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首富荣宗敬直球碰撞上海滩流氓大亨杜月笙,猜猜,谁胜谁负?
上世纪30年代,无锡人荣宗敬成为中国最大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他事业主要分布在上海、无锡一带。与弟弟荣德生的谨小慎微不同,荣宗敬胆子大、产业大、脾气大、腕儿大,对一般的官、商各色人等,他大都不放在眼里,这还包括上海滩的大流氓杜月笙、黄金荣等人,都不在荣宗敬的眼中。但谁也想不到的是,很快,首富就与上海滩的大流氓产生了直球碰撞!
上海滩上的无锡人,很精彩
有一天荣宗敬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他不经意地打开信,却是"咣当"一声,从信封中掉下来了一颗黄澄澄的子弹来!
荣宗敬不禁心中一沉:这是谁寄来的呢?他这是要向我示威啊,可又是为什么呢?
忙着低头开始看信,信中写道:
"阁下已为商界兼花纱业巨子,在中掌权。但阁下目今如此操作,鄙人等再难有生路。汝如再坚持市面,卑等不得已将出此下策。"
自然,信没有落款,还是与信封一样匿名。
就在荣宗敬在想事的时候,巧合的是,永安纱厂老板郭顺也收到了一封一模一样的信件。
郭顺急忙赶到荣宗敬公馆,他一进门就对荣宗敬道:"我刚才进来时,看到你的荣公馆外有好几个黑衣男子走来走去,其中一个我认识,是杜月笙的人,他这恐怕是要来索要你和我的小命的。"
杜月笙?总算是知道谁在捣蛋!荣宗敬于是就想起之前的一件事来。
这几年,日本人的势力不断侵入上海,在上海攫取庞大的经济好处,以为日本侵华在经济上的准备。这其中,为了垄断上海的棉花交易(保证日本人在上海的纺织厂生产经营),日本人就在浦东建了一个库房囤棉花,大肆收购棉花。
荣宗敬的纺织厂也需要棉花资源,这就与日本人有直接的竞争关系,自然不能等闲视之日本人在全力收购自己等死。于是他组织了江浙沪皖的棉纱界的同仁,成立了"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想从日本人的手中夺取棉花价格的控制权,共同对抗日本人,郭顺也是交易的一个成员。
上海滩的荣家老大荣宗敬
狡猾如狐狸的荣宗敬明面上以"申新"的名义坐 12号交易席位, 又暗地里派人以"新诚昌"号的名义抬高价格,以抬高日本人的收购成本。
荣宗敬还另外又组建了一个"复兴公司"配合运作,最终从日本人手中夺得了上海的棉、纱价格控制权,让跟风的棉纱空头们损失巨大。
荣宗敬的这些暗度陈仓的手法自然是不合规矩的,但因为保密措施不到位、却被内部奸细透露出去,被那些空方抓住把柄告到了法庭之上。
空方们还买通了沪上的报纸,大肆渲染荣宗敬操控行市的恶劣行为,让荣宗敬心力憔瘁。
但法庭这方面荣宗敬不怕,因为法官们这些上流社会的人士天天都与荣宗敬称兄道弟觥筹交错推杯换盏。
但问题出来了,现在他收到了这封威胁信。
荣宗敬恍然大悟,——原来,棉纱交易的空方巨头们的背后,就是黑社会的大流氓杜月笙!关键还有,这杜月笙在社会上除了中央的老蒋外,他谁都不怕——他曾指使人把一口棺材放到了孔祥熙家的大门口,孔祥熙告到了老蒋那里,也只是杜月笙电话道个歉而已。
荣宗敬于是伸手拿起了电话说道:"鸿元,你过来一下!"
荣家的第二代领导核心、荣宗敬的长子荣鸿元
荣鸿元是荣宗敬的大儿子,是荣家第二代的核心领导人,官商黑白道道通吃,手下也有自己的私人武装。
可是郭顺却一把拉住了荣宗敬的手说:"荣先生不可硬来,咱们虽然不怕杜月笙,但他毕竟在上海有15000多徒子徒孙。咱们是生意人,何必与他一个流氓不死不休呢?"
荣宗敬于是挥挥手让急忙跑过来的不明所以的荣鸿元退下,自己也慢慢地坐了下来,端起了精致的宜兴紫砂怀......
荣宗敬固然是家大业有钱有势,不怕杜月笙,但作为商人,他其实也并不想杜月笙一个流氓结仇,所以冷静下来就认可了郭顺的看法。
于是两人一商量,决定找个中间人叫胡筠安的,去和杜月笙摊牌,谈条件讲和。
胡筠安两边来来回回,搞清了双方的意图,就对荣宗敬说:"杜先生并不是差钱的人,他只是想要进入你掌控的"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的管理层、最早知道相关消息而已。
荣宗敬故作为难地叹口气对胡筠安道:"罢了罢了,我和其他人打个招呼,就让杜先生在交易所里当个理事好了。"
这事还是荣宗敬先做了一个让步。
最终,在荣宗敬"友好""郑重""邀请"下,杜月笙如愿打进了交易所的内部,荣宗敬还大方地"赔偿"了空方的一些所谓损失。
事情和平收场了,但荣宗敬心中还是很不舒服。
他想,这事还没有完。
杜月笙
不过杜月笙那也是八面玲珑之人,上海滩的大哥也不是白叫的,他知道荣宗敬内心不爽,如果疙瘩不解开,那对谁都没有好处,他也在找机会向荣宗敬示好。
很快,机会来了。
1932年荣宗敬的正室大老婆60岁大寿,正在事业的巅峰期人生得意的荣宗敬借太太的寿辰,回到故乡无锡大操大办。
寿辰当日来贺寿的宾客有13000多人,盛况空前。
杜月笙虽然没有受邀,但他得到消息后主动打电话给荣宗敬。不仅他亲自前往无锡,还带上了自己的爱妾、京剧名角姚玉兰同往。要知道,姚玉兰嫁给杜月笙后被他金屋藏娇,早就不常露面了。
更出人意料的是,在无锡的寿宴上,杜月笙和姚玉兰还亲自上台,表演了二出京剧《劈三关》和《打严嵩》(据说张啸林也来无锡参加了祝寿,也喜欢唱京剧的他不想抢杜月笙的风头,没有上台表演)。
在杜月笙的一生中,为个人贺寿而登台表演,仅此一例!之后在1933年荣宗敬60大寿时,杜月笙再次登台表演。
这可是给足了荣宗敬面子!
结束语:从此之后,一个商业大亨和一个上海滩的流氓大亨,竟然最后因为矛盾冲突相识而成了一对时常一起喝酒的好朋友。只能说,这两个人都是精英,大家都懂进退,情商超高,在巨大的矛盾冲突中,最后没有人输,大家双赢。
双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