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以下内容均为猜想,不是对原作的续写或改编,如有侵权,请私信本人予以删除。本文严禁转载,转载引发的法律责任,本人不承担相关责任。】 前情回顾:上集写道林噙霜与大娘子相聚后开始了蛰伏生活,大娘子百般刁难都被认下后气焰逐渐嚣张,终于粗心大意下被算计犯了盛纮忌讳。 盛纮变心,林噙霜对新妾室卫小娘恨之入骨,但卫小娘有孕,大娘子和卫小娘能平安生产吗?老太太又会如何防范林小娘的花招? 庆历八年,林噙霜23岁。 正室娘子日常最重要的工作是交际作用。 大娘子虽在林噙霜眼中蠢笨如猪,但在各家太太大娘子眼中,反而是更好相处的性格。 再加上她出身王氏,父亲位列三公、配享太庙,自己从小见识多,所以在夫人圈里很受欢迎,能帮盛纮很多。 而林噙霜的身份太低,即使日后扶正,也难在圈子里混得好。 如果盛纮权力欲望不重,并不醉心于仕途还好,扶正林噙霜也没有什么。 但偏偏盛纮是个"官迷",把权势地位、家族复兴看的比所有人都重,林噙霜太了解这个男人了,所以反而并不抱有奢望。 只要自己的日子过得比大娘子舒服多了,那又何必弄下大娘子,换一个更难对付的人哪? 百般思量后,林清爽放弃针对大娘子,盯准了自己恨之入骨的卫小娘。 若是女孩儿还好,大娘子有个差不多年龄的孩子绊着手,没工夫抬举一个庶女给林噙霜难堪。 墨兰又比这孩子大两岁半,姻缘也竞争不到一起。 再说女孩盛纮日常接触不多,也不需要他教养,还算不上什么威胁。 但要是男孩可不一样了。 日日在盛纮面前提醒着他还有一个母亲需要看看。 这样想着,林噙霜吩咐下人去泉州港找一样东西。 大家族的女子最清楚,随意动人人命只会让你的主君害怕,所以不是必要不取人性命,不是有绝对脱身把握,不要动手。 "您要胡麻油做什么?是有什么其他效果吗?"林噙霜的大丫头雪娘问道,说这话手上推拿肩膀的活没有放下。 林噙霜闭着眼倚在美人靠上,任雪娘在肩上拿捏:"那东西就是一个吃的,能有什么作用。不过有没有人多想,可就不一定了。" 雪娘好似想到了什么:"怎么会想多?想多了又怎么样?" 林噙霜笑道:"傻丫头,有孕的人最忌多思,孩子是很脆弱的。尤其对于聪明人,越聪明越越多想,知道的越多,心神耗得越快。" 雪娘不明白:"做的这么复杂,那要是最后没事怎么办?" 林噙霜的笑意顿时收敛:"谁让老太太主家呐?她到底养我一场,不能恩将仇报陷害她啊。" "再说她是老太太,谁会相信祖母会害自己的孙儿?"林噙霜拿起手边的玫瑰露,润了润口"再说老太太的手段,但凡你真的动了什么,八成会被抓住。反而这样吓一吓,谁又能怪我什么。" 雪娘还是觉得这个计谋太绕太浅,毕竟人会不会多思别人怎么控制得了。 要是事情不如林小娘那样想,回头等林小娘真的失宠了,她也没了体面。 可林噙霜并不是不想动手脚,她已经使人在卫小娘的驱虫药里掺和面粉,可第二天就被换过来了。 泉州春季多花草,就算深宅大院,也挡不住蛇虫鼠蚁的入侵。 林噙霜本来是打算冲淡驱虫药的药效,多几只漏网之鱼吓吓卫小娘。 这样既不会造成很重的影响,让她不至于受罚;也能给卫小娘教训,让她开始忧心。 只要几次,至少能让她胎做不稳。 要知道从胎儿时,就是男胎更易夭折。 如此水到渠成,还不弄脏自己的手,岂不快哉。 但老太太盯得这么紧,第二天就换过来了,林噙霜也没想到。 第二日,老太太就招林噙霜去谈话了。 林噙霜见到老太太的时候,她在树下晒太阳。 春天的泉州草木葳蕤,各色的花也爬满了院子。 尤其老太太既有品位,看着花木众多,姹紫嫣红开遍,却一点也不显得乱,搭配的极好,有种鲜花遍锦的热闹。 林噙霜这点没有学会,她没那么多资本浪费,只能凭着好眼光,做着简单的搭配。 好在宋人的眼光一向喜欢淡雅,林噙霜这点到是正合盛纮这样的文人的口味。 