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出来具体情况,别盖个大帽子 来源:智本社问答 这问题容易引起争论。 有些人认为,所有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都解释不了中国经济。这种观点很普遍,有些经济学家也这么说。但是,其实真正的经济学家不会这么认为。 为什么? 经济学家的使命是追求一般性,一般性的理论是不分国家、民族、种族、性别的。首先,不存在所谓的西方经济学,或者东方经济学,经济学是通用的,就像需求定律、价格理论、边际效用递减理论都是通用。其次,用理论去解释中国经济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具体解释什么? 如果解释中国经济过去四十年持续增长,这个经济学很好解释。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几十年持续快速增长的历史进程,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都出现过,像阿根廷、智利、巴西等新兴国家也曾出现过,只是时间可能稍微短一些。 经济持续增长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发展市场经济。反过来说,我们看不到一个非市场经济的国家,它的经济能持续几十年快速增长。这里,经济学的解释是,自由市场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机制比人为调控具有更高的效率,它可以更好地调配供需两端的资源,激励创造者创新产品与技术。这是经济增长的根本。 二战后,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还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融入全球化市场,国际资本与技术的转移。这符合古典主义的要素分析法。在进入全球化市场时,密集的劳动与密集的国际资本与技术转移相结合,促进了新兴国家的经济兴起。这种模式也被称为亚洲模式。这些新兴国家通过这种共同的模式在短短几十年内跃升为中等收入国家,但是极少国家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 这里的原因正是密集的劳动、密集的国际资本与技术转移,没有形成技术与制度革新能力。当劳动力、国际资本与技术转移的红利消失,技术和制度革新的能力不足,便无法再更进一步。这是巴西、阿根廷、泰国这些新兴国家遇到的难题。 中国经济有没有一些特殊性?当然有,我们需要总结中国经济的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具有中国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我们也需要探索一般性的规律,坚持人类经济发展的共性,坚持改革开放,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制度。 当前中国面临的最严峻的两个问题是:人口减少以及体制不被传统强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