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鸽子的,一年赚一百万。 我村有兄弟三,九十年代就开始收鸽子。当时只是小商贩,卖给本地的冷库。那时候利润小,量也小。到两千年,老三的小舅子在上海派出所工作了,老三就去上海活禽批发市场租了摊位。在上海搞批发,老大老二在家组织货源。当时哥们三几乎垄断了三四个县的肉鸽市场,各地的小贩都来送鸽子。我还记得在他家排队卖鸽子的场景。我朋友给他家帮过忙,他说一只鸽子运到上海,一只纯利润一元,最忙一天五千多只。 后来由于禽流感,上海关闭了活禽市场。这哥们三,投资二百多万修建了冷库,开始走白条鸽子。由于禽流感鸽子价格跌入低谷,便宜到三块一只,还有更便宜的。这哥们三借着便宜的时候存货,他们把自己的冷库存满,几乎把县城对外经营的冷库也存满了。 等疫情过去,鸽子涨价了。一只有七八块左右的利润,那一年他们三人收入上千万。后期连续了好几年都是这个套路,真是发财了 他们的发财主要是,最先打进大城市的市场。 取消了很多中间环节,直接进入上海的终端市场。赚取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价。 在老家收鸽子,前期出高价格,几乎击垮了所有的收鸽子的竞争者。后期我家附近的鸽子市场被他哥们三垄断了。垄断还有别的扶助手段,这里就不介绍了。 收鸽子的兄弟三在我家附近是首富,就是靠经营农村的鸽子发财的。 发展农业肯定发不了财,必须是做生意。 我们村有两兄弟靠桶装水厂赚了第一桶金,现在是我们镇上最大的烟酒批发商。 05年兄弟俩开始是跟随建筑队在南方打工,天天有送水工向工地送桶装水,8块钱一桶,经了解这个送水工一天能送100桶左右,喝着和家乡的水没什么区别,老二的思想活,按照水桶上面的联系电话咨询批发价,一桶水的批发价3元,老二就有想法了,要建水厂做桶装水生产商,当时报纸上小广告就有小型纯净水设备,老二就和老大商量一起干,俩人先考察几家桶装水设备厂家,确定了一套一小时出200桶水的设备,才7000多元一套。 兄弟俩分工明确,老大回去在我们村包了一口机井(浇地用的机井),在机井旁围起了一个简易的院子,老二进设备、封口机、桶、还注册了一个商标等等,经过1个半个月的调试,就开始运行了,总共下来花费还不到7万元。 他们这就是弄得黑作坊,当时是卖方市场,老大搞生产老二跑销售,自己的门市是总经销商,开始打开本地市场销售的策略也是跟南方城市学的,对下面的分销商策略是:订水送饮水机。夏季卖的最疯的时候一个月出10万桶左右,水厂几乎24小时不停。 两年就赚了600多万,后来兄弟俩听说市里正在打击黑作坊,紧急收手把设备转让出去,现在洗白了,是我们镇上最大的烟酒批发商。 我认为做生意能发财,上班的话就一个月5000元左右,干十年才50万,除了吃哈拉萨剩不了多少钱的,做生意就可能不一样了 。 比如我身边的一位朋友人家干化妆品的 ,人家一开始干的时候开着个脚蹬三轮车卖点化妆品,我们都笑话他,毕竟那会在工厂工作有稳定的 收入!所以我们都笑话人家卖化妆品的能赚多少钱?人家用一年的 时间换了个机动四轮车 ,上去15年前也算是可以的 了 ,后来干了七八年吧! 现在你看看人家刚房产六七套,车五六个… 所以说还是做生意赚钱。 我身边发大财的人大部分都在套取国家补贴 在农村你身边的人发大财都是做什么的? 我身边有蛮多都都发大财了,在城里买房了。讲几个真实的发大财的案例。 1、隔壁叔叔一家人,以前做汽油买卖,后来改行修摩托车,这些都是十几年前的,做了几年修摩托车之后,也存了不少钱,建了四层楼的房子,在一次朋友亲戚的介绍下,一家人到广州开了一间炸鸡汉堡店到现在,不知道赚了多少钱,反正在广州买了房,买了车,手里还有大把钱。现在他俩夫妻不去广州做了,留给儿子媳妇做,两人在家带带孙子,羡慕不来。 2、另外一家,有一个堂哥,以前也是跟隔壁叔叔学修摩托车,做学徒。后来到广东进汽车维修公司做学徒,学了好几年吧,手里也攒了不少钱,自己开了一个汽车维修点,前几年店面不大,后来扩大店面之后赚得更多,也在广东番禺买房买车了,现在一家在广东生活,只有过年过节或亲戚朋友摆酒啥的才回来。 3、一个表哥,前几年种了几十亩大青枣,赚了不知道多少,在村里买了宅基地,建了三层带院子的小洋楼,买了车。现在果园请人打理,自己跑水果批发,一卡车一卡车批发的那种,现在无法估计有多少钱。 为什么身边的人这么有钱我还穷得叮当响,真是未解之谜 欢迎关注戴子的新生。 老家发大财的只有两家,其中一家利用祖传秘方,做卤菜生意,另外一家利用自家人脉资源背景,揽工程。其余的除了老弱病残,全部外出打工,没人发大财。 唐莽子没考上大学,请幺爸找活干,他幺爸是铁路设计师,叫他去铁路施工队干体力活,但待遇优厚,福利不错。没干两年,利用幺爸的影响力,单独组建施工队,轻松承包多处铁路附属工程,赚了不少钱。 2000年成立建筑公司,不惜代价取得建筑施工资质,项目应接不暇,赚得盆满钵满。幺爸退休后,人走茶凉,铁路项目不好拿了,唐莽子回老家从事住宅商品房开发,投资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效益好很稳定,他是我们当地最有钱的人。 卤菜世家的超娃,持有卤菜秘方,很有特色,远近闻名。