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光 树荫下的咖啡外摆区、夜晚路边接地气的小吃和大排档……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各地线下消费也迎来了春天,而在人群熙攘的商圈中,商业外摆正在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商业外摆并非简单的"摆地摊",而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餐饮、零售等企业、个体工商户在经营场所门前或政府指定区域适当设置促销、经营、休闲设施,方便顾客进行消费和休闲活动。随着天气的回暖,更多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更愿意待在户外。外摆经济,消费者至上,顺势而为,必然成为促进消费的一种很好载体。 "外摆经济"是消费"催化剂"。促消费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必须用实际行动干出来。这个实际行动必须顺应消费需求,符合市场规律。对于外摆经济,人们有很真切的认识:比起室内就餐,多数顾客更愿意坐在户外;逛街时很难找到歇脚的地方,这些外摆区就成了最佳选择;人与人之间的外出社交是刚性需求;一般情况下携带宠物是无法进店消费的,但商业外摆可能没有这种顾虑,从而增加宠物的消费场景。数据显示,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外摆经济与夜间经济的适应度更好。而且,消费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会更强,消费者不需要带着某种消费目的走进门店,外摆可以随时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增强小微实体商户的线下导流能力,改善营商环境。总之,外摆经济在方便消费,刺激消费,激活消费上,作用巨大。 "外摆经济"春潮涌动,奋跃而上。推动消费回暖回补,需要我们摸准市场脉搏,鼓劲加油,支持外摆经营有利于优化个体工商户经模式,激发其活力,我们应该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为降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提振消费信心,杭州、成都、厦门、无锡等地近年来陆续试点商业外摆。今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城市也相继开展外摆试点。城市管理不能总是追求表面的"光滑",必须在呵护"烟火气"上开拓创新,激发内在活力。"外摆经济"春潮涌动,打造消费魅力,激活消费活力,必然成为扩大线下消费的"风口",从这个"风口"吹来的是就业扩容、群众增收、大众幸福、市场繁荣之风。 "外摆经济"要从春天到夏天走更远,还需有规矩。生意从门里延伸到门外,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遵守更多的规矩。多地在相关政策中对外摆区的卫生问题已作出了规定,要求经营者承担外摆区卫生清洁。宜昌要求从事食品销售的摊位,必须落实"一桌一桶、一摊一桶"要求,保障场地干净整洁;杭州要求发现卫生问题的商家暂停外摆进行整改,若整改不到位或者后续又出现卫生问题,则取消商家外摆资格等等。总之,要多部门齐抓共管,共同监督,一起呵护。有规矩有方圆,才能有远方。 "外摆经济"阔步走来,充满生机,活力四射,通过规矩滋养、赋能,必能今日花开娇艳,明日硕果飘香,助力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在市场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为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