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S这台小型播放器算是山灵近期扎堆产品中的一个活泼新星了,这种把小巧便携、功能丰富写在脸上的播放器产品,一般都会收获到大众群体不错的关注度。比如说之前的破圈之作M0,卖的是又火又持久,把这个型号延续下去那也是一个大厂必然要做的。在我看来M1S也是M1系列的一种升级延伸吧,但最终产品形态,好像和M1毛关系都没有...。所以咱们就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次的新品。 也不知道山灵是想借机表达出自家中低端产品的活力劲儿还是怎样,反正近阶段的包装一直就是这种鲜蛋黄的风格,看着还蛮有食欲的...。另外关于配件,我是强烈建议你们去顺带入手它的棕色皮套,和机器搭配的时候浑然一体,颜值和质感可以用看高端型号的眼光标准去看待它。 M1S这样功能多样化的机器,一打眼儿过去肯定没有M0 Pro那般的"迷你",但也还算是小巧、不勒裤兜的那种,出个门随手拿起(仅106g),也来得自然轻松。在设计上我是愿意多提两句的,首先它的形状就不是一般机器该长的样子,人都是尽量做的细长,方便握持,比如ZX300啊、M1P啊这些。而到了M1S身上就变成比较憨厚的轮廓,配合正面的实体按键,有点像上下两面加长版的BB机,也像是把山灵中高端播放器砍了半截的样子。 在侧面两边设计有山灵常用的内凹区域,这个设计除了能增加点辨识度以外,更实用的还是握持时的手感,得心应手的这种感受会来的更明显。M1S在操作习惯上还有个好玩的点在于,它可以上下翻转屏幕,如果你不喜欢按键或者想让屏幕在上方,那么通过状态栏点击以后随意切换就是了。而M1S的屏幕,如你所见,至少要比M0 pro大了两个还要多,显示时的直观性就不必多说了,颜色也细腻度也是稍微提升了个级别,在操作时,响应也更灵敏,当然这和X2000多核处理器也有直接关系。总之屏幕和处理器的升级是必经之路,因为M1S的众多功能也要有个很好的硬件支撑做发挥。 相比M0 pro,需求最大的升级应该就是4.4平衡口的输出了,M1S平衡口的输出功率也没有拖什么后腿,达到245mW@32Ω。另外在这个价位能获得ES9038Q2M芯片+2颗RT6863AMP独立放大芯片的配置,其实已经超过了我的预期。另外官方最近也一直在搞新的固件,整体体验会更加完善和友好,到手的用户可以期待下。 罗列几个我认为M1S比较实用的功能吧。第一个要讲的点对实际使用可能无关紧要;但对细节好感很是加分。那就是M1S可以通过WiFi在线获取你此时歌曲的封面和歌词,让你的听音环节更"完整"。虽然在安卓端播放器阵营里很普通,但你要知道M1S这玩意的本意就是个纯音播放器,你在使用时就是带着古板的状态去把玩的,而这个细节的加入以后带来的感受就是很微妙。第二个功能是"音频随意门2.0"。拆解开的意思就是,它可以充当蓝牙耳放、蓝牙转盘、WiFi转盘、无线中转站、双向USB等,这些功能你可以懒得用,但想用的时候它确实可以很好的担任这份工作。另外像什么EQ、滤波器选项、增益大小、声道平衡等等杂七八啦的功能自然也是配全乎了,一个也不会落下。 如果你是从M0 pro过渡来的话,那么M1S在上耳时可能并不能很快速的让你进入状态,因为它的声音风格和M0 pro那种偏软的质感并不是一个方向的,对比下来,M1S的整体"硬度"会感觉突然就拉了起来,在初听时还有些不太习惯,随后我又搭配了几条熟悉的塞子后,也更加确定了山灵想在M1S身上表达的声音。 从我平时积累的用户听音需求来看,多数听音基础不多的朋友都希望自己未来的那台机器能有效的提升解析,一耳朵的提升那自然是最好,不然钱花了,结果却达不到设想,心里绝逼是膈应的。为了照顾到这部分群体的"主要需求",我想M1S应该算是同价位中;属于和以上需求落差很小的那一类机器。它的整体听感做出了较高的透明度,空间也是足够透彻,线条和延伸在这个没什么云雾的画面里,得到了更明显的发挥。然而这样的风格,我是认为有些偏薄的,其实每次我在接触山灵产品的时候,我特别希望山灵能把家族中拿手的厚韵调音给加进去。现在看来山灵是想劈开一条分支路线,做一些大胆前卫的产品出来,尤其是像M1S这种千元价位的产品,甭管是产品形态还是声音风格,对年轻用户群体绝对是尤为吸引的。 M1S高频信息的释放能力在这个价位理应是位强者了,高频没有剃平头,甚至还给你喷了点发胶显得每根发丝立立正正,顺便还翘翘着。初听时稍微有点冲,但加上耳塞搭配和"自我磨合"以后,它那种金属、透明的质地又多出几份迷人来,听拉弦、拨吉他这种需要精密颤动和亮度的器乐声时,毫无疑问它是能轻易发挥出来的。但若要玩搭配,还是得多几分谨慎,比如M1S如果搭配自家那个ME900或者我手里的Advar,那么高频的力道和描绘是有些过于刚猛利落的,像我这种喜欢养耳的人对这般搭配不会很感冒。 中频方面则有较为清晰的轮廓和细节,包括它中频人声和上下两端的分离,和四周有着一点边界,然而在衔接起来时又不觉得多么突兀,过渡还是有些平滑的,只是在整体融合度上没那么高就是了。这种鲜活、略带细腻颗粒感、偏年轻口型的人声,和Volume、水银这种流行塞搭起来简直绝配,这种自带一点小毒的前端类型,虽然搭配范围不广,但胜在直接、精准啊,如果你是个贪玩的烧友,在组建自己的出街装时,过程是很有意思的。 低频终于少了一个我在M0 pro身上吐槽的点,那就是M1S的低频瞬态终于"钢"一些了,那种略疲软的瞬态不是说不好听,但是你在搭配一些较吃推力的动圈塞时,振膜打没打开一耳朵就能听出来。我经常用Volume去测试一个前端的推力表现,而最明显的观察区域就是其低频下潜和瞬态,M1S搭配Volume后,3.5单端口表现还行,而4.4的区别就大多了,下潜深度和弹回来的速度还是蛮有劲儿的,当然我特提前开启了高增益功能,从而最大程度的探测。 这台小机器,还是比较好总结的。首先可以断定的是,它并不适合作为手里的"唯一前端",虽然功能也多、平衡口也配备了,但调音风格的匹配度并没有那么宽。在我看来,M1S更像是一台玩乐型机器,你以玩家的心态去折腾搭配,去出街把持,那么它哪哪儿都能给到你愉快的体验。哦对了,不能忽视的优势是,这玩意儿只卖一千冒头,再这么一看的话,如果买来作为消遣的手中玩物,那确实真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