改革开放初期,在乡镇上卖卤菜,收入可观,是本村最先富起来的人。他脑瓜子灵活,不失时机到市里中心位置开办特色卤菜专卖总店,在其他县市开了不少分店,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后来网购生意火爆,他招兵买马,开网店卖各种特色卤菜,产品畅销全国,还有海外华人订购。现在他身价几千万,住别墅开豪车,商铺数十间,生活赛神仙,令人羡慕。 超娃发财没忘父老乡亲,对村里特别困难的人家,无偿教他们做卤菜,借钱或援助他们到外地开卤菜店。让这些人尽快脱贫,过上小康生活。捐款修路造桥,支助失学儿童和扶助孤寡老人,是村里的大善人,也最受尊敬的人。 实话实说,农村人,没有特殊的技能技术,没有特殊的人脉背景,没有灵活的脑子,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发大财,难于上青天,能过上小康生活就不错了。如果干纯农业,要发大财,几乎不可能。 粮农二代,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谢谢! 在农村的我身边都没有发大财的! 在农村最大的收益往往是种那几亩水田,或者种点其它农作物,比如:玉米,花生,木薯等!都是些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的作物。而且都是体力活,面对黄土背朝天,辛苦了不说,到头来也是搞得个不饿肚子罢了! 有饭吃那也得花钱买菜和其实费用啊!那来的呢,有点经济头脑的种点其实经济作物,搞点养殖之类的,但也是效益不好!有时还亏本了。有点体力和技术的,也只能是去附近做点泥水工,钱是赚到一点,但是累得半死!没办法,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呆在家里,都到城里打工去了,要不然没法生活啊! 在农村的我身边的人就是这样,能过生活就不错了,更别说发大财了!不过,我觉得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发财!你觉得呢? 在我们这儿,外出打工或就业人员大都是八O以后的青年人,七O前的都在农村,大都经商,办厂。农业生产方面,基本农田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丘岭和坡地都种植了车厘子,樱桃以及苹果,桃等果树,可以说一分荒地都没有。 打工者以乡镇的个体木材厂,服装加工厂,食品厂等为主。另外,我们这儿有一家国营水泥厂,很多七O,八O后在厂里上班。这些人算不上富裕,但因为打工,种地两不误,可以说基本满足育儿养老等需求。 经商者有综合商店,饭店,另有货运,贩卖蔬菜的等等,这些人相对较为富裕一些。 真正算得上是富户的是哪些办厂的。如小型水泥厂,石子厂等建材厂子最富,家有几百万到几千万的都有。其他如木材厂,服装厂 等也较富。 从农村实际来看,如果就近打工,不误种地的话,小日子还是不错的。没有大富大贵,但吃穿用不愁,并有一定的存款,老人也能够照顾,我认为这就挺好! 在农村,你身边发大财的人都是做什么的?农村靠种庄稼肯定是发不了大财的,只有搞养殖或做生意,或搞特色种植。但是搞养殖前几年可以,这两年也不行了,因为众多大型养殖场拉高了小规模养殖发财的难度。 我老家一个邻居,前几年搞了一种小型的养猪场,能养100多头猪,自身辛苦加上政策补贴,也赚了不少钱。但是这两年完全放弃了,不再坚持养猪。以他的话说,一年做下来,不但赚不了钱,还要亏本,根本没法做。身在农村,能发大财的活路,做生意概率大些。 我有个同学,他做辣椒生意,卖干辣椒与辣椒酱、辣椒油等辣椒制品,将遵义辣椒卖到全国各地,从中赚了不少钱。具体赚了多少钱,他没明说,但是他自己的钱加上政策扶持资金,共投资9900万元建了一个辣椒制品厂。他将利用原来的一些销售渠道,将自己品牌卖向全国各地。 我另一个朋友是卖茶叶的。遵义有着200多万亩的优质茶叶生产基地,所产遵义红茶、翠芽、白茶、锌硒茶、小苦丁茶,因为独特的气候、土壤、湿度等条件,造就了遵义茶叶的上乘品质,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喜爱。他带领的小团队,每年都要销售上千万元的茶叶。 还有一个朋友是搞特色种植的,他种的什么东西呢?说起来稀奇,山区朋友们小时候都吃过一种叫八月瓜的野果吧?他种的就是八月瓜。八月瓜通过训化,适于人工种植。开始四、五年了,前几年种植的人稀少,都能高价售卖而赚得盆满钵满。这两年种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但每斤价格仍然维持在中高价位。随着种植人越来越多,他准备转型上另外品种了。 在农村,要想搞大事赚大钱,要么搞特色种植,要么搞特色养殖,或者做生意。做庄稼,维持温饱可以,但赚不了大钱。大家以为呢? 大多是以前生产队队长,和村办企业厂长,生产队解体集体财产成为个人财产,村办企业厂长,跟村里签定成包合同,上缴一点利润,厂子解散了,留下了大片厂区,现在往外承租,早成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