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没有望远镜,怎么研究星星?
现代天文学研究离不开天文望远镜,为了更好地洞察宇宙的奥秘,天文学家一直致力于建造位置更高,口径更大,造价更贵的望远镜。不过当我们放眼整个人类天文学史,望远镜存在的历史不过四百余年,在17世纪以前,天文学家研究星星时还没有望远镜可用。人类仰望星空的历史不可谓不漫长,大体可以分为史前天文学、古代天文学、中古天文学、天文学革命、近代天文学以及现代天文学六个历史阶段。
史前天文学
对于文字出现以前的历史阶段,我们可以称为「史前天文学」。在文字出现以前,知识的传播主要依靠口语,实物(如建筑、器物等)为传播的辅助形式。这一时期我们虽然找不到文字证据,但可以通过一些史前遗迹判断此时人们的天文学水平。
1940年的一天,四位青年在法国南部偶然发现了一个神秘洞穴,这个名为「拉斯科」(Grotte de Lascaux)的洞穴内拥有众多壁画与岩石雕刻,年代可追溯至距今1.6~1.9万年以前。在这些史前人类留下的艺术创作中,一幅特别的作品引起了学者的注意。
拉斯科洞窟中的野牛壁画︱archeologie.culture.fr
拉斯科洞窟中有一处如今被称作野牛殿堂(The Hall of the Bulls),保留着形形色色的野牛壁画。当中有一幅壁画从牛角到牛尾的跨度达5.6米,这幅野牛壁画不仅在规模上极其壮观,细节方面也值得称道。在其牛头处的牛眼附近,有集中的黑点群,不远处的牛背上方则有六个黑点。这些黑色斑点群被一些学者认为可能是当时的人们对毕宿五、毕星团以及昴星团的刻画,而整个牛头形象可能就是后来我们熟悉的金牛座的雏形。
2003年,考古人员在位于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内发现一处大型半圆体夯土建筑,考古学信息显示该建筑始建于陶寺中期(约公元前2100年),毁于陶寺晚期。根据残存建筑的形态判断,建筑最初由13根夯土柱组成,形成了由北至南大致均匀分布的12条狭缝。考古人员还在半圆建筑的圆心附近发掘出了被认为是观测点的多层夯土小圆台,学者们把小圆台与13根夯土柱看作是我国观象台的鼻祖,称其为陶寺观象台。
武家壁等[1]天文考古专家尝试模拟公元前2100年时在陶寺观象台的观测情况,结果显示在夏至日,当太阳在远处山脊露出一半的圆面时,从观测点望去,太阳位于最北侧的狭缝内右部;而在冬至日,当太阳同样露出一半的圆面时,会正好出现在由北至南第11条狭缝的中央。太阳永远不会从最南侧的狭缝升起,该缝在冬至日狭缝以南6度,有学者推测这可能标记了月球在升起时能到达的最南点。
模拟图︱参考文献[1]
可见在史前期,人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天文知识,可以辨别天体出没方位,对于夜空中的群星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古代天文学
随着文字出现,人类认识宇宙的步伐逐渐加快,天文学也进入了「古代天文学」时期。在这一阶段的早期,可以重点关注三个古文明对天文学的贡献,它们分别是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位于中亚两河流域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以及东亚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中国。三个古文明在天文探索之路上所感兴趣的主题是相似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其一是星象,其二是历法,其三是星占。
以三个文明对行星的认识为例,古埃及人将五大行星称为「不知疲倦的星星」(stars that know no rest);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把五大行星连同太阳月亮合称为「毕布」(bibbu),意为「游荡的绵羊」。在古代中国的先秦时期,五大行星的独立称谓已经出现了,如岁星(木星)、镇星/填星(土星)、荧惑(火星)、太白(金星)和辰星(水星)。
在公元前三千纪(公元前30世纪—前21世纪)早期,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城市乌鲁克(Uruk)曾举行过一种仪式。仪式与当时广受崇拜的女神伊南娜(Inanna)有关。伊南娜既是夜晚之神又是清晨之神。苏美尔人认为她是金星的化身,这也对应了金星有时会在日落后出现成为昏星,有时则在日出前出现成为晨星的天文现象。
只有在掌握金星运动规律的情况下,苏美尔人才有可能推导出所谓的晨星和昏星实际上都是金星。相比之下,欧洲人得出这个结论已经是两千年以后的事情了。
同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人则在他们的观测记录中提到了行星更具体的视运动状态。巴比伦天文学家对行星的观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行星从某颗特定恒星附近经过时的记录,另一类是行星自身运动状态的记录。巴比伦天文学家在持续的观察中注意到所有行星在大部分时间里会自西向东穿过背景恒星,这样的运动为顺行;在小部分时间行星会出现反方向运动——自东向西穿过背景恒星,为逆行。在行星从顺行转为逆行,以及从逆行转为顺行时,还会出现「留」的现象,此时行星和背景恒星相对静止,看上去就像停止了运动。
