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之光丨刘谦一朝溪水穿岩几度日月经天
题记:经年累月,霍童溪水淙淙;经世温暖,万千心灵共鸣。一个不可小觑的千年古镇!
当我们辞别冬季,轻轻叩开了春天的门扉,霍童古镇便成了我们慕名而来的第一个小城镇。
这个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的小镇,距市区 47 公里。
2 月 12 日,我作为国家水利部邀请的水利建设非遗评审专家,有幸成为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一行的随行人员,前往霍童古镇参观。
当树黄色的木质拱门上雕刻的"霍童古镇"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时,我们在细雨蒙蒙中走进了这个在 2014 年入选"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名镇""中国最美村镇"的文明古镇。
霍童古镇原名霍山,因西周的霍桐(本名)真人在此地修行而得名。又传,当年唐玄宗因吃了霍山的仙丹,颇有返老还童的感觉,遂将"霍桐"改为"霍童",并亲笔御赐"霍童洞天"四个大字。被人刻于石碣之上,立于该镇文昌阁的八角形楼塔之旁。难怪当地有"未登霍童空寻仙"的说法。
我们惊讶于这个久负盛名的千年古镇,依然呈现着几百年来清幽典雅的古韵;老旧的古民居不动声色地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光彩。
小镇中,没有我们想象的游人如织,也没有追逐嬉闹的孩子们,只有,我们久居大城市而久违了的一隅宁静。
老街、小巷、古宅,在镇中随处可见。
这里最有历史年代感的是明清一条街,因建在各式古屋夹道中,使老街成为狭长幽深的古巷。
古巷两旁,有黄土堆砌的土家土楼,有纯木建结构的房屋,更多的是青砖黛瓦房,长满了青苔。这些历史感十足的古宅早已无人居住,只有那参差错落、飞檐翘角、古香古色,尽显古建筑的神奇与魅力。
在霍童下街较为完整的具有明清风格的老街区中,散布着各种各样的古迹,有全国道教四大名宫之一的鹤林宫,有"不到支提枉为僧"声誉的宗教圣地——支提山华严寺,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隋代古水渠等。
老街区遍布着当地传统产业的作坊、老字号商铺和民间工艺品。值得一提的是,享有"中华绝活"美名的霍童线狮、霍童铁枝,已分别被列为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像所有到此地来的人一样,饶有兴趣地观赏了线狮的独特表演形式:老艺人集体操控,各种线牵狮子展现出多种动作,而高难动作居多。这项传统技艺出手不凡,奠定了它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
老街中,一根栉风浴雨,矗立了 200 多年的高大的木质旗杆,让人望之敬畏。
街的尽头,有象征文运昌盛的文昌阁和象征武运昌盛的武胜庙。几经修葺,色彩斑斓抢眼,引无数游人纷踏而至。
让我们一行人伫足良久的是,老街尽头,霍童溪岸那棵须仰视才见的参天古榕树。
我们不约而同联想到的是那棵能够影响全世界人们心灵的菩提树,因为它是2000 多年前为佛祖释迦牟尼修成正果的精神家园。僧人以双手合掌心念的方式,将幸福与痛苦合而为一,融为菩提之根本。
虽然这里是国家 3A 景点,以峡谷瀑布、众多植物园著称,但在当地民众心中,这棵参天古榕已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强有力的连接着现代化建设的纽带。因为它着落在全镇最集中的地方,是这条明清古街与另一条现代化的水泥路的交叉路口。
古榕树后面便是最令人瞩目的宁德市的母亲河——霍童溪。
霍童溪的溪水,奔腾不息地流淌了上千年,孕育了世世代代的当地人,也留下了一段震撼人心,万古流芳的故事。
这正是宁德市梁伟新书记于百忙之中带领我们来霍童古镇听故事、"看故事"的初衷。
当贯穿整个镇域的、美轮美奂的霍童溪出现在眼前时,一切美丽的传说都被惊喜地证实着。
这是闻名全省的"五江三溪"之一,据说是全省唯一不受污染的河流。CCTV曾报道霍童溪是福建省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纵观溪水两岸,老君岩、双鲤朝天、狮子峰、睡美人等景点争相林立,景致宜人,栩栩如生。
霍童溪流域呈现出九曲十八弯二十七滩的美丽景色。若行走其间,可谓移步换景,美不胜收。不愧为一条风光旖旎的文化观光走廊。
