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整的25岁,需要经历7场告别
告别才意味着有新成员的加入。新的伙伴,新的环境,新的工作,以及一个全新的自己。
因为没有人能够一直陪伴你,童年的宠物、读书时代的暗恋对象,以及成年前陪伴在身的父母。 所以啊即使有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7岁那年和童年玩伴的告别
夏天来的毫无防备,告别也消无声息
她跟我年龄相仿
更是跟我玩的最要好
但是因为搬家和生活
我们突然就变得陌生了。
重逢的那天
是在那时qq刚兴起的时候
她的头像是一只郁闷的向日葵猫
她的主页五彩缤纷按现在话说就是杀马特风
她的说说里有男朋友,有新生活,唯独不在有我
之后
我再也没有把qq列表里拉到最后
我再也没有主动去翻阅过她的qq动向
她渐渐变成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存在于好友列表
那时候的我,第一次尝到告别的味道,就像一滴雨打在了地上拾不起来了。
10岁那年和我的狗狗告别
也是那年夏天,离开的毫无防备。
她黑不溜秋的,我取名叫小黑。
但她太聪明了,我伸手她知道抬脚。
我放学回来她立马乐的绕着我团团转。
好景不长,她出车祸了。
因为贪玩,马路成为了她的终点站。
那时候我不懂,只是哭。
这一次的告别却是永久性的,连窥探她的机会都没。
14岁那年和我的初恋告别
或许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场无疾而终的暗恋
班上我就觉得他最好看。
下了课我会不经意去瞄他。
上体育课我会留心观察他的八百米长跑。
就是那种散漫桀骜肆意的感觉最得我心了。
至始至终都没人擦觉。
我是班上的尖子生,他像个地痞小混混。
始终也没能将这份喜欢说出口。
毕业来临了,也就各奔东西了。
18岁那年开始异地求学
第一次和我的亲人短暂告别
家乡熟悉的那条小路。
门口有两颗柳树,一口老井,和数不清的家畜。
有左邻右舍的小伙伴,还有从小到大的爷爷奶奶。
十公里的路途
四块钱的旅途
一麻袋的快乐
这是我经历的第四次告别
家中有人思念我,便不孤独。
21岁的告别是长途的,一年只回5次家。
我考上了大学,我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回家。
我对家乡的印象更少了,每次回去都像变了个样。
门前的树,井通通消失了,也由之前的土路修缮成为水泥路。
门前屋外的房子几乎都是两层半,大家都从老房子搬出来住了。
一时之间我家那条街一下就变得冷冷清清。
稀稀疏疏的几只老母鸡成为了这条街的主场。
奶奶的赶鸡声未变甚至更响亮了,从这头叫到那头。
这是我的第五次告别。
小母鸡变成了老母鸡,地上的鸡粪铺了一层又硬了一层。
而我的告别却总是在提上日程。
23岁的告别,象牙塔的女孩子出社会了
面对真正的试卷,答错了就没有机会。
不被社会痛打过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有人痛打后就佝偻着人生,有人一直在匍匐前行。
我属于第二者。
得到就意味着失去。
我的代价是失去了很多之前的伙伴。
我的圈子渐渐只有我。而我并没有得到什么。
第六次告别算是学生时期过渡社会人的无序选择。
25岁想告别曾经的自己
因为感情不顺,工作难熬都犹豫、怀疑、失望到较劲给自己。
看书看电影看世界
写日记写读后感写今日头条
所有的不满最后都让自己落在行动上
把行动值拉满,脑袋用知识武装起来,赚钱用能力去实现。
好像人生就是这样,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看好看的,简简单单。
该来的都在路上,
慢慢走,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