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风 露 雨 春分养生指南 • 关注健康 从梳头做起 •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次。" 尽管洗漱和梳头都是每天早晨起床后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除了保持形象美,梳头却没有什么养生意义。实际上梳头可以梳头部经络和气血。特别到了春季,天然阳气萌动、生发,人体内阳气亦顺应天然,上行外升,聚生于头,头为诸阳之会,梳头对头部穴位能起到按摩作用,可使头部经络气血通畅,加强头皮经络系统与全身各脏器间的沟通,清心醒目,开窍宁神。 中医说 大家都知道梳头的好处,但是到底好在哪里却不知道,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认识下我们的头部穴位及他们的功效、主治。在临床上,中医针灸师们可是真真切切用着一枚小小"金针"配合着这些穴位治病救人。 首先,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汇聚手足阳经、任督脉等经络的循行,共计8条,分别是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任脉、督脉。 人体总共有361个穴位,至少20%的穴位都在头上,不算经外奇穴,在经穴层面的穴位就多达60多个。笔者粗粗数了下头发部位的穴位,大约就有40多个,如果将左右对称出现的穴位包含进去,那就高达70多个。可见认真梳头,有助于濡养穴位,起到保健的作用。 头部穴位 让我们来认识下头部的穴位吧! 上星 【上星】 督脉的穴位。 【定位】 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 取穴方法 】具有疏风清热、凝神、通鼻的作用。 【 功效 】清脑、明目、安神、通鼻窍。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鼻渊、鼻痈、痫证、小儿惊风、热病、前额神经痛、神经衰弱等。 头维 【 头维 】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 定位 】头面部前正中线旁开4.5寸,入发际0.5寸。 【 取穴方法 】头维穴在鬓角处,鬓角入发际的地方就是头维穴。 【 功效 】清利头目、安神利窍、止痛镇痉 主治头痛、头晕、眼睛痛、眼睛痒、迎风流泪、耳聋、耳鸣、听力下降、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 百会 【 百会】督脉的穴位 【 定位 】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距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处。 【 取穴方法 】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 功效 】清头散风、开窍醒神、回阳固脱 主治神经性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四神聪 【 四神聪 】经外奇穴。 【 定位 】在头部,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分为前、后神聪,以及左右的神聪穴,共4穴。 【 功效 】健脑安神、聪耳明目 常用于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疾病。四神聪穴可使神志更为清楚,因此常用于治疗头部神志疾病。 神庭 【 神庭 】督脉的穴位。 【 定位 】前发际正中线上入发际0.5寸。 【 功效 】清热散风、通窍安神 主治头目、心神病症。常用于头痛,眩晕,失眠,癫痫,惊厥、癫狂、抑郁症,以及各种疼痛类疾病。还可以用来治疗头疼、头晕,眼睛不舒服、看不清楚,或者鼻翼和鼻的问题,比如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或者鼻出血。 率谷 【 率谷 】足少阳胆经的穴位。 【 定位 】在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 功效 】平肝熄风、通络止痛 主治头部病症,常用于偏头痛,眩晕,呕吐;耳鸣,耳聋;小儿惊风。 看完是不是很神奇,小小穴位竟然有这么的功效,春季是不是要认真梳头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