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前天早上,米粒妈在公司楼下等电梯的时候刷了下手机。 划着划着,一张图片猝不及防地映入我眼里,看得我触目惊心。 那是待产室里,一面粉红色的墙。 墙壁上经年累月、成千上万道抓痕,生生把粉色的墙漆抓掉,露出了灰白色的底漆。 一道道痕迹记录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她们承受着巨大的疼痛,孤身向前,在痛感最强烈的那一刻拼尽全力,甚至赌上性命去跨过这道生产之门,成为妈妈。 孕育生命是美好的,但生孩子却实实在在是一只脚踏进鬼门关。 还记得某知名电商集团CEO的亲妹妹,生产时遭遇了羊水栓塞去世的事吗? 米粒妈记得特别清楚,那年正是双十一,米粒妈的手机被各种商家的促销短息连番轰炸,这条新闻就夹杂在这些热闹的促销短信中,显得那么刺眼。 我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来,一时间百感交集,甚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也是同一年,米粒妈很喜欢的一位韩国女演员秋瓷炫,同样差点因为产子丢了性命。 秋瓷炫的儿子平安降生之后,她自己却因为妊娠高血压导致的严重痉挛,马上被送进了ICU,最后还是切开了气管才保住一条命。 几个月之后,秋瓷炫给大家报平安时,脖子上还戴着围巾遮挡抢救时留下的伤口。视频里的她虚弱的神情和努力发出的气声,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前阵子因为一张床垫被前夫撕上热搜的大曲线,跟前夫一家的纷纷扰扰难以评说,但当年,她生产时遭遇过的危险是实打实的。 为了怀孕,破了多年吃素的戒,生第二胎时,妊娠子痫发作,一度缺氧陷入昏迷,差点命丧手术台,经过两次急救和一整晚的ICU观察才度过危险期。 羊水栓塞、大出血、先兆子痫、妊娠糖尿病、高血压、肠粘连、子宫脱垂、凶险性前置胎盘…… 产床上的凶险,平等地威胁着每一个面临生产的女性。这种威胁并不会因为你的社会地位高低、身价几何,而对你有一丝偏袒。 这样的伤痛,哪怕是作为旁观者,都会终身难忘。 米粒妈在国外念书时的同学Michelle,出身好,长相好,性格好,能力强,先生也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她怀孕了仍然一节课不落,我一直都很佩服她。 她怀孕大概7个月左右的一天,上课的时候忽然肚子疼,发现她不对劲之后,我们劝她上医院,但是她说可以先忍一忍,等下课再去。 后来边上一个女生惊呼,我们才发现她已经流血了。课堂上一团乱,我们匆匆忙忙把她送往医院。 之后的事情回忆起来,好像总是乱的,无声的,黑白的。只记得起手术室门口亮着的灯,匆忙赶来的她的家人,还有一片惨白。 幸运之神没有眷顾她,那天她被送进手术室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羊水栓塞这个词,也是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原来死亡离一个女人是这么近。 医生说她流血是因为胎膜早破,但抢救过程中突发羊水栓塞,就是一瞬间的事。 孩子,也没有保住。 那之后的很长时间,我都很害怕去上那门课,进门不敢抬头,上课也不敢望向四周,总觉得她还在课堂上,认真的听课。 米粒妈曾写过一篇关于羊水栓塞和分娩危险的文章,收到了1200多条留言,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有遭遇羊水栓塞的 有生产过程中大出血的 还有产检、生产时心态崩溃的 每一条留言我都读到泪流满面,每一个讲述都让米粒妈脊背发凉。 正如纪录片《生门》的导演陈为军所说: "孕妇在生一个婴儿的同时,自身也承担着极大的生命危险。 所谓‘门’,对孕妇和新生儿来说都是一道坎。 跨过来,就获得新生;跨不过去,面临的就是一片黑暗。 " 还记得这部纪录片中的二胎妈妈夏锦菊吗? 医生说,她的胎盘长在上一次剖腹产手术的切口上,并且穿过子宫基层,长到了膀胱里。听着就可怕。 她从怀孕第26周就开始住院,不能下地。在病床上多熬一天,孩子就能多长一天,虽然对小生命万分期待,夏锦菊还是希望孩子能在肚子里多呆上一段时间。 终于,孩子等不及要出来了,手术室里,15秒钟就分娩出了这个小婴儿。