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对色彩非常重视的国家。 但你知道绿色为什么在我国并不是很受欢迎,尤其是男性很不欢迎它吗? 其实这源于我们的一个认知,那就是被妻子背叛之后就仿佛在头顶戴了一个绿帽子。这是对男性尊严最大的冲击。 绿帽子这件事并不是只在现代社会出现过。 最早的起源来自刘宋年间,也有说是在东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它的演变过程持续了两千多年。 在演变的过程中绿帽子的言论被不断的宣扬,直到现在人们对绿色也有着歧视, 尤其是在头上有这个颜色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的与两性关系联系起来。 如果真的要给绿色的帽子赋予一个定义的话,其实这就是一种羞辱。 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家庭里面发生了难以羞耻的事情,让你的人生背上一个巨大的污点。 不过这里面的说法是很多的,不知道你了解多少呢? 一、 绿色在古代地位低下 绿色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跟帽子结合到一起,直到唐朝一个叫李封的县官想出了一个惩罚的办法,这才盛行起来。 据说他任职延陵县令期间,规定不能仗罚有罪的官员,但不惩罚又不能警示,因此让其头裹绿头巾,并且到达规定时间后才能解下。 这被认为是绿帽子的最早来源,并且是赤裸裸的羞辱。 在南朝刘宋年间,乌纱帽出现了,也就是我们在看影视剧中常说的乌纱帽不保的那个乌纱帽。 它是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随着朝代的更替逐步演变成了官位的象征。 在中国风行一千余年。 在我们的印象中乌纱帽都是黑色的,但在一开始的时候帽子也是分级的,白纱才是贵族的专属,品职低下的官员只能用黑色纱料制作帽子。 明朝之后朝廷官员才全部都戴黑色的乌纱帽。 古代礼制严格,不同的层级必须严格按照礼法来配置自己。 除了成分以外,颜色也是分尊贵卑贱的。 朝廷官品比较高的官员他们的服装是紫色红色,他们的品级都在三品四品,连六品都达不到的官服就是青色或者是绿色。 所以说绿色在中国古代的颜色中就是最低级的颜色,两千多年都没有改变。 在唐代,官吏有袍,品级最低者也是绿色。 唐代白居易在《怀微之》就有诗句可以证明。 不过就算是六品以下也是国家的人,普通百姓就算想穿也是不敢的。 秦汉时期开始规定犯人穿一种被称为"赭衣",因为颜色就是褐色的,这种衣服是特制的,专门用来表示这个人是罪犯。 因此 "赭衣"在汉代成为了罪犯的代称。 唐宋时期,碧青绿诸色成为了贱民的专属。 唐代官吏李封对犯罪之人用裹绿头巾来侮辱他。 也就是说当人犯罪之后不伤害他的身体,而是从精神上侮辱他。 古人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名誉的,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在人的心里扎刀,在心理因素的加持下,绿色自然就地位低下。 自元代开始,碧绿青诸色的服装限于"娼妓"、"乐人"所穿。 不过主要目的是作为一种区分,毕竟在青楼里面什么样的人都有,还会有做生意的人,让青楼的工作人员带上绿色的头巾可以直观的进行分辨。 而娼妓的家人或者是她自己也会带上绿头巾,因此也就逐渐转变成了绿帽子。 所以说不是一开始就有绿帽子的说法,而是绿色地位低下被强加到帽子身上的。 二、 朝代更迭为其增加含义 朝代的更替让绿色的低贱不断被加深,绿帽子的含义也渐渐成形。 如果是在元代以前还只是地位的显现,到了朱元璋那里,就真的是赤裸裸的歧视了。 朱元璋对娼妓的低看尤其强烈, 为了让自己的子民知廉耻,对娼妓的地位一贬再贬。 朱元璋明令让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巾,在腰间系上红褡膊,脚上穿着带毛猪皮鞋,他们不被允许在街道中间行走,只准在左右两边"靠边走"。 由此可见娼妓在当时候的地位有多低,还会让自己的家人蒙羞。 这跟元代的做法没有什么区别,明代的所为显然继承了元制。 若对中国古代的服装、颜色,以及身分阶级的区隔稍加研究,则可发现到元朝的绿头巾并不是人们虚构的,官吏民众把绿色定义为低贱是真实的。 所以说很多东西并不是它自己本身就是这个含义,大多数都是人类赋予的。 但是跟丈夫的尊严与妻子的背叛结合到一起,也确实有很多形成的因素。 三、 绿帽子形成的多种因素 女性背叛丈夫让其戴绿帽子有多重因素,因人而异,但与男性出轨的心理很想近。 部分女性在结婚前对婚姻往往寄予了更高的需求, 在男尊女卑的世界里她们被教化。思想也逐渐趋于一致。 比如能否给自己带来更好的经济条件,或者能否提供情绪价值。 可是大部分的婚姻在时间的加持下是会发生改变的,婚姻的附加值也会随时消失,甚至产生许多并不需要的替代。 大部分的女性在婚后因为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与婚前的期待有太多的差距, 因此会产生严重的后悔心理。 有一句话叫做爱情与面包不能兼得,往往是因为一种而放弃另一种,时间一长就忽视了真正的快乐。 还有一种因素是寂寞,毕竟想要追求好的生活,就少不了背井离乡。