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知道父母生气了,还要让大人抱?
这是孩子聪明的表现,因为他知道父母生气了,心里不高兴,用这种方式亲近父母,安慰父母是最有效的,因为没有哪个父母会不疼爱自己的孩子。
为什么孩子知道父母生气了,还要让大人抱?
这种现象的背后既有儿童心理的因素,同时也反馈出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缺失,需要我们意识到问题所在,并且引起注意,加以改善。
1、这是孩子受到父母的批评,感觉到父母的生气之后,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确认父母还是喜欢他的,还是爱自己的。
有一次,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我很生气,女儿怯生生的观察我的表情,那个样子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一样,身体也显得非常僵硬。却还是主动向我靠过来,想我抱抱她。
虽然心里还是有气,但我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抱起了她。
抱起那一瞬间,很明显就感觉得到,女儿的身体变得柔软起来,她开始伏在我胸口哭泣起来,我没有阻止她,等到女儿哭完,情绪过后,我知道,她的内心的不安,就被抚平了。
对孩子来说,拥抱所带来的皮肤接触,可以证明自己还是被父母所爱着的。这种愿意来抱抱,是孩子的一种确认。
2、这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种讨好,从深层次的因素来说的话,这往往说明孩子对于父母的情绪特别的敏感,需要通过这种讨好来重新获取父母对自己的关注。
有时候,孩子不懂得表达道歉,但他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我错了,我要妈妈抱,我要听话。
在这里,是有一种讨好的动机在里面,特别是对于几岁大的宝宝来说,更是如此,换句话说,孩子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道歉,并且希望父母能够接纳自己。
3、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父母对孩子惩罚的方式,不是打骂,但是是用另外一种杀伤力更大的方式,那就是漠视。不再理会孩子了,把他晾在一边冷处理。
可能有些家长觉得这样做,可以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杀伤力是极其巨大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存在性焦虑",指父母不论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一种冷漠和敷衍的态度,孩子会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甚至没有资格获得父母的爱。
孩子如果是正常的状态,他也会有情绪,也会生气,但如果发现在父母面前,总是求抱抱,讨好父母,害怕被冷落,这种种行为都在说明:孩子不敢生气,没有生气的权利,这种状态是不正常的,长久下去的话,孩子就会养成谨小慎微,胆小自卑的个性。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严重的影响。
如果孩子不敢生气,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些情绪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可能有些父母觉得过一段时间他就好了,但最终他这个情绪不能往外发泄,它最后就会往内去,在内心里积压起来,形成很多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对孩子没有好处。
教育家孙云晓曾经说过:"一个孩子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而一个没有被父母拥抱过的孩子,心理上多少会有问题。"
所以,重视孩子这种要抱抱的行为,对照一下上面的几种情况,如果孩子总是不敢有自己的情绪,父母务必要小心,需要引导孩子重新建立对自己的信心。
欢迎留言讨论。
庭爸,8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孩子知道父母生气啦,还要抱是因为他们寻求安慰,不知所措。对待事物没有判断能力,或许他们觉得大人没有生气,只是闹着玩。和他们做游戏。
大人们的思维认为自己生气了,宝宝或许不是因为你生气寻求拥抱,是因为你的面目表情吓着孩子,所以孩子寻求一个大大的拥抱。世界上每个宝宝都是天使宝贝。
他们内心纯净、善良可爱,他们的世界缤纷多彩,没有任何添加剂。
我们大人不要用那么复杂的思想去想孩子的世界,放空自己用心与他们交流。你会发现,他们有多可爱。
用自己简单在简单的内心看他们的世界,多份理解、少份抱怨;多些关爱、少点责怪。多些拥抱,少许生气。爱就要表达出来,让孩子充满自信阳光,生机盎然,活泼俏皮,聪明睿智。
一个拥抱可以给予孩子安全感,无条件支持孩子。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给予阳光灿烂。
因为宝宝想用方式证明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
宝宝犯了错误后,父母会很严厉的责骂或者打骂,来教训他。孩子看到父母对他那么严厉,他怕爸妈会因此而不喜欢他了,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而拥抱是我们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所以他急于想要通过这种行为来验证,如果爸妈抱他了,那么孩子就知道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犯错说避不可免的,所以父母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即使孩子犯了错,也要在事后告诉他,他犯了错,所以爸妈才会这么严厉的责怪他,但是不管怎样,爸爸妈妈都是爱他的。
孩子知道父母生气了还要求抱。一般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孩子在乎父母的爱。
因为在乎,所以害怕失去,所以孩子会通过要求父母抱抱来试探父母是否还爱他。
二,害怕被父母抛弃。
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旦不听话,把父母惹怒的时候,父母会威胁孩子说,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正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惹父母生气时,都会害怕被父母抛弃,所以会向父母索爱,而最直接的索爱方式就是要求父母抱抱。
三,缺乏安全感。
当孩子觉得自己缺乏安全感时,最能给孩子安全与呵护的自然是父母,所以无论父母有多生气,孩子都要从父母那里寻求安全感,最直接的体现是一个温暖的怀抱。
所以,哪怕父母生气了,对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怀抱依然最安全,最值得依靠。
第四,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
如果孩子经常被父母忽略,或父母平时缺乏陪伴。孩子的内心会非常渴望被父母爱抚。
