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新降的张绣背叛并突袭了曹操,曹操战败,长子 曹昂、侄子 曹安民被杀,猛将 典韦战死。 这一切又是因为乱舞天下的贾诩。贾诩洞察人性,并且精致利己。利用张绣作为自己的跳板导演了这一场叛乱。 当然这次反叛是对张绣有利的。作为一个军事团伙,你要表现出能打的价值, 越能打价值越高 。要投降也要让你认可了我再投降。 张绣第一次投降时只是个粮草都需要刘表补给的小军阀,不受曹操重视,认为你就是个倒贴货,随便处置。 从曹操收了张绣后顺带纳了他婶、并延揽胡车儿可以看出,完全看不起张绣。 刚投降就这样,以后岂不是任刀任剐?被曹操这么轻视,还不如继续跟着刘表混,最起码刘表能做到面子上尊敬。 曹操和樊氏 因此就有了这一次反叛和后续一次追击破曹。两仗打下来,张绣势力充分证实了自己的价值,于是再投降时, 张绣的官职是扬威将军。 此时的五子良将是什么官职? 徐晃、张郃、于禁是偏将军,张辽是裨将军,乐进是校尉,都比张绣低1-3级。 后来张绣一路立功,甚至成为封邑最多的将领。无人满千户,张绣独占二千户。 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从破袁谭于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 ——《三国志张绣传》 不幸的是, 张绣靠能打入伙,曹老板就让你打到挂。 张绣入伙后开始了连续的征战:抗袁绍、破袁谭,最后死在了征乌丸的路上。 当然 人精贾诩是最大的赢家 ,利用张绣作为跳板,既展示了自己的价值,又规劝有功,封侯拜将,遥领冀州,一直深受重用。 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冀州未平,留参司空军事。 ——《三国志贾诩传》 《水浒传》里的 招安 也是一个道理。没有战绩朝廷根本不予理睬。后来梁山好汉三败高俅,就是为了向朝廷展示战斗力,证明自己价值,为招安加大筹码。 最终让宋江从一个押司(相当于基层公务员)、强盗头子,成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相当于少将军衔、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 #文史知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