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月中旬,多地项目陆续迎来"开工潮",沉寂数月的工程机械板块在上周录得突出表现,过去一周涨幅超6%,板块涨幅领先市场,成交量也大幅攀升,表现维持强势。 工程机械板块走强,机构普遍认为是市场逐渐形成经济复苏预期使然。一方面,我国1月信贷数据创单月新高,国内基建、地产回暖预期增强,将带动工程机械设备需求回暖;另一方面,海外市场也持续向好,2022年我国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出口量同比增长59.8%,出口销量占比42%,单12月出口销量占比高达64%。内外部市场双双迎来发展机遇,背后深层因素离不开国内制造企业不断提升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和逐渐被认可的产品力,不仅敲开了新兴和发达国家市场的大门,也助力国内企业在海外竞争中迎头赶超,不断提升渗透率。 海内外双重动力加码,带动以工程机械为首的一系列行业加快复苏,中集集团旗下多个板块通过前瞻化布局高端制造转型与全球化经营,也将借力借势,抓住行业上行机遇,蓄力高质量发展。 ---国内篇--- 去年四季度以来,政策引导及企业预期改善,基建与制造业逐渐回暖,促进工程机械设备需求提升。进入2023年,政策持续发力,发改委会议指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国资委也强调针对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扩大有效投资,稳增长、扩内需、强信心成为高频词。多省市推出基建投资、新能源、制造业相关利好政策,为中集在相关领域的装备与服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1.基建发力带动大宗商品需求趋稳 铁路集装箱化率进一步提升 在稳投资政策以及专项债资金加快发行使用的带动下,基建投资增速连续回升,成为拉动大宗商品需求的主力引擎。重大项目的加快落地,为我国大宗商品需求的释放奠定基础。2月13日至19日当周,全国水泥价格年内首现回升,全国水泥市场价格指数424元/吨,环比上涨1.35%,不同地区企业发货率环比提升10-30个百分点 ,成为大宗商品需求回暖的潜在信号。 近年来,内贸干散货运输逐步被集装箱替代。自2021年开始,受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影响,中国外贸需求的快速提升拉动了国内生产及原材料需求;另一方面,国家倡导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战略以及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布局,大宗商品散改集得到快速发展。 根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22年,国家铁路全年完成货物发送量39亿吨,同比增长4.7%,增速为近3年来最高。其中,我国铁路集装箱发送量超过3000万TEU,同比增长16.9%。 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超出预期,且对比海外内贸集装箱率,国内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中集作为全球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集装箱产品,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商,深度参与我国流通体系的"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为干散货、水泥砂石等大宗商品提供高标准、统一化的单元载具,提升大宗商品的规模化运输效率 。同时,集装箱运输模式优点显著,具有标准化、低货损、全封闭等优点,成为我国"双碳"目标下绿色发展物流的重要实践模式。中集长期以来与各地铁路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各类铁路箱,在推动大宗商品散改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集车辆前瞻布局高端制造体系建设 行业上行期收益显著 基建与制造业的回暖也将直接催化道路运输车辆的需求回暖。 去年10月,全球半挂车知名杂志Global Trailer公布2022年全球前50名半挂车制造商按产量排名数据,中集车辆以19.42万辆的产量再次蝉联全球第一,这也是自2013年开始中集车辆连续十年雄踞半挂车生产制造企业全球榜首。 稳定提升的市场份额背后是中集车辆多年来拥抱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工厂转型的正向反馈。2014年,中集车辆开始从顶层设计打造"高端制造体系",积极推动传统半挂车制造车间升级改造为"灯塔工厂",近年来,中集车辆已建设了22家"灯塔"工厂,支撑下属企业的稳健发展。工厂车间引入机器人焊接、无人工作岛、重型搬运AGV、KTL电泳+镭射激光喷粉涂装等主要自动化装备和产线,实现"无人产线";同时,车间通过采用PLM+MAS管理系统,使得订单过程更加快速敏捷,创造多个行业内第一。 得益于"灯塔工厂"在模块化产品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中集为客户提供的产品"自重轻、颜值高、性价比高、寿命长、维护易",形成较高的市场认可。 2022年,中集车辆旗下凌宇汽车新能源充电搅拌车荣获2022年度中国工程机械明星产品,"货运挂车及半挂车"荣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太字节KG氢能源冷藏车荣获"年度第一氢能冷藏车"殊荣。智能化生产改造和不断提升的产品力将助力行业龙头企业在上行周期获得更大的赛道弹性。 同时,中集车辆也加快建立与行业龙头战略合作的步伐,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良性发展,扩大与主机厂在新能源专用车方面的联合开发和市场推广。 2022年,中集集团与徐工机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物流机械装备、物流服务、新能源、海外业务、企业管理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布局氢能机械、低碳循环载具等创新业务。2023年1月,中集车辆太字节业务集团与宇通轻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为行业带来性能更优、品质更优的新能源物流运输装备,加速城市物流配送和冷链运输行业的绿色转型。 