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晚上,中国传来4个最新消息
跟着我每天一起来看看祖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于我们每个国人来讲,真的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些最新发生的事情,毕竟事关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这两天,祖国各地又传来了几个最新消息,非常值得一看。1、刘显忠建议在小学高年级开设历史课。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刘显忠建议,完善已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小学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在小学高年级开设专门的历史课程。
我记得我上学那个时候,历史课程正儿八经的学习是上了初中之后才开始的,小学主要是自然科学和社会品德课吧。
我觉得历史课特别重要,作为国人,我们应该也必须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这样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向心力,对于我们文化自信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
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历史学习,来深化大家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应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祖国都不热爱,那你还能指望他什么呢?
特别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崇尚西方的文化,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很深,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更加要加强历史的学习。以此来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
2、2022年各地防疫"账本"公布,看看你花了多少钱。
就在昨天,中国疾控中心梁万年宣布,我国这一轮疫情已经基本结束,这也宣布了我国取得了疫情防控的伟大胜利。
我们都知道,这三年来国家对于疫情防控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你知道国家一共为我们花了多少钱吗?
近日,有不少省份都披露出了疫情防控的具体费用。
比如从防疫支出上来看,2022年花费最多的省份是广东,达到711.4亿,其次是河南和浙江,也都超过了400亿;至于人均防疫支出上,北京市以每百万人口花费13.7亿元,位列全国第一。2022年全国财政卫生支出增幅17.8%,超过了过去的五年。
真的没有想到河南的疫情开支居然这么大。和浙江持平,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广东和北京疫情防控支出多,主要是因为人口众多,还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
随着这一波疫情的结束,可以预见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投入会有一个大幅度的降低,但并不会突然降至零。可能会在公立医院和公共医疗卫生体系方面加大投入建设力度。
其实我们现在应该考虑,国家投入建设的核酸检测点和方舱医院,是不是可以稍加改造一下,建设成为其他有用的设施、再重新利用起来,不要造成浪费,这样不是更有意义吗?
真的要为我们这个伟大的祖国点赞,也要为我们勇敢的14亿中华儿女点赞。我们身为华夏人,身为中国人骄傲!骄傲!
3、多地因新冠甲流停课,专家表示不用慌。
进入2月以来,包括上海青浦,天津北城,浙江宁波等地,都出现了部分学校部分班级学生发烧而停课的情况,很多都是甲型流感导致的。
这种现象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担忧。专家告诉我们,停课只是一种稳妥谨慎的做法,是为了防止学校疫情进一步扩大。可以说停课完全是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着想。
冬春季节是流感的多发时刻,虽然现在新冠病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但包括诺如病毒、流感的病毒,这些很容易侵袭上呼吸道,因此也不得不防。
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讲,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去了学校要勤通风、常洗手,回家之后要好好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病毒。
4、政协委员熊水龙建议推行农民职业年金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熊水龙提出推行农民职业年金制度。按照农民的基本收入、对技术的掌握程度、生产和生活形式等基本指标,分为"职业农民工"和"职业农场主",设计不同收入下农民职业年金的缴纳比例。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今年两会期间,农民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确实在生活中也存在老年人收入低,生活难以保障等问题,这些都非常棘手,需要及时解决,让农村的老年人也可以老有所养。
熊委员提出的这个建议非常好,希望能够进一步落实下来,这样就能够对农村老人的生活有一个提高,哪怕是三五百元,对于农村老人来讲都非常可贵,因为他们本身的花销就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