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各国教育中最看重的品质之一,很多国家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领导力。但是很多父母对领导力的认识可能存在偏差。比如,有个妈妈说:"又不是所有的孩子长大后都要去从政或者当总裁,为什么一定要培养领导力呢?"还有一个妈妈说:"我们家孩子,性格胆小、害羞,长大后不适合当领导!" 其实,以上两位妈妈都误解了领导力的真实含义,她们认为有领导力的人必须是领导,而且要有能力发号施令,管理别人,甚至能改变世界。实际上,领导力不是权力,而是一种关键的能力。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领导力的真正含义。 第一,领导力的核心是能够影响别人,激励别人。 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说:"领导力表现在你的存在能使别人变得更好,而且当你不在的时候,你的影响力还能一直持续。"真正有领导力的人,不是用权力去镇压别人,而是用自己的热情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别人、鼓舞别人,而这样的人自然会有很多追随者。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领导力的演讲,演讲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女孩在父母的陪伴下去大学报到,但是新的环境和未知的大学生活让她感到很恐惧,在报到的前一天晚上,她告诉父母,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想回去。父母安慰孩子说:"要不我们明天去看看,现场感受一下,如果你还是觉得没有准备好,我们就回去,好吗?"女孩就答应了。 第二天排队报到的时候,这个女孩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准备,非常想回去。当她刚想开口跟父母说的时候,有一个高年级的学长从学生会大楼里走出来,呼吁大家关注一个当地的慈善组织,他一边给这些新生介绍这个组织,一边给每个人发一个棒棒糖。发到这个女孩子的时候,她用很惊恐的眼神看着这个学长,为了避免尴尬,这个学长就跟旁边另一个男生说:"无论你用什么办法,把这个棒棒糖送给这个女生。"为了避免让这个男生尴尬,女孩就接过棒棒糖,然后学长就用开玩笑的口吻说:"看看,看看,才离开家一天,就开始接受陌生人的棒棒糖了!"这一句话把所有人都逗笑了,女孩也笑了起来。 这个发棒棒糖的学长就是这位演讲者,他说四年后他收到了那个女孩的信,女孩在信中说,是学长的幽默和友善让她忽然想留下来,开始她的大学生活。她非常感谢这位学长,说学长在她的人生中非洋重要。演讲者在结束的时候说,在生活中,我们都可能用自己简单的言行,给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让别人变得更好,这就是领导力呀! 所以,领导力的核心是给别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让别人因关我们而变得更好。 第二,领导力是敢于承担责任 有领导力的人,不是自己什么也不用做,都让别人来做,真正有领导力的人,是能够承担责任的人。 马云讲过一个故事,他刚创办阿里巴巴的时候,由于存在法律风险,在线支付的问题一直解决不了。他作为公司的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办。正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参加了一个世界青年领袖的论坛,在一个关于领导力的讨论会上,他听一个人讲到,领导力意味着责任感。马云恍然大悟,他一下子明白作为领导,他更重要的责任是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然后他马上给自己的同事打电话,说:"线上支付的事马上去做,如果有什么后果,我一个人承担所有责任!" 毫无疑问,马云具有卓越的领导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能在关键时刻敢于做决策,并承担风险和责任,从而让事业不断发展,也让更多的人去追随他。 第三,领导力是一种全局思维和协调能力 具备领导力的人,不一定是在各个领域都最强的人,但是一定是有全局观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人。 比如汉高祖刘邦,他说:"运筹帷幄,自己不如张良;管理国家,安顿百姓,自己又不如萧何;在战场上打胜仗,不如韩信。"那他是怎么取得胜利,当上皇帝的呢?他说:"因为我会重用这三个杰出的人才呀!"这就是刘邦的全局观念和组织协调能力,所以他能带领大家,取得最终的胜利。 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了。领导力跟孩子未来的职业没关系,跟性格特点也没有关系,父母培养有领导力的孩子,其实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能给身边的人带来积极影响,敢于承担责任,有全局思维的人。 那么,怎么培养有领导力的孩子呢? 第一,培养孩子公众演讲的能力 公众演讲,不仅能帮助孩子锻炼勇气,增加自信心,还有助于领导力的培养和提升。很多具有领导力的人,他们同时也是很好的演讲者。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之前说,领导力的核心是能给他人带来积极影响,而一场精彩的演讲,完全可以给听众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所以,父母也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公众演讲能力来发展孩子的领导力。比如让孩子多看名人演讲、多看书,积累观点,多鼓励孩子在家庭聚会时发言等。 父母培养孩子公众演讲的能力,是为了让孩子可以用自己的观点给身边的人带来正面的启发和影响,当孩子能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启发、改变人的时候,他就是有领导力的。 第二,锻炼孩子独自决策和勇于承担的精神。 做出决策,承担风险,是领导力的重要因素。当然,父母不能要求孩子像马云那样,为一个大公司做决策,承担责任,孩子可以先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一家人出去吃饭,让孩子选择餐厅,点大家爱吃的菜等,还可以让他策划家庭聚会等。有一对父母就非常明智,在孩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们就经常让孩子策划一家人的暑假出游计划。第一次旅游的时候,他们让孩子带着大家玩,同时让他管着钱,每天吃什么、买什么让孩子决定,既要让大家玩的好,又不能让钱不够用。刚开始孩子也没有经验,带着爸妈吃各种好吃的,喜欢什么纪念品就买,结果景点还没有参观完,钱就剩下没多少了。爸妈也没有指责孩子,而是问孩子怎么办,孩子觉得自己没有管理好钱,反倒有点不好意思,就把剩下的钱好好做了分配,舍弃了很多自己想买的东西,在景区看到想吃的小吃也不买了。孩子就在一次次带领着全家人旅游的过程中,学会了做决策,也学会了担当。 领导力意味着要做出决策,而决策就有可能失败,如果没有办法积极面对失败,那么孩子就会害怕做决策,也没办法在承受着压力的情况下,审时度势,做出合理的决策。所以,从小要让孩子试着做决策,并学着承担决策带来的结果。这样,孩子长大之后,才能敢于面对风险、承担责任,这就是领导力。 第三,培养孩子的组织协调能力。 就像刘邦一样,他虽然各方面都不是最强的,但是他具有一种全局思维和协调能力,能把一群人组织协调起来,一起完成目标。 真正有领导力的孩子并不是一心想做老大、获得权力,相反,她可能不太在意自己是不是老大,而是想办法怎么让大家都协调起来,让整件事情向前推进。她有一种全局思维和合作精神,这就体现了她的领导力。所以,培养孩子的组织协调能力,父母可以在孩子面临团队任务的时候,引导孩子从全局着眼,关注团队的进步,这也是培养领导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