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丈龙潭之南"的千年古县,还有着一个神秘的传说,一个至今都未解的千古之谜…… 太平天国政权于清朝末期被推翻后,清军在洪秀全南京的府库及其他处所均未找到天国所敛之财宝。据掌管财务的官员交待,天国财宝均由幼天王押运,随大部队南下往广州去了。太平天国的财务管理极为严厉,即使是最高级别的官员家中所存银两也不得超过二十两,全部上交国库存放。因此,十四年天国所敛财宝极其丰厚。然而,近两百多年过去了,天国的财宝仍未找到,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据(龙南县志》大事记上载:同治三年(1864)八月,太平军李福猷部数十万人从龙南经过向定南方向撤退。同治四年(1865)八月,太平军汪海洋部十余万人经龙南城郊等地向广东和平方向撤退。俗话说:雁过留声,月过留影。太平军两批数十万大部队从龙南经过,留下了"九窑十八窖"的传说。清朝同治三年八月廿三日,位于江西最南端与广东接壤的龙南县城突然来了大批的太平军队伍,龙南知县孙瑞征在亲兵卫队的掩护下迅速逃出县城向西北方向撤退,太平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就占领了县衙,整个县城都被挤满了,而数十万的太平军汪海洋部仍然象潮水般地从信丰方向向龙南涌来,由于县城太小无法立身,县城周边的里仁、东江、渡江等乡镇村落都挤满了,太平军的临时指挥部就设在龙南县衙。在龙南稍作休整后,太平军大部队于次日向广东方向撤退,另有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带着数百辆马车来到安基山渡口。渡口只有一架小木筏摆渡,太平军立即派出一半人到附近砍竹木扎了十多架渡筏,将马车全部运过河,随即将竹木渡筏拆毁后丢入河水中任其飘走,然后赶着马车向山林深入而去,这支神秘的太平军队伍很快就消逝在漫无边际的茫茫林海之中……据传这支进入安基山林海的太平军是护宝的亲兵,1864年7月天京失守时携带天国圣库的财宝与幼天王洪天贵福随李福猷汪海洋部数十万大军南逃。在清军的猛烈追击下,幼天王洪天贵福和他的卫队与大部队失散,逃至石城县城外荒山时被清军抓获,11月在南昌被处死。护宝的亲兵随大部队逃到了龙南,由于载满财宝的马车走不快,后面清军又追得紧,太平军将领经过紧急磋商,决定抛弃辎重轻装南撤,护宝的亲兵则将全部圣库财宝运入安基山林区埋藏,并就近驻扎保护圣库。安基山埋藏天国圣库财宝究竟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只是留下了"九窑十八窖"的传说,而那支进入林区的太平军神秘地消失了,没有人看到他们走出安基山。常言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们对攫取财宝的欲望是无穷的,对财宝的信息是特别敏感的。"九窑十八窖"的传说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龙南城乡乃至粤北赣南,财宝的巨大诱惑吸引了许多作发财梦的人纷至沓来,到安基山这个有着神奇传说的林区来寻宝。据传在光绪廿五年秋,有两伙分别来自广东兴宁和福建龙岩的人到安基山来寻宝。来自广东兴宁的约有五十多人先到达,在安基山谢的山上掘土炸石,意在挖掘出天国圣库埋藏的"九窑十八窖"财宝。福建龙岩来了约有八十多人,看见有广东人先来挖宝已有了三分之气,生怕他们会挖走早已垂涎三尺的财宝,便仗着人多势众上前去驱赶他们让开。广东人见福建来的人多,若是打斗起来可能吃亏,再想想财宝不一定就在现在自己挖的地方,便抱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想法往北面山上让开了约有五六百米的地方,继续掘土挖宝。福建龙岩来的人见赶走了广东人不免洋洋自得,就在已经挖开的山上大挖特挖出来。挖了五天,两伙寻宝人都没能挖到宝藏,不免有些泄气,可正巧的是广东兴宁人挖到了一些水晶石,领头的周强想再挖下去也可能找不到财宝,这些水晶石晶莹剔透的也能值些钱,便让手下的人连抬带扛地带了些水晶石往山外撤,准备打道回去。没想到福建人以为他们找到了财宝想运走,领头的黄杰一声吆喝,八十多个福建人一哄而上将广东人团团围住,要他们把财宝留下。广东人一开始被赶走时就憋了一肚子的气,这几天辛辛苦苦也没挖到财宝又窝着一肚子的火正愁没地方发泄,看到福建人又围上来要抢自己的东西不由得火冒三丈,不等领头的发话便都操起木杖铁棍发狠地朝福建人打去。那些福建人只是仗着人多势众想吓唬吓唬广东人,只当他们还会象刚来时那会一样乖乖地交出扛着的东西,根本没想到比自己少二十多个人的广东佬居然会奋起反抗,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打倒了十几个人,早已吓得两腿发抖浑身直颤,看到那些发狠红了眼的广东人舞杖抡棍玩命地冲过来,都吓得哀叫着四散逃命。黄杰也没想到自己这边人多势众竟然会被广东人吓倒,急忙大声吼着让手下人别怕赶紧操家伙反击,可这时候大家都只顾着逃命哪里听得见他的吆喝?只有贴身的二十多个人拼命护着他与广东人交手,可常言说兵败如山倒,不怕死的怕玩命的,这二十多个福建人怎能敌得住五十多个玩命的广东人?不一会儿就非死即伤地躺到了山上。大获全胜的广东人还不解气,要把这些仗势欺人的福建人置于死地,吓得那些没死的大声求饶哀声遍地。领头的周强大声喝住手下的人,然后带着他们扛着那些水晶石走了。这次械斗导致了十多个福建人死亡,三十多人受伤。民国十一年冬天,安基山又发生了一起寻宝人之间的大械斗,死伤了十多个人。可天国圣库的"九窑十八窖"财宝仍然没有被发现。解放以后,安基山建起了国营林场,居住的村民多了起来。近二十多年来,村民们在开荒挖土时挖到了几枚太平天国镇库大钱,给"九窑十八窖"的传说添了几份佐证。1995年6月,安基山林场在谢 分场开路时挖到了一片数百座的无主坟,这些坟头上只立有一块青砖,没有镌刻立坟人的姓名或年代的任何可考证的文字,那当时荒无人烟无路可走的山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无主坟呢?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当年那些埋藏和守护天国圣库"九窑十八窖"财宝的亲兵,他们进山后就再也没有走出去,默默地在山上守护着天国的财宝,等待着天国的复兴,几十年如一日,直到生命的尽头。公元2004年,英国一个皇家投资公司找到龙南县委领导们,要投资数亿元买下整个安基山,表示要在山区建造最大的旅游度假基地,并与县委政府经过几番会谈讨论。作为县方参与协商代表之一的笔者对其投资目的提出质疑,认为建造旅游度假基地只是借口,并指出英方要买下安基山的真正目的是否是冲着"九窑十八窖"的天国财宝而来的时候,英方代表顿时慌乱口拙,随即辩解说并不清楚安基山有天国财宝一事。经过几番辩解争执,难以协商成功,英方最终未能如愿……安基山的林海和绿水青山宛若龙南境内一幅秀美的图画,让许多国内外的游客慕名而来……而"九窑十八窖"的传说成了至今也无法解开的"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