霍童溪自古就是屏南、周宁两县木材、毛竹的运输要道,也是霍童连接与外界运输茶叶的重要水路。是这条溪水让当地人自给自足,生活安逸,也让霍童古镇日益繁荣起来。
一切静好,都来自那个开凿花岗岩,勇斩龙腰,引溪穿洞,浇灌民田,造福一方的壮美的故事,和故事中的水利大侠——黄鞠。
霍童古镇的大规模开发始于隋朝。
黄鞠(569~657)号玄甫,原籍河南。他精通地理,也是水利专家,在隋朝时曾任谏议大夫。当时他与其父黄隆都是隋朝重臣。隋炀帝在位时,贪逸残暴,滥用民力。因赋役繁重,民不聊生。隋朝大业九年(613)时,隋炀帝为满足自己荒淫无度的生活,又恶征民众,艰难修建游乐之处,置百姓生死于不顾。黄隆、黄鞠父子勇敢出面,屡次进谏止伐。隋炀帝大怒,将父子二人廷杖后下入大狱。之后父亲遭害,黄鞠遵父命,辞官携带全家来到福建,避居于宁德,后又迁居霍童。
黄鞠落户于距霍童古镇 500 米的石桥村后,便开始计划在此地兴修水利的大事。术业专攻。黄鞠深入实地调查,反复勘测,从水利工程建设入手,对霍童溪两岸盆地的开发进行通盘规划。
黄鞠决定先从南岸动工。坐落在溪南岸的石桥洋土地,有 600 多亩,多年缺少灌溉,如果引过第三支流的大石溪水,就一定要凿开山梁"龙腰"。此山体为花岗岩,上边还覆盖着原始森林,开凿的难度可想而知。这时有人出来劝说,挖断龙腰会斩掉代代升官发财的机会。黄鞠并不为所动,他坚定地说,只要能"发万家香烟,不问代代官贵!"工程就这样启动了,黄鞠的两个聪明能干的女儿在父亲指导下,勇敢地承担起组织施工的重任。经过黄家父女和当地劳工们的顽强劳作,终于截断了"龙腰",开出一米宽、数米深,全长 100 多米的水渠,之后又从上游大石坑修建了二里的引渠,溪水被成功地引过山来,南岸得以灌溉的荒地被开辟为良田。南岸的百姓欢呼雀跃,幸福的笑容溢在脸上。
有了南岸开凿的经验,北岸规模庞大的水利工程很快就开始了。北岸的松岸洋,土地面积多达六七千亩,十倍于南岸,施工难度随之增大。因当时只能靠自流灌溉,必须选高水位的水源。经多次勘测,最合适的是杜平湖。距松岸洋约十五华里,一路有三四处山岩阻隔溪水引流,必须凿成隧道才可顺利引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施工的设计是整条隧道都要从坚硬无比的花岗岩体中穿过!
当时的方法是,将干柴堆放在岩石上焚烧,待岩石烧至达到高温时,用冷水浇在岩石上,使岩石因热胀冷缩而爆裂,再用钢钎和铁钻连敲带撬,将石块碎屑一点一点地刨下来。黄鞠率领着民工们以顽强的毅力,无论严寒酷暑,昼夜不停,风雨兼程地无比艰辛地劳动着,他们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岁月,不知经过多少时日,硬是将岩角的隧道打通了!隧道进口高达 2.5 米,宽 1 米,全长竟有 400多米,洞顶皆为穹形。隧道的出口则在茶山下边。成功地将溪水引入北岸,六七千亩田地得以灌溉,功在当时,利在千秋!
这就是黄鞠开创凿隧道饮水的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后被后人誉为"中国隧道水利工程的先行者"。
然而,艰苦卓绝的工程竣工了,黄鞠的两个女儿丹鸾和碧凤却已错过了出嫁的年龄,足见此工程时长之久。这在那个"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的年代,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这让受益的百姓们称赞有加,又唏嘘不已。
苏轼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罗曼罗兰也曾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的确,当一个人修炼到了足以接受生活中的缺失,专注于自身的责任,而非利益时,他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处。黄鞠虽有失天伦之乐,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内心强大过人。兴修水利,造福一方,才是他心中最大的不舍,他用一生的付出,给世人留下了经世的温暖。
黄鞠的两个女儿,黄丹鸾和黄碧凤,为了支持父亲的伟大事业,将渴望婚嫁与子嗣的情愫深埋于轰轰烈烈的岁月之中,她们长年累月的无怨无悔的用汗水、智慧和勤劳,采撷着浓淡相宜的生命芬芳。她们把青春飞扬的大好时光都奉献给了兴修水利的事业。她们的善良和静美,隐藏在艰苦奋斗的呼啸间;而她们异于常人的巨大付出,又无不裹挟着无数的异彩纷呈!
