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大家都在看电影《满江红》,岳飞的报国之心日月可鉴。 在中国抗日战场上,也涌现出无数像岳飞一样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英雄,他们护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赵尚志就是这些英雄中的一位。 (上图是东北抗联司令赵尚志将军) 赵尚志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永不做亡国奴的信念,带领抗联战士,不畏强敌,英勇善战,令倭寇为之胆寒。 他立下誓言:"我是共产党人,死也要死在东北的抗日战场上"。 他曾赋词一首《黑水白山·调寄满江红》:"黑水白山,被凶残日寇强占。我男儿无辜倍受摧残。血染山河尸遍野,贫困流离怨载天。想故国庄园无复见,泪潸然。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男儿拼斗疆场,军威赫显。冰天雪地矢壮志,霜夜凄雨勇倍添。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 那么赵尚志到底是怎么牺牲的?是谁在背后下黑手置其于死地呢? 归国 (上图是东北抗日联军臂章) 1936年8月,赵尚志担任抗联第三军军长,队伍发展到六千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还成立了珠河县(现哈尔滨尚志市)人民革命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陕北延安建立红色政权之后创建的又一红色政权,而且是全国唯一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中心区建立起的人民抗日政权。 (上图是抗联成立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 日伪军把赵将军看成战神,十分惧怕。迫于赵尚志的威慑,悬赏几万元通缉他,甚至打出"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得一两银的悬赏。" 日伪军还多次派遣特务打入抗联内部,企图暗杀他,但均未成功。 1938年12月,东北抗日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抗联为寻求与中共中央联系及苏联军事援助,决定派赵尚志为代表赴苏联寻求帮助。 1941年10月初,滞留在苏联的赵尚志十分渴望回到祖国,他不断向苏联政府提出请求: "我要回东北抗日前线打小鬼子。" 此时,苏德战争爆发已经4个月了,苏联考虑到日军可能从中国东北进入西伯利亚,配合德国对其进行两面夹击。于是同意由赵尚志率领一支特别小分队归国执行侦查任务,并要求小分队归国3个月后,不管情形如何,都必须返回苏联。 (上图是演员高强扮演的"在苏联的赵尚志") 10月中旬,赵尚志率领自己的部下:姜立新、张凤岐、赵海涛、韩有4人,从伯力(现在俄国的哈巴罗夫斯克)出发,躲过日军巡逻,从黑龙江萝北县境大马河口附近成功登岸归国。 回到了东北,赵尚志心潮澎湃,他要重新拉起队伍抗日。 他的小分队活动在黑龙江汤原、鹤立(位于现汤原县境东部,后与汤原合并成现在的汤原县)、萝北一带。 这一消息被日军获得后,引起了极大震动,他们太畏惧这位曾经让他们极度头疼和胆寒的老对手了。 正如伪鹤立县兴山镇警察署特务主任东城政雄与警察署长田井久二郎所说: "赵将军能够得到中国人民的绝对支持,所以即使用日本军一个师团以上的兵力,也不能将他抓住,所谓‘讨伐’是没用的"。 (上图是在东北冬季山区活动的抗联部队) 密谋 敌人开始精心布局,布下天罗地网,目标就是活捉赵尚志。 赵尚志能逃此一劫吗? 鹤立县警备科在1941年12月下旬派警备队长带领24名警察,进入小兴安,对赵尚志小分队进行了7天的搜查行动。但由于黑龙江冬季漫山遍野都是大雪,敌人无法展开详细搜索,并未发现赵尚志的踪迹。 搜索不到,那就拉拢引诱,利用山中猎人向抗联进行宣传,只要能提供关于赵尚志的可靠线索,就有重金赏赐,可还是没有成功。 赵尚志躲掉了初劫。 日军非常恼火,引诱不成,那就玩阴的吧。 兴山警察署长田井久二郎、特务主任东城政雄决定派遣特务暗杀赵尚志。 (上图是兴山警察署特务主任东城政雄) 先动员鹤立县警务科和兴山警察特务系统全员上山搜集情报,增派穴泽等16人驻扎梧桐河金矿伪警察分驻所,任务是收集情报,随时增援打入抗联内部的特务。 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敌人开始派遣特务。 派遣一号特务刘德山,又名刘海峰,珠河县一面坡人,猎户出身,手使双枪,百发百中,外号"刘炮"(那时东北把枪法好的人叫"炮手")。 他身上带着很多现金,以搜集毛皮为掩护,在赵尚志经常活动的地区徘徊。如果见到赵尚志就自愿充当其部下,为其提供资金和情报帮助,想办法获得信任。如有机会,即以袭击分驻所或用其他借口诱至梧桐河附近。 派遣二号特务张青玉,又名张锡尉,担任联络员,一旦发现到赵尚志后,迅速密报到分驻所。 同时兴山警察署又在1月下旬将充当特务的猎人王秀峰等25人派入梧桐河附近山林地区,蹲坑等待,以相互照应。 一张针对赵尚志的网悄悄地布置完毕。 遇害 1942年2月初,赵尚志带领姜立新等人在外活动时,在姜把头窝棚遇见刘德山。 由于姜立新认识刘,便把刘介绍给赵尚志。刘指天发誓,他要抗日到底,愿意把身上的钱全部捐献给抗联,从而骗取了赵尚志的信任。 赵尚志部队当时缺兵少粮,刘捐出了所有资金,他枪法好,又很熟悉当地的情况,赵就将其编入队伍,并委任他为副官兼游击队长,同时发三八式步枪一支和子弹200发,手榴弹2枚。 (上图是东北冬季山区猎人) 此时,兴山警察署焦急的等待着刘德山的回信,但数天后仍毫无音信,他们认为刘可能没找到赵尚志,或者被赵尚志处决了,于是派遣二号特务张青玉进山。 2月8日,已经在山里晃荡了几天的张青玉,终于在梧桐河北约40公里的地方,遇到了赵尚志。 张当即表示希望加入队伍,但赵尚志怀疑他是狗子(特务),拿枪就要崩了他,刘德山见状上前替张解释,结果赵尚志没杀还收留了他,又埋下了一个祸根。 当天,刘德山见帮凶张青玉已经到位,于是对赵说,梧桐河警察分驻所现在警备力量好像很薄弱,是袭击的好机会。 赵尚志着急打一场胜仗,补充给养。听到刘的建议后,他也没多想就同意了,决定袭击梧桐河分驻所和警备队,并作了战斗部署。 2月12日凌晨,赵尚志率领小分队直奔梧桐河警察分驻所和警备队。小分队分成两组,相距五六十米远以做呼应。 当行至位于梧桐河分驻所西北2公里的吕家菜园小屋附近时,刘德山建议先了解一下敌人情况,可以到屋里暖暖脚,等待消息。赵尚志表示同意,遂派张青玉去了解情况。 张按事先的约定,迅速前往分驻所急报。 当小分队走到离吕家菜园小屋约有30米时,刘德山故意拖后,让赵尚志、王永孝两人走在前面,随即开枪向赵尚志腰部射出一颗子弹。由于距离太近,子弹从右右腰射入,从左前腹部穿出,鲜血直流,赵倒下。 (上图是在东北冬季山区战斗的赵尚志) 刘德山又迅速开了第二枪,将前面的王永孝打倒。 当刘德山逃跑时,赵尚志忍痛举枪,啪的一枪,这个狗特务当场暴毙。 后面的姜立新听到枪声后迅速跑来,将满身是血的赵尚志抬进吕家菜园小屋。 吕家有吕仙龄老人、老伴儿、新婚的女儿吕振清和女婿孙可茂4口人。他们见被抬进来的人穿着日本军用大衣,头发有两寸多长,吓得根本不敢靠前啊。 赵尚志半躺在炕上说:"我是抗联赵尚志,老乡别怕,我们是人民的队伍,不会伤害你们的。" 