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来自华为实验室里的秘密
潮新闻 记者 蒋蕴
华为实验室里的秘密,还有多少?
潮新闻记者走进深圳华为总部,在这个中国最神秘的创新策源地之一,捕捉人类未来生存的轮廓图景。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纪录片《这货哪来的》,讲的是中国制造背后的生意人的故事。片子里"手机壳"三人组骑着电动车,穿梭在五个隐蔽的仓库之间,迅速交接着一筐筐用黑色塑料袋包裹的货物。他们有一个名号叫"坂田北尾货之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紧邻工业园区的深圳龙华瓦窑排村。
坂田基地,也是华为最核心的研发基地之一。它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隔着一条马路的,是富士康的深圳工厂。这里周围商业发达,高档汽车和摩的一起在道路上穿梭,天晚高峰,潮新闻记者体验了一把堵车:7.5公里,深圳的老司机开了1个小时。
当年草根起家的华为,最早在深圳蚝业村的一栋楼里,然后就搬到了龙岗坂田工业园。遇到饭点,任正非还和员工们在大排档聚餐。
如今的华为,已经成为坂田的名片。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这座城市也因为华为而改变。
华为首先定义了"路"。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华为诞生在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领先地——深圳。
坂田基地里的路名,很多都是以科学家来命名的,有居里夫人大道、冲之大道、贝尔路、隆平路等等。2019年,华为在数据基础设施领域设立了"奥林帕斯"奖,以一座地球之外、太阳系最高的火山命名,也寓意着这是一个雄心壮志的远征,一项前所未有的使命,需要全球科学家,想象那些无法想象的绝对领域,解决那些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
同样也是在2019年,华为发起了一项招聘计划,叫"天才少年",向全球招在数学、计算机、物理、材料、芯片等相关领域有特别建树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的"未来科学家"。潮新闻记者试图联系一位浙江籍的"天才少年",但对方婉拒了采访,"希望安心做好研究"。
有主张,有目标,这很华为。
其次,华为想定义"未来的车"。
深圳市龙岗区冲之大道和隆平路交叉口,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体验中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3月的冲之大道,鲜花盛开。
工作人员引导潮新闻记者坐进一处概念智能驾驶舱的后排,演示了华为正在研发几项新成果。这些经过严格筛选的展示,也被反复提醒,不能拍照。潮新闻记者体验后的感受,只能说,关于车,未来的想象没有边界。
体验中心外,停的两辆SUV"HUAWEI问界M7"是可以随意试驾的。就在几天前,这款由华为主导的智能汽车,因为所有官方传播页面,一夜之间从原来的"AITO问界"换上了醒目的"HUAWEI"标签,引起了业界不小的震动。
搭载了HUAWIE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和HarmonyOS鸿蒙座舱,华为深度参与了这款汽车的产品定义、工业设计、软硬件开发、销售渠道、品牌营销等环节。有媒体的标题,更是直截了当——"问界,就是华为生态汽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UAWEI问界M7。受访者供图
在"卷"到极致的汽车市场,尽管鸿蒙座舱在人机交互,尤其是手机与车机的互联上拥有较大的产品优势,但人们更加期待,华为开发的智驾系统。因为它的口号很迷人,"把数字世界带给每一辆车。"
在未来,每一辆汽车都将是一个装在车轮上的MDC(移动数据中心)。真正要在行业里"带节奏",算力是重要的一环。
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在上海城区做过试验,现在还在不断完善。自动驾驶过程中需要一个强劲的"大脑"来统一实时分析、处理海量数据、进行复杂的逻辑运算,对算力的要求相当高。
换句话说,如果现有计算平台性能,无法实时处理更多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融合、规划与决策控制,那就只能在"人不多、规定车道、车速不快"的情况下实现"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怎么解决?如何推广?
2023年华为校招的主题宣传片,名字叫《问》。36岁的华为,每一步创新,都源于一次追问。
比如说,对人工智能的追问,撬动了模拟高效神经网络设计。比如说,对星际航行的憧憬,催生了以太阳反射光压为动力的太阳帆……
华为和赛力斯一起造的"问界"车,更是在不断追问,突破边界。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邻近华为坂田基地的十字路口。
想知道华为实验室更多的秘密,请关注潮新闻特别报道系列第三篇↓↓↓
《溪村源代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