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应该叫赵政?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秦始皇,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几千年来,人们对他的历史评价呈两极分化,有人说他是暴君,也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你对秦始皇真的了解吗?
秦始皇的姓氏。有一部电视剧叫《芈月传》,芈月的丈夫秦惠文王嬴驷,实际应该叫赵驷。秦始皇也不叫嬴政,而应该叫赵政,至少在早期的时候,是这个名字。姓氏的起源及演变很复杂,简单来说,先有的是姓,大约在母系社会时期,后起的是氏,大约在父系社会时期。一个人是有母亲所生,生下来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加一个女字旁。可见姓与人的出生有关,中国的许多古姓也都是女字旁的,如姬、姚、姜、嬴等。
养育后代是哺乳动物的天性,人类在母系社会时期就知道近亲结合生出的孩子不健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有了姓,为的是同姓不婚,于是一个部落取一个姓,这个部落是李家,那个部落是张家。进入父系社会后,李家人口众多,内部又有了等级差别,就需要进一步区分,于是李家的老大、老二、老三开始分家,取了不同的名字作为氏。嬴就是姓,下边分成了好多氏。赵氏是其中的部落之一,最早是秦人与赵人的先祖造父封地在赵城,所以以该城邑名字为氏。秦国与赵国实际同族,而且是同一个小部落,都是嬴姓赵氏。
先秦时期,往往是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所以当时称呼作为男子的秦始皇为赵政。《史记·楚世家》记载"十六年,秦庄襄王卒,秦王赵政立"。也是称呼其为赵政。现代出土材料北大汉简《赵正书》也可证明秦始皇当时叫赵政,"昔者,秦王赵政楚游天下"。嬴政是很晚才出现的一种叫法,大概要到西汉中期以后,这是因为秦汉以后,姓与氏混合起来,有的姓即氏,有的氏即姓,姓氏合二为一了。在这种混乱的观念下,人们不再区别姓和氏,因而既有赵政,也有嬴政的称呼,二者并存。近代以来,嬴政的称呼才逐渐占据了主流。
关于秦始皇有一个传说,那就是孟姜女哭倒了秦始皇的长城。据说孟姜女的丈夫修长城累死,被砌在了长城城墙里。孟姜女去给自己的丈夫送寒衣,知道情况后,大哭,一下子哭倒了长城,累累白骨出现在了眼前。她又通过滴血认尸,找到了自己丈夫的尸骨。据顾颉刚等学者的研究,孟姜女的故事源于《左传》中杞梁妻子的历史记载,最初女主角没有名字,也没有说她哭长城,只是说她的丈夫杞梁是齐国的将士,在一场战争中战死了。齐国的君主在路上遇到了杞梁的妻子,想在路上就吊唁杞梁,却被杞梁妻子拒绝了,认为这样不合礼法。齐国的居住无奈,只能到杞梁家里去吊唁。
到了汉代刘向《烈女传》中,出现了杞梁妻子哭倒城墙的故事,但哭倒的可能是齐国的长城,因为文中说她"遂赴淄水而死",淄水是齐国境内的一条水系。到了唐代,就出现了杞梁妻子哭倒秦始皇长城的完整故事了。在这个故事中,男主角依然是杞梁没变,但女主角有了名字,叫仲姿。在古代,仲是排行第二,而孟也是古代排行用字,宋元以后孟姜女名字的出现大概就是对照这个名字来的,而杞梁则因为谐音而变成了万喜良或范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