3.我国电动化趋势走在前列 带动新能源类载具驶入快车道 在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国"三电"技术逐步成熟并走在世界前列。工程机械作为一种生产资料,电动化相比燃油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更具备吸引力和经济性。从政策来看,近几年工程机械行业相关政策主要偏向于老旧高污染工程机械产品出清,引导工程机械行业清洁化、智能化发展。这也对相关产业零配件运载提出针对性的需求。 中集运载科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循环包装的综合解决方案,在服务于传统汽车行业的同时,也深耕于新能源行业,为新能源电池提供场内、场外专用物流载具,及新能源电池周边封装塑料配件。受益于电动化趋势的加速演变,公司新能源循环载具业务逐步渗透至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不同分支的产品种类和客户领域,并且中标多个新能源头部企业动力电池循环包装业务,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第三季度,中集良才新一期生产基地正式投产,产能不足的问题得到逐步改善,当前正加速提升为产业链关键零配件提供循环运载器具以及租赁服务的渗透率。 ---出海篇--- 随着海外市场逐渐成为国内工程机械企业业务的重要增量之一,龙头企业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海外布局进入收获期,对于能够承载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输器具和专业工程项目物流服务的需求也随之提升。 1.深化国际化战略 中集物流以专业工程项目物流服务为工程机械出海护航 专业工程物流服务在装卸、运输和安装等环节上均具有工程性质,相比一般物流模式,具有实施的一次性、工序的不确定性、技术的复杂性和过程的风险性等特征,对物流服务企业的综合运营能力要求极高。中集世联达凭借在工程项目、能源化工、钢铁、粮食、冷链等行业领域的专业深耕,在为客户解决错综复杂的全球物流难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22年12月,中集世联达助力国之重器"天麒号、天鲲号" 等4艘施工船远洋出海,航赴中东。"天麒号"是由我国自主建造、建成时亚洲最大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本次出海系前往中东疏浚项目施工水域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集世联达工程项目物流团队在接到本次作业任务时离装船只剩不到一周时间,且本次运输采用的半潜船装船属于特种作业,危险系数极高。在此背景下, 中集世联达项目团队在一周内完成了半潜作业审批、航警发布、绿色清关通道申请以及作业船舶调动等工作,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了稳妥的装船保障方案,为本次作业的安全保驾护航。据悉,在此之前,中集世联达还成功完成了"天航局5条船舶的外转内项目",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行业加速出海,对于错综复杂物流运输方案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中集世联达经过多年的海外布局,在全球化网络的布局和运营规模上实现了国内领先。2022年,中集世联达重点加强了在亚洲区尤其是东南亚的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多个国家的网点覆盖, 建立了高效的海运、空运、集装箱场站等服务能力。2023年2月,中集世联达亚洲区总部在新加坡宣布开业,这是中集世联达完善亚太版图,加速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在"一带一路"以及"RCEP"双引擎驱动下,中集世联达抢抓先机,迅速在新加坡设立亚洲区总部,完善东南亚、东北亚区域业务优化和新网点布局,有望享受区域经济经贸往来发展带来的红利。 2.特种箱为工程机械出海提供专业的运输载具 出海过程中,一般标准化的运输载具往往无法满足大型机器的运输要求,需要平板集装箱、框架箱等特殊定制研发的器具对大型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承运。 中集作为集装箱制造业当之无愧的全球龙头,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对各类超长、超宽、超高的大型机器设备进行针对性特种箱研制,并进行多批次的柔性生产。过往,中集曾成功研制过欧洲STORA运纸箱、风叶组合运输箱、乃至为长征五号火箭研制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在复杂的机械设备、高精尖产品载运箱体研制和生产上积累了深厚的经验。 2022年,中集为中远海运特运研制生产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助力其装载江淮、奇瑞、长安、江铃等多家汽车主机厂的商品车,前往南美目的地。据悉,该商品车专用框架充分考虑商品车主流尺寸和运输质量要求高的特点,结合纸浆船的货舱结构,采用48英尺的长度,可平铺装载3辆整车,保障我国商品车厂家全球供应链的稳定畅通。 海外制造业回流,而中国工程机械海外市占率显著提升,也反映出中国制造正凭借过硬的品质和技术在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除了与机械工程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与外部环境共振之外,中集能化板块、海洋工程装备也受益于海外市场复苏,出口需求持续向上。 综合而言,定向政策引导下,基建投资加速,叠加"开工潮"引起以及海外市场的需求释放预期,工程机械需求逐渐回暖,为集团交叉产业带来景气度上行驱动因素。从更长远的维度看,我国以及全球,尤其是新兴国家市场的整体装备工业依然拥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未来将在波动中持续发展。中集将持续致力于企业自身的高端智能化、全球化能力建设,在行业的变与不变中构建自身的α属性,夯实核心产品的海内外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