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人怎么花钱?种姓制度和宗教双重影响下的货币进化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
印度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社会繁荣发展,货币制度也伴随世界发展的脚步不断进化。
古印度的重量制度和早期钱币是印度货币史上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货币和重量制度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古印度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特点,也揭示了印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交往。
古代印度货币是如何发展的?如今的神奇民族,历史上用过什么东西当做货币呢?
古印度王朝百货云集:古印度经济与货币特点
古印度的重量制度起源于摩揭陀国王阿育王时期(公元前268年至公元前232年)。在这个时期,阿育王颁布了著名的"阿育王颂",其中涉及到重量和度量单位。
这些单位包括"罗","玛沙卡","短吉卡","普拉斯卡"等。在这些单位中,"罗"是最大的单位,而"普拉斯卡"则是最小的单位。
阿育王颁布的这些单位并不是孤立的。在印度历史上,许多地方和时期都有自己的度量单位和重量制度。
印度古代货币
泰米尔纳德邦的单位是"卡努姆",加尔各答的单位是"丹"。然而,这些单位都被逐渐废除,而阿育王的重量制度则成为了印度的标准重量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阿育王的重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印度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特点。首先,这个制度显示了古印度人对精确度量的重视。
这个制度还显示了古印度人的物物交换观念。古印度人认为,物品的价值可以用其他物品来衡量。这种观念在阿育王的重量制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印度金币
印度的早期钱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在印度的北部和东部地区使用"卡鲁什币"(Karuṣa)和"帕纳币"(Pana)。
这些钱币主要是用金、银和铜制成的。这些钱币的面值和重量都非常不规则,但是它们在当时的印度社会中已经被广泛接受。
公元前4世纪时,印度的毗舍陀国王开始使用"毗舍陀钱"(Punch-Marked Coin)。毗舍陀钱是一种银币,它的正面刻有一个印章,而反面则刻有一系列的标记和文字。
古印度银币
这些标记和文字可能是用来记录钱币的面值、制造时间、铸造者等信息。毗舍陀钱的重量和面值也非常不规则,但是它们的使用范围更广,可以在整个印度境内使用。
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开始使用另一种钱币——"玛瑙印章钱"(Punch-Marked Coin)。这些钱币由玛瑙制成,正面和反面都刻有印章和标记。
这些印章和标记通常代表着不同的铸造者和政治势力。玛瑙印章钱比毗舍陀钱更加规则,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重量和面值差异。
印度古代钱币
公元1世纪,印度的萨塔瓦哈那王国开始使用"库玛里亚钱"(Kushan Coin)。库玛里亚钱是一种银质钱币,上面刻有萨塔瓦哈那王国的君主头像和一些标记。库玛里亚钱的重量和面值非常规则,这也成为了印度历史上最早的规格统一的钱币。
除了钱币和重量制度,古印度还有一些其他与经济和货币有关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古印度的贸易网络和商业活动。
古代印度与中东、东亚贸易路线流通促进,劳分多元——古印度货币促进经济创新
古印度的贸易网络非常发达,不仅与周边地区交流,还与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有着广泛的贸易联系。
在古印度早期,贸易活动主要以海上贸易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陆上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
货币的出现使得贸易更加便利和规范化。在古印度早期,人们经常使用一些交换媒介,例如布匹、金属、粮食等来作为贸易的交换物。
恒河
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交换物品的品质可能不同,量也可能不一致。这就导致了一些不便和不公平的情况。
随着钱币的出现,人们可以使用钱币来交换商品,这使得交易更加规范和方便。同时,货币的出现也促进了贸易的迅速扩大和发展,各种商品和服务也得到更广泛的交流和流通。
商人们通常以家族为单位进行商业活动,他们经常组成商会,共同经营贸易活动。钱币的出现使得商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贸易活动,也更容易扩大他们的商业规模和影响力。
印度石刻
同时,货币也推动了贸易的专业化和分工化,不同领域的商人可以通过货币流通来进行专业化的交流和合作。
在古印度,货币的流通促进了各种产业的发展,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货币的流通也促进了人们的劳动分工,使得经济更加多元化和繁荣。
货币也促进了投资和创新,人们可以通过货币的投资来促进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从事贸易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常常到达其他国家和地区。
货币的流通使得古印度的文化和经济,可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时也使得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可以更容易地传播到古印度。
古罗马金币
在古印度南部的韦杰拉尼加拉(现今的泰米尔纳德邦)附近发现了一些罗马币,这表明在罗马帝国时期,南印度和罗马之间存在着贸易往来。罗马币的出现也反映了古印度的货币体系对于外来货币的接受度和流通性。
古印度的香料在中东和欧洲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这导致了大量的贸易往来。在这个过程中,货币的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大规模的跨国贸易需要一种通用的货币来完成交易。
中国和古印度的丝绸贸易历史悠久,也非常繁荣。在这个过程中,货币的使用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印度的丝绸通常是以金币或其他贵重物品的形式出售,而中国则通常使用银子进行交易。这种跨国贸易也证明了,货币在促进古印度经济发展和推动贸易网络扩大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种交流和互动也让古印度的货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钱币的出现使得贸易更加便利和规范化,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然而作为一个宗教历史悠久的国家,印度的宗教对货币的发展影响十分巨大。
印度教画像宗教与经济的交织
在古印度,宗教和文化活动是经济和货币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比如,印度教的《摩奴法典》 中认为,人们的职责是完成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这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密切相关。不同的种姓阶层有不同的职责和义务,从事不同的职业和商业活动。
商业和手工业活动被归为较低的种姓,而牧羊和农业被归为高种姓。这就导致商业和手工业的低社会地位,以及对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态度相对保守。
印度教中的慈善和施舍是非常重要的。古印度社会中有很多寺庙和修道院,它们的存在是为了提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许多人会向寺庙捐赠金钱和物品,以获得神灵的保护和祝福。这种文化传统导致了金融和财富活动与宗教活动的紧密联系。
佛教对古印度货币发展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佛教教义强调人们应该过简朴的生活,摆脱财富和物质的束缚。
这导致了一些佛教徒拒绝使用货币,以避免财富的积累和欲望的滋生。因此,佛教徒更喜欢以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贸易,这促进了贸易和交换的发展
古印度早期,物物交换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因此钱币的面值和重量都非常不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活动越来越发达,钱币也逐渐规范化。
此外,不同政治势力和地区的钱币标志和印章也反映了印度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多样性。
结语
通过探讨古印度的重量制度和早期货币发展的了解可以看出,宗教和文化因素对货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
在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货币制度也不断与时俱进,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实用。印度的货币形式和经济活动也不断演化和变化,成为了今天的印度卢比和繁荣的印度经济。
参考文献:
《摩奴法典》
《印度史》
《印度古代史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