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俄炮轰美国,俄乌冲突升级,战火将烧到欧洲?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
世事如棋局局新,一觉醒来,国际社会又出现多个信号,不仅预示着俄乌冲突的升级,也暗含着国与国之间的暗流涌动。在美国的搅动下,世界已经越来越不太平了,我们详细来看。
首先是,美俄对抗加剧,两个世界大国针锋相对。
最近美国与俄罗斯有两次激烈交锋,第一个是,博尔顿鼓噪美重新考虑核弹头数量被俄官员痛批,据俄新社华盛顿报道,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认为,鉴于可能与俄罗斯和中国对抗,美国应当重新考虑关于核弹头及发射工具数量的问题。
报道称,博尔顿直白表示,如今美国在核领域面对两大敌人……有必要改变核弹头数量,对美国而言,愿与其他国家拥有同等数量的弹头无异于"自杀"。博尔顿还说:"手上有这种武器,然后如果美国愿意,再限制其数量,这要好过数量不够,导致让俄罗斯和中国左右关系的未来。"
显然,博尔顿的言论非常危险而且疯狂,所以对此,俄罗斯也没"客气"。俄联邦委员会委员普什科夫直接表示,这是美国在政治上发疯的症状。
普什科夫在"电报"社交平台上写道:"痴迷于核战争的胜利是在政治上发疯的明显症状。"普什科夫还指出,美国的政客们根本不思考,"倘若发生核冲突,美国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他总结说:"但可怕的是,很大一部分美国统治阶级思索的正是:他们打算在核对峙中获胜。"
不得不说,俄方的言论非常犀利,几乎不给美国政客留面子。不过,俄方官员痛批美政客在政治上发疯,其实也并不令人意外。正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美国之所以如此针对中俄与某些疯狂的政客是分不开的,所以也难怪俄罗斯会对美国展开"炮轰"。
美俄第二个交锋,又是关于签证问题,美国再度向俄罗斯"使绊子"。综合俄新社、塔斯社等多家俄媒报道,俄罗斯代表佳热洛娃在联合国信息和通信技术使用安全问题工作小组的会议上发言时称、美国再次拒绝向原计划参加此次会议的俄方个别代表发放签证,俄方直接喊话联合国秘书处采取措施,制止美国拒绝向俄代表发放签证的行为。
据悉,佳热洛娃当天的发言火药味儿十足。要知道,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拒绝向计划参加联合国会议的俄罗斯外交官和专家发放签证了,根据联合国与美国作为东道国的协议,美国当局不得阻止成员国代表和官员访问联合国总部。
可以想见,美国接二连三的给俄方制造障碍,已经彻底引燃了俄罗斯的怒火,佳热洛娃直接表示,"美国再次毫无根据地采取挑衅行为,拒绝向俄罗斯跨部门代表团的个别成员发放签证。"
这是美国粗暴违反确保联合国重要机构正常开展工作的义务的行为,佳热洛娃披露,据他们所知,美国还拒绝向其他一些国家的代表团发放签证,造成这些联合国成员国在谈判进程中处于不被平等对待的地位。对此,她向美国代表发问称,"难道这类行为就是所谓‘文明世界’的标准吗?"
看得出来,此次美国向俄罗斯"使绊子",导致两国关系又紧张了几分,本来因为俄乌冲突,美俄之间的气氛就已经越来越紧张。如今再加上各种摩擦,这两个世界大国短时间内可能很难缓和。
那么对于俄罗斯的喊话,联合国方面其实也有回应。据媒体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哈克表示,联合国希望俄罗斯外交官赴美签证的问题能够得到东道国美国的解决。
接着,说完美俄博弈,我们再来说说,国际局势升级的第二大信号,俄乌冲突蔓延,战火或将烧到其他国家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未来几周预计将升级,邻国摩尔多瓦可能会成为攻击目标。
据报道,俄罗斯官方媒体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称,东欧处于爆发一场战争的边缘,摩尔多瓦和正式名称为"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将卷入其中。
俄罗斯官员最近几周声称乌克兰"正在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对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发动武装挑衅"。此后,局势紧张加剧。据猜测,武装挑衅将由乌克兰武装部队与新纳粹武装"亚速营"一道牵头发动。
俄罗斯外交部明确表示:"我们警告美国、北约成员国以及他们保护之下的乌克兰,不要有进一步的冒险行动。"俄罗斯联邦将对任何挑衅行为予以"充分还击",但俄倾向于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摩尔多瓦真的会成为攻击目标吗?值得注意的是,自从今年2月以来,无论是俄罗斯媒体,还是乌克兰、摩尔多瓦以及西方媒体,都充斥着大量有关摩尔多瓦局势紧张的报道,各方热炒该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月初时表示,西方希望将摩尔多瓦变成"另一个乌克兰",利用该国德涅斯特河左岸问题将摩尔多瓦变成反俄国家。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大力拉拢摩尔多瓦。专家指出,此举有两个目的:一是扩大自身势力范围和安全空间;二是将摩尔多瓦拉入西方阵营。西方和俄罗斯的对抗是关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国家治理模式的竞争,所以在西方看来,就算短期内没法达成所有军事目的,至少也要把摩尔多瓦等东欧国家拉入西方的外交、政治、经济阵营。
那么最后我们再来简单说一说,美联社报道的:俄乌冲突改变世界的五种方式。
第一种是,欧洲战争卷土重来。第二,同盟关系受到考验,并得到加强,美联社发文提到了同盟关系的几点变化,比如俄罗斯总统普京希望此次特别军事行动会分裂西方并削弱北约,但是北约这个军事同盟重新焕发了生机,芬兰和瑞典竟然抛弃了几十年坚持的不结盟政策,请求加入。
此外,欧盟与尴尬的前欧盟成员英国之间的外交关系解冻。
表面上来看,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制裁,并向乌克兰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支持。但是欧盟并非铁板一块,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就是普京在欧盟中最亲密的盟友。欧尔班一直游说反对制裁俄罗斯,而且拒绝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并阻止欧盟向乌克兰提供一揽子援助,眼下冲突持续时间越长,西方团结就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第三种是,新的铁幕。
这场战争对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的局势与冷战情况如出一辙,世界分化为两个阵营,很多国家包括人口稠密的印度都在两面下注,看谁占上风。
第四,经济遭受重创并重塑,从欧洲寒冷的住房到非洲的食品市场,我们都能深刻感受到这一点。要知道,战前欧盟国家近一半的天然气和三分之一的石油都是从俄罗斯进口。
然而在美国的"怂恿"下,西方对俄罗斯能源展开了围堵,这也给西方自身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此外,这场战争也影响到了食品价格。众所周知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小麦和葵花籽油的主要供应国,俄罗斯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所以食品价格自然是一路飙升。除此之外,俄乌冲突还搅乱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总而言之,就是,世界似乎来了一轮"大洗牌",格局正在重塑。
第五,就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这里美联社提到了两点,一个是欧洲和平的突然破碎,另一个是"核战争"。
其实,美联社分析的这五种方式都暗含一个特别明显的信号,那就是俄乌冲突已经深刻改变世界。现如今,在美国的主导下,这场战争在短时间内还无法结束,然而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它的危险性。
在此希望美国和欧洲国家领导人能够审慎对待当下局势,切勿一再的把俄罗斯逼到墙角,以免冲突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本期节目就跟大家分享到这了,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