所以,孩子会通过向父母索要拥抱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和安抚。
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就是他们一切,他知道父母生气,也正因为他知道父母生气,他害怕父母会因此离开 不要他,所以他才要大人抱,确认大人还是爱他们的,他不会因此而被大人遗弃。因为父母就是他们的全世界。
孩子知道父母生气跟孩子让大人抱是两件事
你的潜台词是:我生气了,你应该考虑到我的感受,你不能让我抱了
而孩子的感受是:我也很难受,可能是害怕,可能是委屈或者别的,我需要抱抱,这让我觉得安全和被爱。
孩子和大人都是有需求的,孩子的需求是需要我们来去满足他,看到孩子的心理需要,而自己的需求需要自己去满足,不能指望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来去满足你,所以,真正成熟的人需要为自己的期待和需求负责任。自己需要先成长,才能养好孩子。
应该是讨好吧
亲,这个原因,另每一个父母都心疼不已:本能地寻求父母的爱,希望用你的怀抱消除恐惧,即便暴风雨是你带来的,他依然坚信,父母是最爱他的。 一.孩子无条件的爱VS父母有条件的爱
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来到我们身边,无论父母怎么对待他们,都能很快得到孩子的原谅,只因你是他们的爸、妈。
记得前不久"7岁天天被家暴"引起关注,在医生替孩子疗伤时,孩子说:"我不疼"。面对媒体时,孩子说:"打就打呗,要不我就没有妈妈了",一句话让人泪崩。
爱幼年时,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是不掺杂任何最纯洁的爱,反观我们是怎么对孩子的?你不听话,妈妈就生气了;
你考100分,爸爸就给你买电动汽车;
我们把对孩子的爱,建立在有条件的基础上,甚至如天天妈妈一样,因为孩子幼小,随意把他当做情绪的发泄桶,只因你知道,你对得到孩子的原谅,即便打了他,他还是会往你怀里钻。
二、讨好父母VS父母冰冷的态度
其实在婴儿5个月左右,他就能通过观察,妈妈的表情,判断妈妈的情绪。
孩子在幼年时期,是非观念不是很明确,甚至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惹父母不高兴。但孩子通过表情,知道父母发态度后,会下意识地讨好父母,哪怕只是哭着让抱抱,在孩子看来,抱抱就是得到了原谅。
但我们是如何做的?
我们拿情绪来伤害自己、伤害孩子,面对孩子的过错,扳起冰冷的脸。
哈佛大学曾经有个实验:"面无表情实验"。
妈妈和1岁多的女儿开始交流,表情生动,孩子开心,下一秒妈妈绷着脸,任凭孩子如何,不说不笑,孩子情绪崩溃大哭。
这个实验,看上去是多么残酷,但却是每一天都在跟自己的孩子上演,这对孩子来说,心理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三、孩子的安全感不足
还有一点就是孩子的安全感不足,当父母生气时,孩子会觉得不安,内心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肯定,想在父母的怀抱中获得安全感。
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阶段都不同,如果父母明白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也许我们就不在那么急躁。
比如:
孩子在8个月左右,喜欢扔东西,那是他探索空间的空间敏感期;
孩子调皮捣蛋,也许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寻得更多的关注;
再说"不听话",那反问,什么是"听话"? 大概是按父母的期望,活成提线木偶的样子,但孩子是独立的,如果我们试着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也许孩子会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惊喜。
最后:
推荐一本书《儿童微行为心理学》,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孩子。
最后在说一句,当初对孩子有多简单粗暴,叛逆期来的就会有多凶猛。家庭教育,是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是父母的高度和见识,让孩子站在肩头,看到未来。
关注@萱萱妈xxm,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当孩子知道父母生气了,还要求抱,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1、孩子需要通过父母的拥抱来确认父母对自己的爱
在童年时,孩子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他们依赖父母的养育而生存。
父母的爱,让孩子能够发展智力,锻炼能力,父母的爱,让孩子能够逐渐走向独立。
当父母对孩子生气时,孩子会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从而导致孩子产生恐慌、害怕等情绪,所以孩子想要去确认父母的爱是否还在。
过往的经验,让孩子知道,父母抱自己,是父母爱自己的表示,所以在父母生气时,孩子想要通过父母的拥抱来确定父母的爱没有消失。
2、父母因为孩子的错误生气,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需要从父母的拥抱中获取力量来面对错误
当孩子犯错后,也许会因为自己的错误惹怒父母,让父母生气,如果孩子再犯错后也能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意识到犯错的严重后果,孩子会产生害怕的情绪,他们想要改正错误,但是却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所以孩子需要通过父母的拥抱来感受父母的支持,来获取面对错误及失败的勇气和力量。
当孩子犯错后,父母用生气愤怒的方式对待孩子,会让孩子学会用相同的方式来对待错误,父母用冷处理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会让孩子误以为被抛弃,不受父母的关爱。
当孩子犯错误或者是情绪失控时,就是最需要父母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刻,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帮助和安慰。
父母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父母需要关爱孩子,才能让孩子学会关爱自己与他人;父母需要多给孩子爱的拥抱,才能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
父母的拥抱,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也能让孩子获取情感上的力量与支撑。
不论在何时,多向孩子展开怀抱,让孩子在父母的拥抱中更好的成长。
人就像藤萝,他的生存靠别的东西支撑。他拥抱别人,就能从拥抱中得到了力量。——蒲柏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我是群言语儿童教育,十年潜心研究儿童教育,关注我,和我一起了解儿童,关注儿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