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上下五千年,名胜古迹遍布,为中华大地增光添彩,这些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古迹已经成为了名声海外的旅游景区。 说起我们国家的古建筑,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江南三大名楼,到底是哪三座? 它们又有何出彩之处,为何位居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反复维修?这其中到底蕴藏着什么秘密?专家回应:换你你也抢着修。 在中国古代, 楼阁是神圣、尊贵和威严的象征,不管是佛教、道教、学派又或是皇家贵族对楼阁的重视度都很高。 另外,楼阁的分布地区也是涵盖很广。 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如果非说有区别,那就是风格以及数量的问题,楼阁在南方较多,这和南方的天气有很大的关系,南方雨水多,湖泊河流较多,楼阁多临水而建。 楼阁也是众多文人雅客常常会选择的地方,因此有很多的文学作品也因这些楼阁名而诞生,当然,这些楼阁也随着作品的传送而更加出名。 如果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那无非是这三座: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 这些楼阁建筑之所以久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那是得益于工作人员的保护和修整,和人一样,会生病这时候就需要医生来调整,建筑同样如此。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据历史记载,三大名楼中岳阳楼的修建时间最早,正是范仲淹所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的产生地。 其实范仲淹也没有去过岳阳楼,他只是在画作上看过,这下没有去过岳阳楼的你是否少了些失落。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早在三国东吴时期已经开始修建, 它的规模是三座楼之中最小的一个,只有19.42米,还不足另外两座名楼的一半。 当时所建造此楼阁是出于军事防御的目的,后来它的军事意义逐渐淡化,成为了观赏楼。 也有人认为,岳阳楼之所以能够位居名楼之列,还是的得益于范仲淹所著《岳阳楼记》。因此,引来了众多才识之人来到这里拜会,留下众多名篇。 经过风吹日晒之后岳阳楼也出现了问题,在不同的时期相关人员对其也进行了多次整修。 要说整修规模最大的一次那就是藤子京被贬的时候,他不忍心如此壮观的岳阳楼就此消失,因此花费重金重新修建。 多次的重修,将岳阳楼的建筑之美推向新的顶峰。 天下江山第一楼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 自古有着"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在古代很多楼阁建立最初目的都是与军事有关,黄鹤楼的建立也是如此,但是由于这座楼阁流传着很多美好的传说,所以引来了很多的文人墨客来到此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名人,但这座楼阁的摧毁程度也是极惨。 为了保留此楼阁,进行了大概有十多次的修改,其中最近的一次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经济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对其进行再一次修整,才得以让它流传下来。 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如果说这三座楼阁修建次数最多的就是:滕王阁。 为何滕王阁是历史年代最少的,为何是修建次数最多的?专家已经给出了答案。 滕王阁被称之为三大名楼之首,据史书记载,滕王阁有过29次修整记录,由此可见此楼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滕王阁位于南昌赣江东岸,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 滕王阁由三个部分构成,玉台山庄和滕王阁主阁建筑构成。 它建立的目的和前两座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是用于军事,后者是为了表达对滕州的思念。 滕王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他却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建立这座楼阁为了缓解对滕州的思念之苦,也是为自己寻找一片净土修身养性,滕王阁所建之地视野开阔,风景优美,成为了很多文人选择宴会的首选之地。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单单从这两句诗句中都能感受到滕王阁所在之地的绝美风景。 滕王阁最近的一次修建是在1989年,这次的修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 滕王阁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滕王阁的主体建筑有57.5米,面积高达13000平方米;它的下部分是12米高的两级台座;台座以上承载着"明三暗七"格式的主阁,内部是七层结构,三个明层,三个暗层还有一层阁楼。 滕王阁在建造设计上面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审美的特点。 通过在组织空间、布置空间以及扩大空间方面巧妙地解决了声、影、光、色上存在的难题, 创造性地打造出了一种美轮美奂独特的艺术意境,将这份意境和实景融为一体,打造出一幅精彩绝伦而又神秘的风景佳作。 滕王阁中储存了大量的文学典籍,这放在现在社会就是规模宏大的图书馆,天下的文人争相前往那里研读。 当然这也并不是谁都可以前往的地方,换句话说这里是彰显身份的地方, 天子和大臣们都喜欢来到此地聚集,除了他们也是那些闻名的大家。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滕王阁的存在意义非凡,对它的保护也是格外重视。 民之所向才是正道,滕王阁自身聚集的灵气也是民众向往的地方。 一个国家的稳定自然是少不了民众的支持,所以历代的统治者为了更好地安抚民意也会加大力度来修建滕王阁,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 滕王阁虽然说年代不比前两者那么久远,但它自身的文化底蕴更为深厚,它也成为众位大家创作基调。 像我们熟悉的李清照,王勃,张九龄,苏轼,白居易等,为后世留下了很多有关滕王阁的著作。 不管是滕王阁还是岳阳楼,黄鹤楼,它们历经千年风雨 ,依旧能够屹立在世人面前,这也正是说明它们的文化底蕴,以及背后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 这也是人们乐此不疲去修建的原因所在,这是我们对文化尊重和传承的重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