可与此同时,妈妈却面临着生命危险。因为孩子出来的一瞬间,出血量迅速达到2000ml,产妇的子宫无法保住。 夏锦菊请求医生再努力一下,她反复强调,她才33岁。 医生努力了,可是失败了,出血越来越多,血压跟不上,夏锦菊心脏骤停。 手术室外,夏锦菊的爸爸甚至来不及关心宝宝的性别,只想知道自己女儿有没有事。他捂着脸,在门口等待着最后的"审判"。 所幸,心脏两次跳停之后,命悬一线的夏锦菊在医生的努力下捡回一条命。 可是,子宫没了。 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意对于一个30岁出头的女性来说,没有了子宫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只谈生死,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毕竟,她还有机会亲眼看着孩子们长大,可有些孩子,却再也无法依偎在母亲的身边。 米粒妈记得郭cai洁在参加浪姐3的时候,说起了自己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 12岁的那年,她的妈妈为了拼一个弟弟,死在了产床上。 因为家里人觉得顺产的小孩更聪明,就让妈妈再坚持一下。可没想到,"坚持一下"的结果,是天人永隔,妈妈难产而死,这成了她心里永远的痛。 妈妈去医院待产前一天对她说:我很紧张。 郭cai洁说:我也很紧张。 妈妈还嘱咐她第二天出门的时候,去顶楼祭拜一下。 回想起来才发现,这是母女俩的最后一段对话,字里行间,满满都是遗憾。 都说生育是两个人的事,是老公、老婆的事情,其实不是。真正面对一切的,是女人。 只有真正经历过的女人,才知道什么叫做"劫后余生"。 当你一个人躺在洁白的床单上,看着头顶惨白的手术灯,噬骨的阵痛一阵一阵的袭来,你害怕生不出来,害怕产程过长,害怕突如其来的意外…… 可你不得不拿出十二分的勇气,去迎接你生命的延续。 米粒妈曾看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子在生产时大出血,她说自己本来快撑不下去了,但在迷离之中,她却听到了一个很温柔的声音一直在说"宝宝不怕,妈妈在的,妈妈在...." 后来护士跟她说,那天她失血失得意识模模糊糊,一直在叫妈妈,可因为她突然早产,自己的妈妈还没赶到。 情急之下,护士一把抓住了另一位产妇的母亲隔着玻璃叫她,那位阿姨也很努力配合,可是叫着叫着就哭了…… 后来这位女子的妈妈专门去感谢阿姨的救命之恩,阿姨却说,她当时很害怕,她怕万一没叫回来,当妈的还能活的下去吗? 这种窒息的恐惧,恐怕只有女人懂,只有妈妈懂。 成为妈妈的过程中,伟大是真的,痛苦也是真的。 让她们痛苦的,除了身体上的疼痛,更有心理上的不被理解。 对顺产的执念,让很多高危产妇冒险;对剖腹产的偏见,又让很多新妈妈陷入抑郁。 可明明有些痛苦,早就不必硬生生地忍受了啊, 无痛分娩在我国已经推广了二十多年,但直到今天,依然只有30%的孕产妇享受过这项科技带来的福利。 还记得陕西榆林的那起悲剧吗? 即将临盆的产妇,迟迟无法缓解的疼痛,身边人的不作为,最终让绝望的她走向了窗口…… 故事的结局呢? 医院赔钱息事宁人,家属和解拿钱走人,几年之后,谁还记得那个可怜的妈妈,和马上就要降临人间的婴儿? 类似的新闻,直到如今还层出不穷。 顺产对孩子好、无痛影响孩子智力、剖腹产就是医生想多收钱、女人生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别那么矫情…… 这样的话耳熟吗?它们就像一道道枷锁,把产妇困在孤岛,独自捱着痛苦。 米粒妈只想说, 别用"伟大"绑架女性,疼痛不该被美化成母亲的"勋章"! 女人能够健康、平安地生下孩子,已经拼尽了全力。 每一个女孩在选择成为妈妈的那一刻,她已经成为了最勇敢的战士。 每一次"母子平安"的报喜,都是一次打败"死神"的捷报。 希望婚姻中的每一个男人都能担起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对自己的妻子多些理解和包容, 那个为你拼过命的女人,值得你付出一生去爱护。 更希望每一个女人、每一位妈妈,都能学会珍惜、疼爱自己。 我们是战胜过"死神"的人,真的很了不起不是吗?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