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印度发源,却最终在印度以外发扬光大,如今的印度的本土以难觅原始佛教的踪迹,如今印度的佛教是公元十九世纪后期才由斯里兰卡重新传入的,在此之前七百年中,印度没有佛教。 那么佛教是怎么传入中国的,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 今天的佛教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欧洲部分仅有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为蒙古帝国时期的藏传佛教(这部分历史主要为蒙古克烈部的土尔扈特人的历史,后面有时间单独介绍,也是一段壮丽的历史)。 三大宗教十世界分布 欧洲佛教 佛教于公元前6-5世纪创立于印度,并在印度本土得到传播和发展: 佛教传播 于公元前3世纪开始向外传播: 佛教传播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一般认为在汉明帝永平年间,即公元1世纪中叶后。汉明帝永平8年(65年),受到梦中金人的启发,派18人到天竺求佛。在大月氏遇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并得佛画像和佛典,遂邀摄摩腾、竺法兰一同返归洛阳,他们用白马驮着佛经和佛像,于68年返回洛阳。 白马驮经 汉明帝为纪念白马驮经而归,在洛阳东郊仿照天竺佛寺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寺庙——白马寺。这是中国有佛寺之始,是一般所说佛教传入中国的最初标志。自此之后,佛教在中国内地得到广泛传播。 洛阳白马寺 佛教传入中国主要分为两条线路——即南传线路及北传线路,两条传播线路形成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之分。 北线主要为陆路,由古犍陀罗经中亚,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西域,经河西走廊进入中土,古称丝绸之路。北线也分南北两道,南道较早,南道以古于阗为中心,由古犍陀罗地区(今喀什米尔)向东发展,当年东晋法显大师就是从这条以于阗为中心的西域前往西方取经,另外一条北道,以古龟兹国(今库车地区)为中心,由巴米扬向东传入,南传线路从南印度经由海路传至印尼,缅甸、柬埔寨和泰国等地,部分支派透过华南登陆,再进入中国南方发展,这条传播路线,其实就是著明的海上丝绸之路。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达到巅峰,两宋及元明清持续发展,直至当代。1900多年的历史历经兴衰,留下了众多厚重的文化遗存,精神财富。 敦煌藏经洞、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乐山大佛以及约3.3万座佛教寺庙,见证了其在中国千余年的传播、发展融入与发扬,法显、鸠摩罗什、唐三藏、六祖慧能…… 众多的佛教高僧,为世人译经典著,开宗立派,使人们在迷茫与困境中、人性的体悟与修行中得到指引,感悟我生与众生的点点滴滴。 1900余年的前的文化与文明的相遇,1900年来的相习、冲突与融合造就了中国佛教,进而又再次在东南亚地缘范围相互融合,为人类世界文明共存共生,留下了隆重的见证和参考,也为多元世界个体与群体之间、地区地缘之间的文化与发展,提供了冲突以外的另一种选择,值得当代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