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担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后出任海南省委书记,敢为人先成绩不凡
现如今,提起滨海旅游,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海南三亚,你可能不知道,这个美丽的度假胜地在几十年前还是一片荒凉的偏僻小海湾,根本无人问津,其之所以能快速发展起来,成为国内旅游业的一张名片,离不开邓鸿勋同志的努力耕耘。
邓鸿勋是一位老革命家,早在上中学时便入了党,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期间,他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秘密从事情报传递、党建等工作,立下了不少功劳。1949年,他考入大学进修,毕业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去东北支援工业建设,期间既学到了不少技术知识,也积累了很多基层工作经验,这对他往后的仕途大有裨益。
动荡开始后,他被错误划分为"右派",继而遭到严厉批判,1967年被下放到偏远地区劳改。1972年,他获得平反并复出,在江苏某工厂担任高管。动荡结束后,他被平级调动到体制内工作,至80年代后期,他已经升迁为省委高干。邓鸿勋不是一个喜欢待在办公室看文件的人,他更愿意去实地考察,直接获取一手资料和数据,也能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沟通。
1990年,他59岁,到了该退下去的年纪,他随即向党中央提交了离休申请,打算将位置让出来给年轻人,为国家未来培养人才。但党中央却不同意,当时正是经济体制改革最关键的时期,国家急缺思想坚定、能办实事的干部,断然不可能就这么让邓鸿勋"撂挑子",谷牧同志亲自和邓鸿勋谈了一次话,想要将他调到海南去。邓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听从党中央的安排,再干他几年,为社会主义建设再添几片瓦。
1990年,他出身海南省委一把手。当时琼岛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均衡,海口是全岛"老大",吸纳了全岛9成以上的资源,海口市区高楼林立,一派摩登之象,但文昌、三亚等地却发展缓慢,连个像样的支柱产业都没有。为了扭转这一情况,邓鸿勋决定调整产业布局,将海口的资源削减一部分投入别的地区去,让邻近的地市也"吃一口饱饭"。
除此之外,他还极力促进海口经济转型,引入金融业以及其他配套产业,将第三产业打造成该地的新支柱产业。至于三亚,这个市原本是海南省委重点建设的岛内另外一个经济支点,此前曾砸了不少资源进去,但三亚并没有如预期那样迅速发展起来,还一直维持着落后的原状,市里连几辆出租车都没有······
邓鸿勋在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考察之后,找到了三亚发展不起来的原因,那便是领导班子太保守了,什么都不敢干,凡事畏首畏尾,没有省委的指示干脆就"躺平"。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便直接将整个三亚市委高层换掉,提拔了一大批敢做敢为的年轻人上来,为三亚注入了活力。紧接着,他开始增加对三亚的拨款,用于支持基建,他要把三亚开发出来,做成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有干部曾经劝邓鸿勋要"省着花钱",大把"银子"丢在几片海滩上实在不值。邓鸿勋觉得对方思想还是没有完全解放,钱是挣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再说了,三亚的经济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开发好的话,带来的收益也是巨大的。邓鸿勋劝对方把目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只看眼前,否则会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三亚搞开发途中,出现了一系列小问题,比如土地性质变更、银行贷款、融资占比等等。邓鸿勋对此很关注,他曾多次来到三亚现场给大家解决问题,最大程度简化行政流程,尽快不耽搁开发进度。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三亚的面貌焕然一新,在经过广告推广之后一夜火遍国内外,慕名前来游玩游客数不胜数,这给海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1993年,邓鸿勋暂时离开政坛,次年他转调国务院任职,1998年光荣退休,2019年病逝。
经济体制改革难点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在于干部们是否敢担责任,敢为人先。邓鸿勋就是这样一个大胆的人,他顶着巨大压力坚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为人民政权摸索出了一片新天地,中国自此脱胎换骨,发展势头愈加迅猛,一跃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体,人民群众也享受到了巨额的红利,过上了充裕的物质生活!
环上大科技园九大基地连成黄金链,宝山科技成果转化强磁场这样炼成2022年底,位于环上大科技园3号基地的素水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其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实现了国产替代并走向产业化,同时参与解决了深海无人装备自主能源供给的卡脖子难题,有效支撑国家
一个人,越懂事,内心越苦作者末小北01引言人这一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选择,但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自己过得开心,而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以前,常听人说你要懂事,才能活得不那么累。因为,很多人都喜欢懂事的人
广州历史最悠久的西湖花市,仅开三天,半个广州城的人都来了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大家都知道,广州有着花城的美誉,一年四季繁花似锦,因此,过年逛花市行花街也成为了广州人的重要传统习俗之一。说到广州历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花市,那肯定
精选文案丨让你眼前一亮的小众风格文案冬日生活打卡季今我的眼泪是你看不见的那片海1。hr你不能忘了我听到了吗2。hr我跟你走没有船票我同你游3。hr不听违心的话只说心里话4。hr我们总会再见再见为了再见5。hr花在开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