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论今史策 编辑 | 小欢 1999年冬天,湖南三姐妹不堪亲生父亲辱骂殴打,连夜投奔母亲跪求留下,继父不忍孩子受苦,含泪答应收留。 如今这3个继女分别成为了人民公仆,海外工程师和教书匠。各个都很出息,没有辜负继父抚养和栽培。 但很多人都不理解,把别人的孩子养的这么优秀?自己的孩子初中都没念完就去打工?这不是厚此薄彼吗?是真情流露还是惺惺作态? 李享知在当初答应收留她们时,难道心里就没有过一点点的犹豫吗?他们的亲生父亲当时在干什么?作为孩子的亲生母亲难道对丈夫就没有过内疚吗?难道亲生的孩子心里就没有过一丝的怨怼吗?01 孩子瘦成火柴站在继父门前 时间回到1999年春天,和平日里一样,湖南农民李享知结束了一天的农活,收拾完锄具急忙往家赶,街坊邻里递了消息,家里来客人了,一个老头和两个小女孩,就站在他家门前,半晌了也不敢进去。 其实在路上李享知大概也就猜的十有八九了,那是现任妻子的前公公和当初留在前夫家的两个女儿,小玲和小玉。果不其然,老人颤巍巍的手扶着门框,另一只手拉着两个小女孩,表情凝重不敢抬头,半天也张不开嘴。 "叔,有啥事你说吧"李享知先把老人扶进家里,摆摆手,示意那两个女孩也进来。 "我是真没办法了呀,要不是我那个杀千刀的儿子整天酗酒,家里也是揭不开锅了,别说是让她俩上学,就是饭也吃不上了,我是真的没办法了呀,不然我也不会带她俩过来......."话还没说完,老人早已是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妻子站一边又是揪心又是为难,但也不敢作声,她心里头清楚极了,家里已经很困难了。 目前是丈夫的3个孩子和自己已经带过来的小女儿冬冬,还有一个智力有问题,需要人照顾一辈子的二哥,自己的腿也在之前受了伤,气温稍一冷就开始发作,下地都难,更别说是做家务干农活了。 全家就指着丈夫一个人,既要吃饭又要上学,真是无能为力。 这要是丈夫不答应,那可怜的两个女儿怎么办?要是回去,不是饿死就是被打死,更别说上学,活着都难。 可如果丈夫心一软答应孩子留下,这一大家子就是9口人,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还有,丈夫的3个亲生孩子能答应吗?她们会不会欺负自己的孩子呢? 李享知望着蜷缩在角落里的2个女孩,瘦的干巴巴,就像一片干豆皮似的,看着身上也没有几两肉。 他自己也知道家里是个什么情况,此时的李享知心里犹豫了。但是看到孩子的可怜,妻子的难过,老人的崩溃,他内心是万般的无奈和痛苦,最终张了口:"孩子们,快过来,从今以后,这就你们的家"。 2个孩子一头扎进了李享知的怀里,爸爸,爸爸的喊着,泪水湿透了整个脸颊。 但是她们心里也有顾虑,虽说是来到母亲身边了,继父也答应收留自己,可是家里面困难这是肉眼可见的,带着一丝惶恐和不安,就这样先留了下来。 她们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个看起来个子不高的男人,温暖了她们之后的整个人生。02 9口之家,继父一力扛起 当时的一句答应,并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话,而是今后十几年的养育和栽培,这条生活之路有多难走,谁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李享知的决心。 目前家里一共是6个孩子,都需要吃饭穿衣上学,生了病也要花钱给治,乱七八糟加起来,一年带头光是孩子的费用加起来都有万把块钱,这可抵得上家里全年的收入了,还包括了的鸡和鸭,就算是省吃俭用,可能还不一定够。 聪明能干的李享知当立断,用家里仅有的钱租下了十几亩地,各种能吃饱又好收成的庄稼作物他都干。 每天鸡还没打鸣,李享知给家里做好早饭,就急急忙忙去地里了。中午在地里带上清早就准备好的干粮就是一顿饭,抹布抱着,揣在怀里,到了中午还有点余温,这就算是一顿饭。吃完在地里躺一会,睡醒了继续干。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享知的背也是越来越弯,脸上全是皱纹和沟壑,尤其是手,粗糙的就像是枯树干,还带着毛刺。不到40岁的人,看起来就跟50岁一样老。 同村的人更是不理解,总是一遍遍的问道 :"老李,你图什么?反生不是亲生的,能收留她们给一口饭就不错了,怎么的还要供读书啊?这不是活活要把自己累死吗?再说了,谁知道他们长大了,记不记得你的恩情呢,毕竟不是亲生的!" 村里人一遍遍的问自己,自己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直觉告诉自己,这3个女儿很是懂事听话,每天认真上学,读书也很用功,家里的活都是抢着干,会心疼大人,也会谦让自己的亲生孩子,这本就是好孩子啊。 无论孩子们长大去了哪里,变成什么样子,既然自己是她们的继父,既然答应了妻子,那无论如何都要把他们好好养大成人。