像老太太请了个安,林噙霜站在一旁,等老太太发问。 在她的想法里,抓住了她的把柄,应该是来问罪的。 老太太让人给了林噙霜个座,开始了谈话:"你也是做人母亲了,如今能理解你娘当初的选择了么?" 林噙霜点点头:"当年我并没有兄弟,她带着我没翻身希望,受不了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境遇,自然只有一死。没带走我已经是她的不舍得了。" 老太太点点头:"确实。你外祖当年一起连累,在自顾不暇,要不是你是个孤女,我真不好把你接来。" 林噙霜闻言起身一拜:"噙霜谢过老太太多年的养育之恩。" 老太太摆摆手:"今天到不是为了跟你叙旧,而是想问问你,你到底想要什么?" 林噙霜张张嘴想说什么,却被老太太打断:"如果你想当大娘子?不可能做到,妾室扶正会是盛纮升官路上迈步过去的槛。私德有亏对文官最致命了。" 林噙霜点点头:"妾自然知道,何况大娘子为人不错,有她这样的嫡母是枫哥儿的福气。" 老太太看了林噙霜一眼,直到她话里有话,但并不多做计较:"既然如此,你就更应该知道,主君的地位,才是决定你和两个孩子的根本。" 确实,二品大员的庶子只会比六品官的高,林噙霜知道老太太没有说出口的话,她是在点自己别做下对盛纮升职有影响的事——比如让卫小娘一尸两命。 但林噙霜还是心存侥幸,毕竟她并没有做什么恶劣的事,只是在驱虫粉里掺点面粉而已,连街上的奸商都不如。 老太太看她还不打算完全罢手:"这几年庆历新政的事你没听过?晏相公欧阳相公不都是为了内宅里的这些事被罢相?" 随后又点了点林噙霜:"主君现在正是升任六品的关口,只要过去了,按资历也能胜任四品官员,至少能荫一子。" 随后不等林噙霜多想,就吩咐她安排长枫就学的事。 事关自己唯一的儿子,林噙霜不得不把全部心力放在这件事上。 过了蒙学关的长枫即将正式入学,林噙霜这两个月都在忙着挑选学堂,打听先生,安排书童。 毕竟大娘子和卫小娘再多几个儿子,自己这个立住了的儿子,才是自己的终生依靠。 若儿子不成器,那自己百般谋划,也只能让他做个富家翁。 好在忙忙碌碌了两个月,总算忙完,林噙霜也能腾出手了。 大娘子已经瓜熟蒂落,随时都能生产了,卫小娘的肚子也开始大了起来。 趁林噙霜忙的这段日子,大娘子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卫小娘也在两三个月的足不出户中顺利坐稳了胎。 更是在大夫的请脉时,传出了结果,是个女儿。 算是了了心结,自那以后,林噙霜并没有再管过卫小娘。 只知道大娘子生了如兰后,每半年,卫小娘也生下了一个女孩,取名叫明兰。皇佑元年,林噙霜24岁。 这一年的大宋真是多灾多难,先是河北大旱,官家因天灾频繁而改了年号,又是因为裁军,地方上又多生波折。 就连泉州边的洛阳河,也是长达数十日不得行船。 泉州的百姓不堪其扰,泉州港又是朝堂收取商税的重点,建桥的呼吁传到了当地官员的耳边。 可泉州地质条件差,立不下沉重的桥墩,如何修桥,成了当地官员的重点研究。 作为泉州二把手的盛纮也开始了为这事奔波。 忙碌的盛纮每日都归家很晚。 偶尔回来,孩子还小的大娘子和卫小娘也没精力招呼他。 所以解语花林噙霜这里,成了盛纮唯一的选择。 而林噙霜也不愧是解语花,把盛纮照顾的很好。 无论多晚回来,热乎乎的饭,好克化的菜,温热的毛巾,干净整洁的衣服鞋袜,解乏的大桶的洗澡水都准备好了。 更不用说还有贴心的美人,不会啰嗦的问东问西,而是用温柔的甜得发腻的语气,问你累不累,给你按的舒服不舒服。 这也难怪盛纮一连在这儿休息了一个半月。 就连大娘子恼了,冲进来看到盛纮享受的待遇,也不可思议的走了。 她算看出来了,论伺候男人,他是永远也比不过林小娘的。 