育思想,江希张并没有因此失去方向、迷失自我。
他明白从前"成也父亲,败也父亲",一个靠着炒作上位的"神童"是怎么也走不远的。此后,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寻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上。
不久后,20岁的江希张抱着科技救国的理想远赴巴黎大学就读化学专业。
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各科均是专业最优,不少外国同学惊叹于他的才能,而江希张并没有因此自满。
年少身边人对他的吹捧让他明白"过满则亏",没有什么场面话是对自己的未来有帮助的,做人做事还是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国外求学期间江希张遇到了他的妻子,夫妻俩十分恩爱。他也在岳父的建议下考入了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继续他的求学之路,希望能为国家的外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后来经历一番磨难,夫妻俩辗转回到国内,江希张就在此时,萌生了重新编写《四书白话解说》的想法。他结合自己多年求学的所见所感所学,对古今中外的著作进行对比,重新写书,掰正幼时走的歪路,希望为那时纷争不断的社会,注入点新鲜血液。
终身学习,伤仲永的故事未再重现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江希张深知仅凭文字工作是无法挽救中国命运的,他重新开始学习,捡起自己的老本行,毅然决然地投身祖国的化学事业。
面对西方的物资封锁,国内资源紧缺,江希张一口气写了十几份调研报告发表在专业期刊上,这种举动在当时实属罕见,但他因此受到上级重视调到部署化工企业总工程师,后又到上海工业设计院担任总工程师。
在设计院期间,江希张通过在全国各地做巡回报告参与了几十本专业书的编审工作,还为新华社撰写对外专业论文。
文革期间他受到迫害导腿部残疾,可他还是坚持在设计院呆到了退休,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新中国的工业事业上。
退休后的江希张住在一栋老式西楼里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他偶尔会为年轻的工作人员解答疑难问题。
2004年春,江希张以97岁高龄离世,这位科学家用卓越的成就,覆盖了那一段荒唐的神童经历。他所翻译的著名化工学术专著《精油》至今还在化学界广为传播。
他用事实向世人证明,"伤仲永"的故事并不会在他的身上重现。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燕雀有燕雀的志向,鸿鹄有鸿鹄的志向,也许他们最后飞得高度不一样,到达的地方有近有远,飞的过程也都很累,但毕竟都飞起来了......
参考资料:
[1] 《民国"神童"江希张》检察风云
[2] 《"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文史天地
[3] 百度百科
作者手记
从神童到科学家,江希张的人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江希张是幸运的,他在最好的年华成功摆脱了包装团队的控制,没有如伤仲永般泯然众人矣,他找准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前进,成为了一个将大半生精力倾注到国家工业建设的优秀科研工作者。
当今社会,人们好像对"包装"十分重视,怎么样把孩子打造成一个"别人家的小孩"?各种填鸭式的训练让我们迷失方向。无法选择、循规蹈矩带来自我觉醒意识的缺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找寻正确的人生意义是关键,任何的外在修饰都改变不了你内心的东西。
但愿,现在不是一个需要"神童"的时代。
—END—
文字:郑可佳
预见金兔广发期货徐艳卫2023年经济回暖,关注产业复苏带来的商品套利机会劫波渡尽,拨云见日。在一片忐忑与期许交织彷徨与寄望互融中,我们告别了2022年,迎来了崭新的2023年。在这辞旧迎新的重要时点,券商中国券中社APP邀请各大金融机构代表拍摄新春祝福
民营经济创造泉州八成财富爱拼敢赢闯世界心无旁骛做实业记者陈林森初春的风拂向东海之滨,泉州,这方民营经济的沃土,从春天里走来,向着更加广阔的舞台进发。前行的底气,源自民营经济历经淬炼,成长为泉州发展的最大特
93天做47次手术,他自诩为肉轱辘,人民楷模朱彦夫的铁血丹心他在93天里做了47次手术,在自传里自诩为肉轱辘。他是一位失去手脚的军人,也是一位感动中国的英雄。他有一个大写的名字朱彦夫。朱彦夫的事迹,已经在头条讲述过两遍,每一次的叙述都有万字
忧思中国85的县城出现人口总量萎缩,县城房地产将何去何从?引言这次返乡,走在县城拓宽的街道上,烟花爆竹声里,新房子密密匝匝,人群却不复昔时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不由得思绪万千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国土上,作为城尾乡头的县城是促进城乡融合
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十个国家,中国排在了第五位1。韩国出生率0。8742021年人口5143。9万人2021年GDP1。79万亿美元2021年人均GDP35000美元2。新加坡出生率1。0352021年人口568万人2021年
提防升级版汉奸汉奸原指出卖汉族利益的无耻之徒,如南宋的秦桧明朝的吴三桂等,后来把那些出卖祖国利益,为侵略者当走狗出钱出力并献言献策的民族败类也归类为汉奸,如抗日战争时期的汪精卫夫妇周佛海等。那汉
曾经中国人口下南洋的地方中国历史上有三大人口迁移大潮。分别是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其中规模最大的莫过于下南洋了,下南洋主要是曾经欧洲列强统治南洋各区域时期希望引华人去开发,加之中国几次大乱,讨生活的移民
历史上的乌兹别克斯坦,人口低于哈萨克斯坦,却成为中亚人口大国乌兹别克斯坦是目前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在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的人口是要比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口要多的。在1926年的时候,哈萨克斯坦的人口大约有六百五十万,而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口只有
中国官制史你知道霸主政权最早是怎么诞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政局特点是王室衰微,西周王朝鼎盛一时的美好时光已经消逝,仅存徒有虚名的天子称号。而一些诸侯国却发展壮大起来,他们当中有些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开始争霸,建立霸业的同时逐渐
欢欢喜喜过好年美食滋补土鸡汤老卤牛肉黄焖肉圆新年宴席,武汉人最爱点这三道菜再一份黄焖肉圆!正月初三中午,武汉市小蓝鲸杂技厅店后厨,工作人员正在洗菜切菜烹饪传菜,忙得不可开交。大厅里,顾客们和亲朋好友一起举杯庆祝春节,欢声笑语不断。市民胡先生点了滋补鸡汤老
别老盯着人口规模红利了专家建议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利息税谈点个人看法没有想到这样一条建议能够冲上头条热榜第一?背后还有什么政策逻辑,目前不得而知!我认为,这样的专家建议根本就不是什么好建议,无非就是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