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颜值高智慧多的中国梯田
正值春耕春灌时节
祖国大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云南腊姑梯田的劳作场景
更是美上了热搜
条状或者波浪式的梯田
高低错落,蔚为壮观
为什么要修建梯田?
梯田又是如何灌溉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
"颜值"高、"智慧"多的中国梯田
广西龙胜梯田 图片源自网络
什么是梯田?
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中国梯田主要分布在江南山岭地区和黄河流域,其中广西、云南居多,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
为什么要修建梯田?
实际地形、坡度、土壤质地、雨量大小、水源状况和离村庄的距离等都是修建梯田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坡度大于25度的山地来说,水分容易往下方堆积,会造成上面的植被缺水,不适宜农耕。但在我国,山地、丘陵和高原等地形却占到了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山区,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因地制宜、利用坡地种植粮食。于是,梯田就产生了。
云南哈尼红河梯田 图片源自网络
梯田不仅可改变地形坡度、拦滞径流、稳定土壤,具有保水、保土、保肥作用,还使丘陵高山地区的大面积种植成为了现实,为山区退耕陡坡,促进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甘肃庄浪梯田 图片源自网络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梯田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在黄土高原大量修建梯田。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曾经90%以上的土地都为沟壑纵横的黄土山地,水土流失严重。经过近60年的努力,庄浪县94.5万亩坡地修成了平展的梯田,占全县山地面积的91.74%。加上配套修建水库、水窖、淤地坝等水利设施,庄浪从一片贫瘠的土地蜕变成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
梯田如何灌溉?
在古代,梯田灌溉除了肩挑背扛的浇灌方式,也有着充满古人智慧的方法。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哈尼梯田,哈尼族发明了木刻分水法 。为保证大小不一的梯田得到相对均衡的供水,当地人在水沟中设置木桩,木桩上刻出大小不同的槽口,从而实现水量合理分配。千百年来,哈尼族人利用复杂的水渠系统,将水从树木繁盛的山顶引入梯田。
哈尼族用于木刻分水的八口分水器,将一条溪水分散到八块不同的梯田。 张洪科 摄
现如今,梯田的浇灌方式主要有三种:自然灌溉、蓄水灌溉、引水灌溉。 自然灌溉主要依靠南方丰富的雨水,夏秋季节的降雨量能够充分满足水稻等作物生长的需求。 蓄水灌溉讲究因地制宜。人们会根据梯田的位置以及山体的自然条件,在梯田靠近泉眼的位置挖蓄水塘,积蓄雨水。
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通过古渠自流灌溉农田。 图片源自网络挖渠建库、引水灌溉是梯田浇灌的主要方式。 人们围绕梯田开挖沟渠或者直接建造水库,利用山体条件将山泉水、水库水或者蓄积的雨水引到梯田中,满足灌溉需求。
如诗如画的梯田
在山岭间蜿蜒伸展
成为大山深处的"粮仓"
这不仅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改变命运的成果
也是倾注汗水承载期盼的幸福良田
审核 | 陈锐
监制 | 樊弋滋
文案 | 孟京 邓婉颖
责编 | 孟京
校对 | 王瑜 王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