吕仙龄早就知道赵尚志抗日的大名,赶紧让老伴和女儿拿来面粉为赵尚志伤口止血,吕仙龄还为赵尚志端来了热水。 此时赵尚志已经感到自己不行了,命不久矣。 姜立新此时拉着赵尚志的血手痛哭不已,万分悔恨,悔不该当初为刘德山说情,中了这个狗特务的圈套。 几个人把吕家的院子门卸了下来,要抬赵尚志走,赵尚志坚决不同意,他不想拖累其他同志,命令姜立新立即转移。姜立新无奈,哭着带着另一名战士离开了吕家菜园子。 姜立新走后不久,分驻所所有的鬼子和伪军听说赵尚志就在附近,倾巢出动,在特务张青玉的带领下坐着马爬犁赶到了,将吕家菜园团团围住。 双方短暂交火后,由于寡不敌众,赵尚志和王永孝在重伤中被捕。 (上图是赵尚志被捕时的场景) 殉国 敌人将身负重伤的赵尚志、王永孝抬到马爬犁上,拉到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紧急突审。 赵尚志在受重伤后活了约8个小时。 审讯时,赵尚志忍着剧痛对警察说:"我就是赵尚志,我早知有狗子,我把他打死了。你们不同样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是在卖国啊,我一个人死了没关系,我马上就要死了没什么好说的。" 说到这里他就闭口不语,凝视着这些狗汉奸们,对自己的痛苦也忍着一声不响,直至殉国! 赵尚志殉国时年仅34岁。 赵尚志牺牲后,敌人将赵尚志的遗体从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迅速运到兴山警察署,后又由兴山经鹤立运至佳木斯伪三江省警务厅。 据当时附近的群众回忆,赵尚志遇难当天,几个伪军用马爬犁将其尸体用棉被蒙着运到了兴山,当地很多爱国群众听到赵将军牺牲的消息后,痛哭不已。 到了佳木斯,日本警察找来了赵尚志原来的部下李华堂(原抗联将领,当时已叛变投敌)来验明正身。 李华堂看见了赵尚志的尸体。据说尸体当时已经惨不忍睹,浑身是血,双眼也未瞑目。李大呼一声:"司令,你怎么弄成这样了。" 他掉了几滴眼泪,指出赵尚志左眼有伤痕(在一次与日寇的战斗中,赵尚志被弹片击中,左眼几乎失明,眼下颧部留下三个新月形伤痕),证明就是赵尚志。 (上图是东北抗联叛变将领李华堂) 验明正身后,穷凶极恶的倭寇割下了赵尚志的的头颅,由黑龙江空运至伪满首都新京(长春),把他的躯体抛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 日本关东军高层为除掉了他们一直畏惧的对手而大肆庆祝和宣传。 他们将赵尚志的头颅和在南满牺牲的另一位抗日英雄杨靖宇的首级一起陈列,伺机送往日本,以炫耀武力占据中国东北的赫赫战果。 结语 痛哉!抗日英雄赵尚志就这样壮烈殉国了! 赵尚志牺牲后,人们用各种形式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为了表彰赵尚志的抗日功绩并永远缅怀这位抗日英雄,1946年,汤原县将他的遇难地改名为尚志村,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后来哈尔滨市道里区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尚志大街。 (上图是赵尚志将军遇难地) 作为东北抗联的创建人和杰出领导人之一,赵尚志战斗的一生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赵尚志将军永垂不朽! 用作家莫言写的一首纪念赵尚志将军的诗收尾: "白山黑水建奇功,剑影刀光气若虹。首葬丘陵藏猛虎,躯投江海变蛟龙。身经百难心不改,体被双分目未瞑。题罢碑铭拍案起,生为豪士死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