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楠楠 编辑|楠楠 2022年的"毒"教材事件还历历在目,从编辑、插画师到审核人员被网友"骂"了一个遍。 大家坚决抵制居心叵测之人通过教材毒害中国的青少年和中国的未来。 本以为"他们"会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没想到2023年春季刚开学,"毒"教材再一次映入眼帘。 与去年有所不同的是从之前的"美国风"倒向了"日本风"。 这不禁让人猜测到底是哪股幕后势力这么强大?黑恶之手频频伸向祖国的花朵,亡我中华之意死心不改? 话不多说先上图 抓不住重点的排版(我要做爱) 本来是很正常的一句话:"我要做爱学习的好孩子"。 我觉得排版可以全部排成黑色的文字或者是红色的文字,保持字体的一致。突出"爱学习"或者"好孩子"都是可以的。 但是排版人员偏偏将"我要做爱"四个字放在上头用耀眼的大红色突出。 就想反问一句您是不会断句吗?孩子看不懂,大人还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吗? 是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没教会你怎么断句吗? 俗话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您的那点小心思真的不要太明显! 虽然孩子还小,可能看不懂您这么排版的意图所在,但是他会形成错误的断句模式,这种潜移默化形成的不良影响是难以磨灭的。 中国风的插图已消失不见 记忆中的小学语文课本插图都是满满的中国风。 新学期开学,拿到新书总会先包好书皮再翻看里边的插画。 看着插画自动将自己代入到插画里的情景,和里边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再看现在的插画,小朋友的形象都被丑化,一个个像得了"唐氏婴儿综合症"。 在小学语文同步读本的封面上,画了一家子其乐融融的图。 仔细一看五个人四个人都是穿着和服的日本人,只有后边的保姆是正常的中国人装扮。 这是几个意思?是要表达中国人只配被日本人踩在脚下当保姆丫鬟和奴隶吗? 如果说您画个全世界小朋友手拉手的图也无可厚非,那意味着世界和平,天下一家亲。 中国人的读本不画中国人的家庭反倒将日本家庭堂而皇之地搬上来。 这是日本的教科书吗?明里暗里表达着对中国人民的亵渎,也不知道是谁教您这么画画的。 再看数学课本,穿着日本军服的人站在宣传栏面前计算宣传栏要涂多少油漆。 不用家长说,看过抗战剧的孩子们也知道这是日本人的军服。 中国的教材里竟然还要用日本人来涂油漆,估计插画师认为中国人和日本人同为亚洲人,有着一样的肤色穿普通的服装估计认不出来,所以故意画上军服赤裸裸地告诉孩子画的就是日本人。 不仅如此,课本上到处出现日本国旗的影子。比如戴着日本国旗头带的孩子,还有拿着日本国旗的孩子。 就想问一句画图的人,是中国的五星红旗不够红吗?照耀不了你那龌龊的内心。 割裂版图、丑化岳飞,居心叵测 全国青少年口才考级系列教材中:文字表达着祖国带给我们的是作为主人的尊严,括号里还表明是自豪的语气。 往下一看插图,中国的版图上赤裸裸地用英文大写的CHINA表明这是中国的地图,更让人气愤的是版图中还少了台湾和藏南地区。 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人民一家亲。在青少儿的考级读物中公然割裂中国的版图,居心何在? 岳母刺字是中国人都熟知的传统故事。 岳飞是何许人也?中国人都知道他是南宋的抗金名将,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是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 他的《满江红》抒写了对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希望以及对报效朝廷的赤胆忠心。今年还被改编成电影在全国热映。 "三世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谁人不会吟诵两句! 岳母刺字"尽忠报国",表达了岳母在家国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的决心,教导岳飞精忠报国,切莫贪生怕死。岳母刺字的故事不仅是在教导孩子要做为国家甘于奉献的人,也在传达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然而,在中华美德故事的封面上,岳母刺字的图画被篡改成了日本武士的形象。 一个头戴红缨帅盔,身披紫蟒金袍、目光如炬的高大威武形象被刻画成了地中海的日本东洋武士! 插图的作家您是不知道岳飞是谁吗?没有学过历史吗? 还想给我们的抗金名将篡改国籍,您是不是太可笑了一点? 这样的教材如果被孩子看到该是怎样的结果,他会不会质疑岳飞应该是日本人? 或者以后看到日本的东洋武士就会联想到岳母刺字,联想到岳飞。不能细想,简直毛骨悚然。消失不见的"倭寇" 更让人愤怒的是,我们的汉语词典中对于"倭"字的解释。 小时候不会组词的时候总是会翻翻词典,倭寇一词很是常见。 再看现在的词典对于"倭"的解释只剩下了:古代对日本的一种称呼,词组通通消失。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距离词典改版仅仅过去了六年时间,六年时间就可以抹去倭寇一词。 