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华视点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今年的全国两会将如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开局之年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具体奋斗目标,切实解决百姓关心的急难愁盼和热点问题,通过发展不断提升民生福祉?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从多个方面部署民生新举措,勾勒出民生发展新图景。
就业: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计划报告提出,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组织就业见习和专项培训。深化百万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组织开展国聘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预算报告提出,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谢资清委员说,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建议发动行业协会、社会机构、知名企业广泛参与,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更多有特色的行业专场招聘。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实施重点帮扶,优先推荐岗位。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收入: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计划报告提出,探索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预算报告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节能产品等予以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
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龚六堂委员建议,除了规范发展资本市场外,同时畅通土地、资本等要素的流动,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财产性收入差距。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代表建议,在提升传统消费的同时,围绕消费升级需求创新消费场景,支持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要发展农村物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医疗: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医疗领域的举措重点在于"提质"与"均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计划报告提出,增加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建强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预算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40元,并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89元。
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代表建议,鼓励优质医疗机构通过托管、医联体等方式帮扶基层医院。通过大数据技术推进省市县乡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全覆盖。以技术帮扶、业务指导等方式培养基层医生,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疫情防控:防重症、保重点人群、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重点做好老年人、儿童、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
计划报告提出,促进老年人接种率持续提升。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农村,畅通市县两级转诊机制,补齐农村疫情防控短板。预算报告提出,适当延长新冠患者救治经费保障政策,对其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的住院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委员表示,接下来要对重点人群加强监测管理、建立完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监测新冠毒株变异,为下一阶段疫苗接种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委员建议,根据各地摸底的高危风险人群基数,尽快完成抗病毒药物等疫情防控医疗物资的保供准备。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让重点人群可以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早期得到有效治疗。
教育:义务教育均衡、职业教育提质、高等教育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计划报告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预算报告提出,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250亿元、增加20亿元。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安排100亿元、增加30亿元。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安排404亿元、增加10亿元。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张文明委员建议,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发挥集团校的作用,建立双向流动补贴制度,让城乡学校师资流动起来。
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张振连代表说,企业里钳工、焊工等特殊工种的老师傅每年都有100多人退休,可招聘来的新人留下的不到一半,技能人才"青黄不接"。他建议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鼓励校企合作,培养更多能工巧匠。
"一老一小":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计划报告提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预算报告提出,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代表说,要抓住重要窗口期,通过"真金白银"、暖心贴心的改革举措,织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他建议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更多向老年人的身边、床边、周边延伸。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委员表示,除了生育补贴政策,要从增加产假、普惠托育、妇女产后就业等多个方面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住房: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计划报告提出,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作用,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预算报告提出,支持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有效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委员表示,新市民住房需求主要集中在租赁住房和首套刚需购房两个方面。建议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在人口净流入大中城市构建保障多层次、产权多元化的住房供给体系,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的住房难题。
生态环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计划报告提出,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目标设定为降低2%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预算报告提出,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30亿元,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7亿元、增加20亿元。中央财政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安排172亿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陈松蹊委员说,建议研究实施更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我们将建设好电力双碳中心,通过新型电力系统,催生碳服务、碳交易、碳监测等新业态,助力提升双碳产业创新能级。"国网天津电力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亮代表说。
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国家关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务必通过细致工作扎实到位。
计划报告提出,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一批补短板促振兴重点项目。预算报告提出,进一步增加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安排1750亿元、增加100亿元,重点向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
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秀代表,自2003年起带领村民养殖黑山羊共同脱贫致富,目前饲养总量超过26万只。2022年,养殖基地建立了"盒马村",实施产品精细化分层与定制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她建议,推动农企对接,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多渠道构建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记者陈玉明、秦交锋、舒静、宋佳、吴文诩、黄江林、董瑞丰、姜琳)
假作真时真亦假我们能创办自己的职业台球大赛吗?112月13日下午,中国台球协会宣布,根据世界职业斯诺克协会(WPBSA)通报,以及中国台球协会纪律准则和处罚办法和中国台球协会职业球员委员会管理规定,经研究决定,自2022年12
将领私畜部曲百余人?赵匡胤怒而赐死,发现是诬告后为何冷处理?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有一天向赵普询问使天下长治久安之计,赵普迅速回答了以往乱世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此非它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
李世民病入膏肓时,武则天和李治竟然在李世民面前眉目传情李世民病重时,武则天为了不在尼姑庵内孤独终老,竟然主动制造机会引诱太子李治,与李治私通。更过分地是,还当着病人李世民的面。一切还要从唐太宗李世民病重说起。贞观二十一年,50岁的李世
排便不通畅是怎么回事?排便不畅不尽是生活中许多人的常态,明明便意很强烈,但蹲到脚麻才拉出一丁点,时常感觉刚拉完就还想拉。长期如此体内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会影响到身体的正常运转,并且久蹲厕所不利于肛肠健康,
这个猪肉凭什么这么贵?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前段时间猪肉价格一直涨涨涨好消息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监测12月59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同比涨幅低于30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退出价格过度上涨
持续火爆!改善肠道健康的苏打水再获2500万美元投资本期看点Poppi获得2500万美元新融资MRMHealth与IFF2型糖尿病项目达第二阶段里程碑Carina提交CART疗法CNA3103IND申报国信医药获近亿元B轮融资妙可蓝
冬天,少吃萝卜大白菜,多吃解毒菜,3天吃1次,排出体内垃圾最近的天气越来越干燥了,不少人都出现了喉咙干痒便秘的问题,再加上最近疫情完全开放后,我们更要做好自身防护了,但除了外在的,我们还要注意,多吃一些增强抵抗力的食物。这里建议中老年人,
2022,共享电动车关键之年文观察者网张志峰你会在异地使用共享电动车吗?会,但每次用完都会把押金退掉,但小品牌太多了,如果当时忘记了就很麻烦,押金大概率要打水漂,因此时常焦虑。不会,用的时候找不着,不用的时候
漠河上演冰雪嘉年华来源黑龙江日报12月18日,中国大兴安岭首届极地森林冰雪嘉年华暨漠河第十三届冬至文化节开幕式在北极村欢乐开启。冰封的江面上,众人一起泼水成冰,泼出巨大北字。大雪人。求合影的驼鹿。大
高原诗会龙八车行雪国,去马利村高原诗会我们在格桑花开的地方等你车行雪国,去马利村车行雪国,呼啸风伴着民族乐,窗外的雪山在平移中愈显安静,吃草的牦牛,依然倔强地站立在寒风中,充当着青藏高原最后的守护神,可惜很快变
珂尔谈规划郑州科创名片,还看天健湖!近日,市委财经委召开第三次会议,强调了要提高站位,拉高标杆,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标杆城市,为全省全国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两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