在古代中国,对于行星的关注还催生了一种利用行星位置标记年份的方式——岁星纪年。在春秋时期人们发现木星大约每12年就会回到原来的星空背景中,遂将木星行经的星空分为12部分,将每一部份分别命名,称为「十二次」,这样就可以通过记录木星所在星次进行纪年。
在古代天文学的中后期,以古希腊天文学为代表的西方天文学传统,以及以古代中国天文学为代表的东方两天文学传统正式成形。
古希腊天文学吸收了古巴比伦天文学与古埃及天文学的精华,又影响了中世纪尤其是阿拉伯的天文学,是承前启后的存在。古希腊天文学肇始于农业与航海的实际需要,经过一代代哲学先贤的发展,其重心从实用的「观象授时」转变为对宇宙本源以及行星运动的思考。这一转变过程中诞生了许多对后世影响巨大的理论与概念。
古代中国的学者们在古代天文学时期也奠定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天文学范式。这一时期的古代中国天文学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天象记录,形成有官方背书的天学史料收录传统,还诞生了包罗万象的天文历法,在宇宙论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流程编辑:TF022
大家出的是5G套餐费,却是在使用4G网络通信,冤不冤?从三家运营商截止到今年8月份的数据来看,手机用户总规模为21。88亿户,其中5G套餐用户是9。77亿户。而根据工信部公布的基站总数来看,4G基站截止到2021年年末是586万个,5
荣耀X40,估计又是爆款最近刚发布的荣耀X40,看了发布会,感觉总体来说挺优秀的,价格也非常非常给力,估计后面销量不会差,老人使用性价比蛮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1屏幕顶级。OLED的曲面屏,比LED的屏
谁最受伤?2022年手机CMOS芯片砍单8亿颗来源EET电子工程专辑,谢谢根据ICInsights的数据,由于智能手机销量下滑手机摄像头增长低迷以及全球经济疲软,CMOS图像传感器的销量预计将出现13年来的首次下滑。编辑感知芯
单车充电宝共享经济怎么成了钱包刺客编者按近期,很多共享产品都在悄然之间完成了价格的上涨。共享经济行业如何既让消费者消费得起,同时也能让企业以合理水平盈利,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现象也提醒市场野蛮扩张寻求垄断的商业
宿州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中实现新飞跃大皖新闻讯近年来,宿州市坚持把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互联网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上云用数赋智步伐,以工
华为Nova11曝光价格降低四摄到来性能更出众今年的手机市场可谓是中端机快速崛起,各家的新机都带来了不错的表现,而华为作为国产机的代表,其发布的几款新机也是备受市场的期待。而除了目前已经和大家见面的旗舰机外,华为今年还将带来一
地球上有多少只蚂蚁?2亿亿只数清蚂蚁有点像数沙滩上的沙粒那样难,但最近6名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他们能够胜任这项任务。该研究团队表示,地球上的蚂蚁数量有2亿亿只,即世界上所有蚂蚁重量加在一起,将超过所有野生鸟类和哺
给小表妹买一款新手机今年的国庆节马上就快要到来了,我想网上给自己妹妹买一款新手机,至少颜值要高,最后我看上了这款荣耀Magic4Pro,性价比也很不错!这款手机搭载的是搭载高通骁龙8Gen1处理器,性
智能制造系列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质是管理转型(22)政府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主要聚焦在五个方面设计管理装备物流服务,对于大多数传统中小企业来说,主要是机器换人制造装备数字化改造基于业务效率提升的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企业管理数字
vivoXFold整体表现均衡无短板,简直是折叠屏手机之光近年来,折叠屏手机受到了消费者们的欢迎,这也使得许多手机厂商纷纷投入到折叠屏手机的研发当中,vivo也不例外。vivo已经推出的折叠屏手机vivoXFold,作为vivo首款折叠屏
Pro机型将占iPhone14出货量65郭明錤下半年Pro机型将占iPhone14出货量65著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最新预测,在产线转换后,iPhone14Pro系列占整体iPhone14的出货量,在2022年下半年将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