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改版后订阅栏变小,粉丝说刷不到推送。亲亲们记得点个星标,就不会迷路啦~(详细步骤在文末)」 你了解医美吗?想过做医美吗?又如何看待做医美的人呢? 小印发现,如今我们对于医美的态度越来越开放了,就连男性也开始做医美了! 而且对于医美,很多人都是一边说着要"自然老去",一边又放不下容貌焦虑,最后还会去做。 为什么会这样? 想做医美,又想"自然老去"? 医美好像一直是个"自带爆点"的话题。 从前,我们总是热衷于讨论明星"是不是整了""为什么脸僵了",或者是哪个网红的脸又出现了什么微调,变好看了还是变丑了…… 近几年,我们看待整形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虽然大多数人仍然不赞成大刀阔斧的动脸,但对于整形的接纳度却大大提高了。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整形医院。 有的通过手术方式调整不满意的五官、轮廓,还有的通过注射类、光电类项目改善皮肤,抵抗衰老…… 在做完项目之后,也会大方承认,甚至安利给其他人。 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钱do脸堂堂正正,没什么不能说的。 所以,整型行业飞速发展,整形行业也乱象丛生。 从2019年到2022年,整形医院遍地开花。 仅2021年一年,就增加了两万多家。 各社交平台上医美号鼓吹医美,明星网红齐上阵宣传。 消费者下单越来越轻易,"不满意就要立刻行动"。 甚至还会做一些略显奇葩和危险的项目,比如私密整形和抽脂。 但也有人虽然不觉得整形有什么不好,但自己更愿意"自然老去"。 他们认为: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不必焦虑于衰老与皱纹。 年轻有年轻的美好,老去也有老去的从容。 就像当初演员咏梅讲的那样: "不要修掉我的皱纹,那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 "现在我不仅不会对皱纹感到紧张,反而有些骄傲。年龄不是我的敌人,我的故事写在我的脸上。而这张脸,就是对时间最真实的一种致敬。" 但也有人,一边说着要"自然老去",一边却加入了整形的行列。 从想法到做法都十分纠结。 为什么会有这几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出现呢? 为何态度截然不同?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人们会有一种"遍地美女"的感觉,无形中增加了容貌焦虑。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大家对医美不再藏着掖着了,态度越来越开放,认为动不动脸是自己的自由,也是一种进步。 变美后,还可以吃到"颜值红利"。 在颜值经济的影响下,这种观念这就像一颗石头扔进平静的池塘,咕咚一声水花四溅,水波层层向外扩散,波及面越来越大。 我们对于外表美的渴望普遍提高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容貌和衰老的焦虑。 不够白、不够瘦、皮肤不够水润光滑、面部肌肉的走势不够工整……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于是,医美越来越火爆。 而且,比起传统的需要动刀的手术,近几年格外流行的轻医美和微整形项目风险小,不需动刀、即做即走,效果立竿见影。 且这些项目主打保养、抗衰,在心理上,给人的感觉就是"还原美貌"。 不像那些动刀的整形项目,感觉是本来长得不好,需要修正。 因此,大众对整形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甚至还有明星愿意分享医美体验。 在多方的推荐下,消费者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而且,无处不在的医美营销也在无形中对消费者产生了心理暗示。 看多了"如何从普女变惊艳"的推文,再看到社交媒体上的团购大减价链接,很难不冲动消费。 而在消费过一次,尝到甜头之后,内心就会对医美产生依赖。 一个部位变美了,其他硬件当然也要跟上,全面焕新; 重要的场合,要算好时间做项目,保证面部呈现最完美的状态; …… 于是,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n次…… 而那些主张自然老去、不做医美的人基本做到了与容貌和解。 不管是因为本身长相得天独厚,还是因为不需要容貌来为自己加分,选择接纳不够完美,本身就透出一种"悦纳自己"的心态。 口罩期间和阳康后社会风向的变化,也是原因之一。 大家开始觉得,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能保持平静的生活就已经够难了,没必要再去折腾。 此外,不进行医美,也可能是因为担心医美的安全性。 毕竟,医美失败的案例不少,安全性并非100%。 国家也开始管控,打压了过于火热的医美鼓吹和行业中存在的乱象。 消费者意识到部分医美项目存在一定的虚假和夸大。 自己的原生脸虽然不算极美,但至少功能没问题,万一整毁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至于第三种,她们就是最纠结的类型。 无法与自然老去的自己和解,但又担心医美可能带来的问题。 本质上还是觉得衰老并非好事,但又害怕因为此刻贪图年轻,老了会出现后遗症。 希望能够"自然老去",又觉得"老得太快"。 看着同龄人都开始通过医美变年轻,自己就也忍不住想去尝试了。 所以,才会有"嘴上说着不做,身体却很诚实"的情况出现。 不过,小印还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传统印象中,医美的受众大多是女性,但其实,现在男性做起医美也毫不含糊! 男性也开始"颜值内卷"? 在追求美这件事上,男性似乎一直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然而如今,情况悄悄出现了变化。 男性也卷起来了! 新氧发布的《2021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男性医美消费群体正在快速崛起。2021年占医美消费群体比例达到12.6%,增速更是女性增速的6倍。 #男性医美消费平均客单价是女性的2.75倍#的话题还一度冲上了热搜。 其实"男人爱美",在当下已经算不上是新鲜话题了。 美妆护肤、潮流穿搭和运动健身,早已成为"精致boy"的进阶三部曲。 但很多人没想到的是,"男颜经济"的崛起,也撬动了男性医美市场这块蛋糕。 有数据显示,男性医美消费项目规模前五名,分别是皮肤美容、注射美容、面部轮廓、眼部整形和鼻部整形。植发和抽脂也是很热门的项目。 最先接受医美的,大多是博主、主播等"靠脸吃饭"的男性。 他们大多是90后、00后,本身也追求时尚、潮流,对医美的接受度也更高。 还有一批公司中上层人士,年龄多为35-50岁,事业竞争大,不仅工作要做好,形象也得跟上。 于是,为了重新拥有年轻有活力的外表,他们也纷纷走进了医院。 有趣的是,中国男性喜欢轻医美、植发和抽脂,硅谷精英们则沉迷做"断骨增高"。 轻医美主打抗衰、美化肌肤,植发适用于刚需人群,抽脂则是效果立竿见影、适合不能坚持健身的人士。 相比之下,断骨增高手术听起来就略显可怕了。 在手术后的90天里,每天都需要用磁性遥控器来将断骨间的钉子延长一毫米,疼痛值可想而知。 且这种手术价格高昂,折合人民币最高可达100万。 追求美从不拘泥于性别和年龄。 通过医美改善容貌和外形,也合情合理。 不过,医美是一个"无底洞",变化越大,越容易产生心理依赖。 且医美市场鱼龙混杂,如果决心要do,就务必要擦亮双眼,选择正规的机构和专业的医生。 作者:来士普 责编:丛夏 星标设置步骤 推荐给你我们的小红书账号! 「印客美学」是印客美学内容集合频道,分享小众电影、音乐和优质书籍,一起来提升审美,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