03 吃饱穿暖去上学,心灵教育不能少 人活着不仅仅是吃饭穿衣,读书识字,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个内心温暖,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这3个女儿从小活在亲生父亲的阴影之下,父亲常常酗酒,夜不归宿,要么是找不到人,要么是找到了对着自己一顿唾骂,连带着母亲一起骂。手边随手拿起东西就能往自己身上打,那个时候,姐妹们身上没有一块好地方。 发要是起疯来更是可恨,父亲曾用酒瓶子打向自己的母亲的头,瞬时间头破血流,更是不顾母亲的求饶和哭喊,揪着母亲的头发疯狂的撞击窗户和门框,母亲好不容易离了婚总算是逃出来了。 可是李享知不一样,完全不同于父亲的狠毒无赖。说话总是轻轻柔柔的,对待孩子这样,对待母亲也是这样,哪怕是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事情,继父也会细心询问,耐心开导,然后原谅。 慢慢的,自己的心也不再冰冷,开始学会去打开,开始试尝着勇敢大方地接受继父的好。 李享知的亲生女儿海英,一开始也曾抱怨过父亲的艰难,她不明白为何家里已经这么难了,父亲却还要接纳别人的孩子? 光是吃饭就不够,还要供她们上学,每天在地里累死累活,看着就心疼,又生气又想哭,不是怕自己吃亏,而是怕父亲将来不值得。 可是父亲却不这么认为,他让孩子们聚在一起,常常教导,大家都是亲兄弟姐妹,我们是一家人,有苦一起抗,你们是一辈子的亲人,要相互爱护,相亲相爱。人生本来就很难,所以更不能放弃了爱。 慢慢的,海英和另外2个弟弟也开始接受这三个妹妹,有饭一起吃,有困难一起解决,相互鼓励,一起为生活打气。 海英后来自己也说,自己和2个弟弟都不是读书的材料,看见书本就头疼,所以就算是没有这3个妹妹,他们也会早早的辍学打工,帮家里分担。 更何况,这3个妹妹十分乖巧,读书认真成绩又非常好,如果不好好读书那才是浪费呢!所以,不存在父亲偏心一说,那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如今全都长大成人,各自有了工作和家庭,很感恩也很知足。 兄弟姐妹之间常常联系,互相买东西看望,很是亲昵。自己也是在长大以后才明白,兄弟姐妹是父亲留给自己这一生最大的财富。04 求学本不易,唯有继父大力支持 回想姐妹们的求学之路,可谓是难之有难,但是不管发生何事,不论别人说了什么闲言碎语,哪怕是母亲的一力反对,都没有阻挡父亲的栽培扶持之心。 那是一个夏天,大女儿小玲在嘉禾初中上学,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水把路都要泡起来了,都是泥泞的土,走几步路都要滑到。雨势很大,雨水打到脸上眼睛都睁不开,根本不见有停的意思,而自己又没有带伞,回不了家。 是父亲,走了将近10里的山路去送伞,见到小玲的时候,浑身都湿透了,身上脸上全都是泥,这一路不知道摔了几回弄成这样。小玲忍不住大哭了起来,这就是父爱,义无反顾的父爱。 转眼到了秋天,母亲的腿又开始犯病了,地都下不了,于是只能麻烦父亲从地里往家赶,再去嘉禾一中给二女儿小玉送饭钱。 父亲怕小玉等着急,于是跟邻居借了一辆板车,一路颠簸赶到学校,出门太急都顾不上收拾。 等到了校门口,远远地跟小玉招招手让过去,小玉不解,等见到父亲后才明白,父亲是不想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怕给女儿丢脸。父亲走后,小玉站在原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里难受极了,这就是父爱,珍贵的父爱。 到了2008年冬天,彬州遭遇冰害,三女儿冬冬当时在彬州念书,父亲怕冬冬遇到危险,独自一人走了将近30里山路,赶到县城又花了二百多元租了一辆小汽车,一路不停开了将近5个小时赶到学校。 当时学校只剩下冬冬一人,2个硬馒头硬是啃了好几天,冻得直打哆嗦,嘴唇都是青紫的。虽然为了接冬冬回家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但是冬冬平安回家过年,母亲终于可以安心了,这是父爱,更是丈夫的爱。 转眼到了2010年,大女儿小玲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二女儿小玉考上了美国名校的研究生,母亲回想这十几年来丈夫对孩子们的付出,于心不忍,于是打电话责怪这两个女儿不要再读书了,早早去挣钱不要让父亲那么辛苦。 那也是第一次,李享知大声呵斥了妻子,说到:"只要孩子愿意读书,我就供得起!知识改变命运,我支持孩子你不要多言! "这是父爱,沉沉的父爱。 我们不要轻易地去恶心揣测他人,这是一颗温暖善良的心,给出的是难得无私的爱,这份养育之恩,在任何时候都显得弥足珍贵。 三个继女能遇到李享知无疑是幸运的,如果不是继父无私的包容和爱,就像他们自己说的,早就不知道死在哪里了。就算是侥幸活着,也不知道被命运糟践成个什么样子。 生命就是这么的神奇,失去和馈赠,把李享知和孩子们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让我们祝福李爸爸长命百岁,孩子们事业有成,一家子永远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