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关于"结婚该不该考虑另一半的家境"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上亿网友关注。 一位网友评论说: "一定要考虑另一半的家境。因为类似的生活环境里,价值观、世界观、兴趣爱好都会比较接近,这也是家庭稳定的一个很大基础。" 的确,步入婚姻前,我们都曾以为彼此的爱意,足以抵挡生活里的一切磨难。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足够驱散生活里所有雾霾,奔赴幸福。 直到踏上婚姻路才发现:在琐事的蹉跎下,风花雪月早已随风消逝,婚姻并不像我们向往的那么美好。 我们不止一次思索着,到底是什么维系着婚姻,又是什么使婚姻破裂? 其实,维系一段婚姻需要很多因素,摧毁一段婚姻兴许有很多缘由。 但高质量的婚姻,一定离不开"门当户对"。 金钱观: 你怎样花钱,就有怎样的婚姻 如果说,爱情是风花雪月的你情我浓,那婚姻便是充满烟火气的柴米油盐。 物质基础,决定了婚姻的质量;对待金钱的态度,也考验着婚姻的长度。 一档情感调解节目里,邓女士讲述了自己与丈夫因金钱引发的诸多矛盾。 生活中,邓女士几乎把大部分收入都花在喜欢的东西上。 而丈夫却更喜欢精打细算,希望把钱花在"刀刃上"。 平日里,大到孝敬双方父母,小到日常生活,两人几乎都会产生分歧。 可以说,两人只要涉及到钱的事,很少能够达成一致。 这让邓女士十分压抑,也让丈夫深感疲惫。 原本幸福的婚姻,也在这一次次的争吵中消耗殆尽。 简·奥斯汀曾说: "只考虑金钱的婚姻是荒谬的,不考虑金钱的婚姻是愚蠢的。" 钱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金钱观却尤为重要。 一段走得长远的婚姻,少不了夫妻在金钱观上的门当户对。 金钱观相融的夫妻,总能让每一分钱都花出默契,在花钱的同时提升幸福感,让感情更加炽热。 结婚前大胆谈钱,才能提前知晓两个人的钱能不能花到一块,预知婚后的生活质量。 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也是对婚姻最大的敬重。 家庭观: 婚姻好不好,看父母就知道 心理学家诺费奥说: "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孩子最开始了解婚姻的入口。" 尽管生活中的我们,都对婚姻有自己的态度。 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的原生家庭,也在无形中影响着自己对婚姻的期待。 生活中,我们对待婚姻的态度,多少会受到父母的影响。 比如父母的相处模式、日常的生活细节、说话方式、行为表达…… 很多的细枝末节,都在影响着一个人的家庭观,甚至是未来婚后的模样。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说,婚姻好不好,看对方的家庭就知道。 之前看过杨绛的一则故事。 杨绛的母亲是一位知识女性,毕业于知名院校,有稳定的工作。 但在与父亲结婚后,选择回归家庭。 她父亲感念妻子的付出,结婚几十年,两人从未有过争吵。 为了不让母亲感到失落,父亲常常和她分享自己的工作趣闻,赠送礼物,制造惊喜。 在杨绛眼里,父母就像一对老朋友。 她的家庭观,也是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慢慢形成的。 与钱锺书结婚后,她做出了和母亲同样的选择,放下自己的学业,与他前往异国进修。 数年来,她细心地照料钱锺书。 他们一生仰慕与爱恋对方,过着与杨绛父母相似的琴瑟和鸣的生活。 萨提亚曾说: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父母相处的模式就是孩子学习的模式。" 倘若父母相敬如宾,凡事有商有量,子女也会有样学样; 但如果父母把婚姻当成战场,婚后子女也将把婚姻当作修罗场。 所以说,婚前不仅要认清对方,更要看清对方父母的相处模式。 这是一种小心机,也是对婚姻的一种负责。 毕竟,婚姻到最后拼的不仅是人品,还有门当户对的家庭观。 来源:全景视觉 教育观: 认知差,决定婚姻的幸福度 狄更斯曾说: "在婚姻中,没有任何悬殊差异能超过思想和信念的差异。" 细水长流的姻缘靠的不只是情深意笃,还有两人在文化水平上的门当户对。 网友@小七果 表示,自己的婚姻犹如一潭死水,好多次想离婚。 原来,小七果毕业于重点大学,而她的老公只有初中文化。 不一样的教育程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麻烦。 她想给孩子报课外学习班,老公觉得成绩差不多就行了; 她习惯睡前阅读,可老公却更喜欢刷短视频、玩手机,甚至还笑她读书太 累,不如刷刷视频放松一下。 不仅如此,他们的朋友圈也截然不同。 翻看老公和朋友的聊天对话,无一不是无聊琐事,但自己和朋友聊的却是如何提升自己。 时间一长,小七果甚至觉得自己和老公无话可说。 的确,接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我们看事情的角度和对世界的认知。 倘若夫妻双方对彼此的想法无法产生共鸣,只会感到痛苦。 这样的婚姻,注定是一场灾难,也注定无法走远。 正如蔡康永所说: "我印象中的门当户对是包括了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背景,谈恋爱的时候一切都很浪漫,结了婚之后,因为他们能够交换的话题越来越少,所以很多夫妻不是不爱对方了,而是他们的社会圈无法相互融入。" 生活从来不缺少矛盾,再相爱的人也会有摩擦。 但教育观相近的夫妻,总能试着求同存异,学着包容和尊重对方,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来源:全景视觉 婚姻观: 心态对了,婚姻就对了 曾看过一个故事。 著名外交家顾维钧与一代名媛黄蕙兰喜结良缘时,曾是一段佳话。 可这段婚姻,最终还是提前散场了。 究其缘由,无非是两人的婚姻观不同。 在顾维钧眼里,黄蕙兰只是适合结婚的对象,可黄蕙兰却是带着对爱情的憧憬,步入了婚姻殿堂。 两个婚姻观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自然会因为对婚姻有不一样的态度和期许,而日渐疏离。 婚后,顾维钧一心扑在事业上,经常早出晚归,对她也不是很亲热。 而黄蕙兰则期待着顾维钧给自己想要的爱,结果却在一次次期许中心灰意冷。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活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婚姻观,对婚姻的期望和态度也不尽相同。 就像有人会为了结婚而结婚,而有人则是为了爱情而结婚。 有的人愿意把更多精力放在对方身上,而有的人会把余力花在自我提升上。 不一样的婚姻观,必定拥有不一样的婚姻。 真正幸福的夫妻,应该是婚姻观一致的。 他们总能适时地给对方想要的,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在余生里互相滋养,一同奔赴向往的生活。 婚姻不是儿戏,请先熟知对方的婚姻观,看看是否和自己相同,再步入婚姻。 很多时候,压垮婚姻的并不都是原则性的大问题,而是双方不同的婚姻观。 来源:全景视觉 伏尔泰说: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漫长婚姻路,布满了暗礁和风浪,它无时无刻不考验夫妻双方的配合度。 虽说人这辈子,无论和谁结婚都是和自己过,可和谁结婚真的不一样。 婚前请抛弃"恋爱脑",置顶"门当户对",理性做抉择,别让门不当户不对,成为婚姻里的沙子。 只有和门当户对的人步入婚姻,爱意与热情才不会过快被生活的平淡消耗掉。 在平淡的年岁里相依相守,共同化解岁月的诘难,成为彼此最坚强的后盾。 愿你我都能在万丈红尘里,觅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作者:吴呱呱,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