只待在一隅之地,就没有机遇与未来。 丈夫因为工作不能经常陪伴自己的妻子,为了家庭追求更好的生活,却忘记了家人的意义。 为了工作,总是忽视妻子的感受。 世人都知道最大的幸福就是相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种理想。 却因为现实的问题,不得不舍弃情与爱。 夫妻之间的联系少了,妻子产生寂寞心理,感到没有精神依托,有一点诱惑都很有可能选择背叛。 心灵得不到寄托,人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 女性心理比较脆弱,感情得不到反馈,就会感到痛苦。 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能够填补心理空白的人,妻子可能就丧失了抵抗诱惑的能力。 最后带来无法挽回,名声尽毁的后果。 而在现代社会,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需要对自己的另一半负责。 两个人组成一个家庭是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大的磨合。 不过大部分人的爱情是有保质期的,曾经的激情可能会随着柴米油盐变成相顾无言。 不论男女对感情,都有相当大的需求。女性渴望被重视,男性渴望被认可。 古代男性被允许三妻四妾,而女性被要求相夫教子、从一而终。 当妻子的需求得不到丈夫的满足,而且心中的感情没有倾诉的对象。没有办法疏解,甚至积郁成疾。 所以说女性给丈夫带绿帽子的因素有很多,甚至有可能是报复心理。 在电视剧里就演过,丈夫在将妻子娶进门之后却对其不管不问,还将其他女人接进家里,丝毫不在乎发妻的感受。 妻子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仇恨,选择用同样的方式来报复自己的丈夫。 因为在封建社会中,男性寻求其它女性是正常的。而女性若是不合妇德就要被万人唾弃。 四、 心理因素其实可以避免 其实以上出现的心理因素都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作为丈夫给自己的妻子更多的关爱。 还有一点就是让正视双方在感情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因素还是女性要自尊自爱,因为红杏出墙不单单是给自己的丈夫带了绿帽子,更是将自己的尊严扔到了地上。 在现代社会不论男女在婚姻存续期间选择背叛都是可耻的,会受到无数谴责。 但在思想封建的古代,这种伤害只会附加到女性的身上。 严重到甚至因为红杏出墙而失去生命。 所处的时代是吃人的魔窟,想要保护自己,必定要随着社会发展的时代洪流顺势而下。 既然绿帽子是对男人的奇耻大辱,自尊被伤害的男性自然也会寻求一些办法来弥补自己。 比如说当发现只女子红杏出墙之后,宗族会自行处理出墙的女子。 有些地方的民风还比较善良,他们会选择将这个女子打一顿。如果丈夫还想要与妻子生活下去就会选择原谅。 但有些做法比较偏激的地方可能就会让其付出生命的代价。 比如带着这个女性游街,让她被所有人唾骂,之后将其放进猪笼里面,扔到河里面淹死。 但这种行为是自己家里面滥用私行,有些朝代并不允许。 为了让尊严受到伤害的男性能够解气,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治理的法律。 之后的朝代也将这项法律完善,有的是直接杖刑,让其接受身体上的伤害;有的是直接判刑,直接将女性拘禁在牢狱里面,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忏悔。 现代社会对于这种事情虽然也是无法接受,但已经不涉及到法律惩处 , 但前提是不触犯法律 。 如果是在婚姻存续期间与他人生活,符合重婚罪的定律,那也是要被判刑的。 所以说对待自己的婚姻一定要忠诚,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要做到自己的责任,如果不爱了就好聚好散。 两个人和平的分手总比闹得人尽皆知,家庭破碎好的多。 总结 基于以上之论证,已可看出绿头巾长期以来,即一直是贱民隶卒或仆庶者流所使用的装束。 也因为如此从元朝开始它成为了特定的职业代表。 绿头巾和绿帽子,成为了日常的用语。 那么多的颜色只用绿色来表示妻子背叛也是统治者的想法。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一只公鸭与一只母鸭交配是无法生蛋的,一只母鸭需要与多只公鸭交配才能生育。由于公鸭头顶绿毛,绿帽子说由此诞生。 不过到了现代社会,这种低贱的说法已经基本不存在了,毕竟这些老封建思想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步被摒弃。 不论是哪一种说法都已经不能改变人们对绿色的喜爱,因为从根源来说来看,绿色的定义只是人们强加的。 而在色彩的艺术属性上,绿色在气质这方面是无可挑剔的。 与其纠结那些没有用的,不如让它在自己的手中变得更加的美好。 生活总是要继续下去,没必要因为别人而毁了自己的一生。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