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与黄家驹,一对好友,用不同的方式讲述殊途同归的结局
刘德华在圈中的好友很多,这是一定的。
黄家驹在圈内的好友不多,但刘德华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一定的。
关于二人的友谊,只列举两三事。
黄家驹进入音乐圈的时间比刘德华长,至于二人什么时候成为好友的,不得而知。
但80年代底,刘德华曾专门唱歌给黄家驹听并向他请教,家驹在听完之后很惊讶,虽然刘德华进入乐坛也有三年多时间了,但是很多音乐上的技巧他还没掌握。
第二件事,当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天若有情》上映前,黄家驹为好友创作了电影除袁凤瑛演唱片尾曲《天若有情》外的其他三首歌曲(如果算上国语版,就是六首)。
BEYOND曾试图融入圈子,1991年,他们接了一档暑期节目——《BEYOND放暑假》,好友刘德华作为其中一期的助阵嘉宾,五个人将不做作的兄弟情展示得很充分。
所以,当1993年家驹在香港出殡时,作为好友的刘德华赶往灵堂送他一程,那脸上的悲伤难过,让人心痛。
虽然二人的关系很好,但是你会发现,刘德华几乎是以黄家驹最"鄙视"的方式成了演艺界的"神话"。
而黄家驹,也用他超脱于时代的前瞻性,最终成了迟来的"传奇"。
何出此言呢?请听笔者剖析。
作为一直视原创为生命的黄家驹,在他做音乐的近10年,是从不改编或"裁缝"他人作品的。
即使他受到新艺宝唱片高层的压力,从1988年开始将摇滚变成颇为商业化的流行摇滚,他和他的BEYOND也没有向更流行的"异域风情"妥协。
改变的结果是,BEYOND更受欢迎了,他们成为劲歌金曲和中文金曲的常客,日子也比之前宽裕了。
但是,让BEYOND不能忍受的是,带着港味的原创作品居然不能跟"舶来品"一较高下。
《祝福》、《夕阳之歌》、《每天爱你多一些》、《分手总要在雨天》,那几年的金曲金奖,其他地区的改编歌曲获奖率超过70%。
而每年的十大劲歌金曲和中文金曲,其他地区的改编歌曲入围的概率接近50%。
这样的结果是,"别人的"歌曲受欢迎、能卖钱、好得奖,越来越多的歌手开始走"捷径",在引导了"舶来"潮流的同时,也深深伤害了港乐原创音乐人们的积极性。
虽然港乐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包容和兼收并蓄,但一个地区如果少了基于本地文化的原创,就像一家科技公司没有了创新精神,未来会很危险的。
当片山圭司、桑田佳佑、玉置浩二、中岛美雪等人的音乐在香港流行时。
是林敏怡的改行,是蔡国权、郭小霖的减产,是伦永亮、卢冠廷的彷徨。
与此同时,李宗盛、小虫、陈志远、李子恒、周治平、陈进兴、殷文琦他们,越来越得到业内的认可。
当传统歌曲的时代过去,当新音乐的浪潮来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王治平、陶喆、周杰伦、王力宏他们,带着台湾流行乐,遏制住了日流、韩流,而港乐却变得那样熟悉而陌生。
新千年以后的醇正港乐,你听过几首?
新千年以后的劲歌金曲金曲金奖歌曲,又有哪几首在传唱度上能跟《焚心以火》、《离开以后》相比,更不用说《一起走过的日子》、《男儿当自强》这样的歌曲。
当然,黄家驹没有在当时成为港乐的"王者",除了他乐队主唱的属性外,还跟他和他的BEYOND不愿意"媚俗"有关。
一个跟经纪人都不能把关系搞好的乐队,又怎么能跟公司高层、跟整个圈子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你愤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郁郁寡欢。
别人却因为服从公司的安排、拿到更好的资源、得到更多的宣发,加上情商在线,成为了时代的宠儿。
一时之成败不是盖棺定论,当黄家驹30多年前创作的《大地》、《海阔天空》、《光辉岁月》、《喜欢你》今天依旧播放率不减时。
黄家驹没有"一刹那的光辉",但是他可能会"永恒"。
再说黄家驹的好友刘德华。
刘德华几乎是在许许多多的质疑声中走上歌坛的。
论唱功、论音乐素养、论技巧,刘德华一开始就是"业余水平"。
就连他唱了5年之后,与他开始合作的知名音乐人杜自持都难以相信他是如何做了5年歌手的。
但是,1990年劲歌金曲颁奖礼,在"谭张争霸"之后,他却"意外"地获得了象征着歌王的最受欢迎男歌手。
这个"意外",不是黑刘德华,因为他自己在颁奖礼上都说自己的这次获奖不是"实至名归"。
其实,刘德华的这个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应该是劲歌金曲历届颁奖礼上天时、地利、人和结合的最完美的一届。
何为天时,作为港乐以前主旋律的"谭张争霸",在张国荣宣布退出乐坛后已经进入领袖"真空期"了。
何为地利,虽然刘德华曾与TVB闹出"雪藏"风波,但他毕竟是自家走出的孩子,当竞争者实力相当时,"偏向"一点"自己人"是常情。
何为人和,刘德华此前在港乐虽然一直坚持,但缺少"拳头"作品,而他在1990年连续推出《可不可以》和《再会了》两张超三白金唱片。
而"最受欢迎"一词,告诉世人,这不是唱功的比拼,是人气的比拼,试问1990年,又有谁能在人气上拼得过刘德华呢?
所以,1990年刘德华获得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是一次"实至名归"的获奖。
这一次获奖,对刘德华来说,是一次鞭策,鞭策他以后要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表现。
这一次获奖,对刘德华来说,也是一次鼓励,天道酬勤,只要他以后坚持初心,认真做音乐,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而刘德华确实做到了,他开始三连最受欢迎男歌手奖,他开始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他勇敢地尝试填词也前后填了200多首词。
他是"笨小孩",但他是一个聪明的"笨小孩",一个努力的"笨小孩"。
实际上,刘德华是四大天王中使用"舶来品"歌曲较少的一位。
他的聪明之处,在于扬长避短,在于会借力打力,他用周治平、熊美玲、杜自持、陈耀川、高枫等人的智慧,成为了那个时代金曲数量排名前三的歌手。
1985年,你诟病刘德华的唱功,因为他确实唱得一般般。
1995年,你诟病刘德华的唱功,但是他已经进化得让人刮目相看。
2005年,你诟病刘德华的唱功,或许只是为黑而黑。
2015年,你诟病刘德华的唱功,因为刘德华告诉你"刘氏情歌"只能按照刘德华自己的方式唱才有味道。
现在,你或许不会诟病刘德华的唱功了,因为他早已成为"老天爱笨小孩"的完美案例,这种案例,对很多先天条件不好但有梦想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就是他们坚持走音乐道路最大的动力。
刘德华,这位黄家驹的好友,用他的智商、情商、人脉、意志,告诉黄家驹,其实不用辛辛苦苦的自我创作,也能走到跟他一样的高度。
黄家驹,你已经离开30年了,但是歌迷们一直怀念你。
刘德华,你已经唱了38年,你的声音已经成了歌迷心中最美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