据说,丹鸾终身未嫁,碧凤大龄嫁人,育有子女,但她们仍留守在父母身边,继续跟随父亲修建拦洪筑坝体系。在她们百年之后,后辈人将她们合葬,称为"姑婆坟"。又特建一座"姑婆庙",以长久祭祀两位巾帼豪杰。
黄鞠的功绩一直在延续着,两岸的水利建设完成后,他又策划和带领民众在河堤临水一面"沉铁牛"、"打铁钎"、"垒土墩",修筑防洪体系。并且在霍童溪两岸植树造林,形成了九里松树林,十里桃花洲的壮丽景观。
黄鞠还引进了中原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油菜、小麦、大豆,进行间作套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水利的开发和良种的引进,奠定了霍童古镇坚实的经济基础。
霍童溪的水路交通之便,千余年来逐渐形成了方圆几十里的经济中心,输出农副产品,运进食盐、海产品、日常用品等,相传那个时节,霍童古镇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繁华名噪一时。
黄鞠还将中原文化的礼仪、语言、习俗、纸扎、铁枝、线狮、高跷等民间技艺传授给当地村民。
在霍童的华阳宫中敬立着黄鞠的雕像,当地百姓将他尊为"土主神灵",虔诚地祭祀他。石桥村黄氏家谱中载有诗云:"龙腰开凿水滔滔,泽沛苍生德望高。"
如今,黄鞠大侠兴修水利的故事已成为霍童古镇最荣耀的年华絮语,这个有温度的故事始终传递着生命的力量,始终与千万心灵共鸣着,始终充盈着世世代代人民的意志和人生。
在我身边,一直在雨中撑着伞行走的梁伟新书记,又重温了一次这个他已听过多次的感人故事,他和我们讨论时,仍然激动不已,感慨连连。梁书记的心绪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感到,这个质朴的文明小镇,需要懂她的人,只有读懂了霍童溪水那和着时代脉搏的淙淙流水声,才能读懂黄鞠的精神,才能融进这和谐静好的不可小觑的千年古镇。
令人难忘的霍童之行结束了,我收获了千年古镇的精彩,也领略了宁德市委致力于崇高精神建设的胆识与豪迈!
愿宁德市委早日为霍童古镇的画卷添上辉煌的一笔!
微型车销量谁强?3万的五菱爆款卖了43万台,零跑杀进赛道过去在乘用车市场,微型车经常被调侃成能上牌的老头乐。尽管具备易上手耗能低好停车价位便宜等优点,但它们似乎总有点上不了台面,口碑也两极分化。新能源车时代的到来,给了微型车们一个打翻身
情到深处笑亦悲读笑声飘荡在蓝天上王永福笔者怀着感动的心情,读完李秀丽发表在烟台散文上的文章笑声飘荡在蓝天上,浮想联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篇怀念仙逝老人的文字,追忆的对象不是有血缘关系的自家人,而是备受尊崇的
评论之星视评穿什么都好看?背后的努力更应被看见视频加载中刘依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蒋丽芬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新闻新看点我是依萍,真的有人穿什么都好看吗?近日呢,在某平台上爆火了,这样一则视频,请收看(放
守护网络安全中国电信科技赋能智慧反诈年关将至,网络诈骗高发,以数字科技应对安全风险成为应有之义。在近日举办的2022网络安全治理机制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社会治理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徐军介绍了翼安反诈平台助力智慧警务,支撑
真诚合作让中阿关系越来越紧密今年七月,承担沙特阿拉伯麦加朝觐轻轨运营的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朝觐运送服务。图为运行中的朝觐轻轨列车。韩晓林摄(新华社发)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
一泉一策因泉施策千泉之城的济南美得不一样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赵晓丹济南报道济南素有泉城之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构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历史人文景观。泉水已成为济南的一张显著名片,成为最大的城市特色和最亮丽的城市品牌。如何
看了这些书,我重拾生活的乐趣丨每周书讯每周书讯笛卡儿说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读书最大的乐趣就是从中找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如果你对人生有困惑,读书不一定能给你答案,但是可以让你学会自
戴德梁行中国区政企服务平台主管项目及企业服务部执行董事叶伟荣楼宇经济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证网讯(记者赵中昊)12月24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2022中国证券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2022中国证券业金牛奖颁奖典礼在辽宁沈阳举行。戴德梁行中国区政企服务平台主管项目及企业服务
超燃超热血武侠国漫!赤焰锦衣卫定档12月31日!喜报!喜报!小奇奔走相告!赤焰锦衣卫动画终于定档了12月31日我们不仅即将迎来美妙2023年还能看到秦鹄云飞鸿双男主的武侠江湖故事这份快乐小奇不允许你还没拥有!锦衣卫题材的故事有谁
枣庄市2022年第十二批五大曝光鲁网12月23日讯(记者杜伟)枣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向社会曝光酒驾严重违法驾驶人64名,高危风险道路运输企业48家,交通违法10次及以上未处理货运车辆19辆,终生禁驾人员1人,道路交
河口区发展高效小棚对虾养殖推动养虾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河口区孤岛镇在推进三变改革进程中,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状况,连片整理出251亩土地,实施了渔村小棚虾产业联合体项目。据了解,小棚虾养殖具有面积小,进排水容易,抗风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