那抹杀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还会远吗?或许比起武力入侵,文化入侵才是最可怕的 。 勿忘国耻,犹记先烈!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是无可置否的。 在少年的教科书中公然篡改事实,淡化民族意识,侮辱国家形象,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错? 去年的教科书出现男孩子不穿裤子和女孩子谈笑的场景,今年又是一群不穿裤子的孩子在一起嬉笑玩闹,这是在教孩子做什么? 下一代已经开始行动了吗 上一年的身穿星条旗服装的娃娃大家都记忆尤深,没想到今年还是出现在了课本上。 只见孩子举起镐头,吐着舌头面目狰狞,似乎有着什么深仇大恨要置人于死地。睁大眼睛一看,他在挖墙脚,而且还不是普通的墙脚,是我们的长城。 长城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想必大家都清楚,那是抵御敌人入侵的堡垒,是无数先人流血流汗铸造的世界奇迹。 现在画个星条旗娃娃挖长城暗示什么?是在挑衅说他们的下一代已经在行动了吗? 雨果先生曾针对英法联军摧毁圆明园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的文章还被收录在中国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文中写道:"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叫做圆明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 在雨果的眼里,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 而如今的插画里:变成了中国人自己放火烧圆明园,美国人来灭火。 以后孩子记住的就是中国人自己导致了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说不定还会认为大英博物馆的文物是为了答谢人家救火送出去的礼物。 篡改中国历史,毒害少儿心灵,真是其心可诛。 不仅是少儿读物和教科书,高中生他们也不放过。 高中必修一地理课本封面上,印着一座山。 要说地理书的课本封面有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有什么好惊讶的。 可是再看,这座山不是中国的泰山、黄山、华山,而是日本大名鼎鼎的富士山。 中国有三山五岳,高大巍峨,名扬四海。哪个不能作为地理书的封面?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难道也不敌富士山的名气? 编辑和出版社是出于怎样的心理要把富士山放在中国的地理教材封面的。 还是有些人想要借富士山表达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心思? 网传有一个日本人曾经说过:"日本的下一代一定能够战胜中国的下一代"。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已经在行动了。他们先腐蚀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而毁灭中国的未来。 名人痛批"毒教材"现象 央视主持人王小骞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对"毒教材"的看法,她一改往日的温柔变得非常气愤。 她在视频的文案中写道:"为什么屡禁不止?到底是怎么通过审核的?请尽责!请严查!" 给孩子看的书如果不是别有用心,那一定是严重渎职。 就连司马南都站出来发声:"毒教材又有新内容,画面触目惊心,必须引起深思" 教育是国家大计,而教材是教育的重要桥梁和连接平台。 教材从编写到审核再到学生的手里,是要经过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重重审核的。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到下一个审核环节的时候为什么不禁止还要让这些"毒教材"进入校园。 孩子每天都要看的教材甚至还要考试的知识,一张图一行字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况且在中国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一些东西可能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写在最后 继2022年"毒"教材风波过去还不到一年时间。 这些阴魂不散的"毒教材"就又卷土重来。 大肆宣扬日本文化美国文化,篡改中国历史,割裂中国版图、修改词典。 不仅毒害中国青少年的心灵,淡化青少年的民族意识,还企图用文化渗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更改中国少年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在"毒教材"这件事上是一点都不能容忍和马虎的。 希望有关部门的相关人员能够尽心尽责,给中国少年一个交代,还中国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