就算大娘子如何生气,这段时间,她也不能指责林噙霜半句。 在大宋,伺候夫君,到底才是娘子们的第一要事。 所以就算满腹怨气,在盛纮一天天回来只有吃饭睡觉的功夫时,大娘子也只能忍了。 不过盛纮这里顾不上家里,她却得操心自己的儿女, 华兰今年12岁了,需要看人家了。 12岁的华兰出落得很漂亮,真应和那句"娴静处如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 不过小姑娘可不柔弱,乌黑浓密的秀发,不点而朱的唇,鬓若刀削,眉如墨画,无不说明了这姑娘身子骨极好。 再加上华兰是个孝敬的好孩子,在老太太身边长大,所以生得一副玲珑心肝,偏偏孝顺善良,品行也是没得挑。 即使是经常听母亲抱怨林小娘吧,见到林噙霜时,也是礼貌得体的。 再加上华兰是家中长女,她的婚嫁,代表着妹妹婚事的顺利。 所以林噙霜并没有做什么,反而是在盛纮渐渐放松后,提醒了他盛家有女初长成了。 华兰作为盛纮的第一个孩子,他也是极疼的。 再加上华兰这孩子本身也争气,出落的极好,又对盛纮亲昵有加,常常孝敬他自己做的东西。 所以盛纮在结束了忙碌的日子后,就开始跟大娘子琢磨合适的人家。 找女婿的时候,就能看出做人母亲和父亲的差别了。 当母亲的,最看重女儿的幸福感,重点挑女婿的母亲后宅。 做父亲的却是想着女儿的前程,挑女婿的品行前途,身家相貌。 所以一个合适的女婿人选,要兼具家庭富裕有社会地位,父母双全婆婆和蔼可亲,自身才华出众长相清秀,品格优秀又要有主见。 等到经过这比选妃还要严苛的筛选后,终于定亲了,做父母的又得辗转反侧,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不知道女儿离了家如何生活。 所以有两个亲生儿女的林噙霜,并没有干扰盛纮因为这事一趟趟往大娘子处跑,倒让华兰为自己父母关系缓和松了一口气。 不过成亲这种事既然要12岁就开始看,自然是因为这是一个长期工程。 所以在选了一堆人选后,盛纮和大娘子的任务就变成打听人选详情了。 在盛纮忙完之后,这一年的中秋后,林噙霜给盛纮备了一份大礼。 在一起用完膳后,林噙霜把她辛辛苦苦找了半年的书单递给了盛纮。 "紘郎之前那么忙,还要每天查找资料。妾知道是想找到建桥的方法后,虽见识浅薄,但好歹识得几个字,看过几本书,就自作主张收集了这些有关的书。" "也不知道书中记载的全不全,所以除了搜集书记,特意让下人到泉州市舶司找人询问,问的了各地情况和建的桥的情况,终于搜集的这几箱子的书。" 在哪几页书单背后,几口大樟木箱子。 盛纮拿着这张书单,如同握着千金,说不出话。 嘴唇抖动了半天,才郑重的说道:"霜儿,你待我如此之心,我必不负你。" 或许就是因为今日的承诺,几年后,当林噙霜犯下大错时,她真的因为今天的承诺逃过一劫。 后来盛纮如何处理这些书,林噙霜并不知道,只知道皇佑三年,泉州太守陆广用造舟为梁技术,造横跨笋江的"坦履桥"。 几年后,蔡襄用同样的方法在洛阳江上建造了"万安桥",在很久很久以后,"万安桥"更名为"洛阳桥"。 会转到林噙霜这里,自送书事件后,林噙霜越发的受宠爱。 盛纮把除了大娘子的名分,能给的都给了林噙霜。 或许是顺心的日子过得太久,骄奢之心顿起的林噙霜忘了,下人总是比主人更张扬。 所以在顺利了这么久之后,终究是踢到了铁板,收到狠狠一击。皇佑三年,林噙霜27岁。 这一年冬天,泉州额外的冷,以致于之前存的炭都不足了。 在备受冷落的卫小娘这里,炭总是第一个用完的。 卫小娘这里很是冷清,只一个丫鬟和一个五六岁的小丫头。 日常照顾明兰,就是亲自动手。 好在做母亲的并不以照顾自己的孩子为辛苦,所以卫小娘过得也自得其乐。 但不受宠的后遗症并不止少人,也包括物资的渐渐匮乏。 所以今年冬日的炭,在采购不足后,第一个就克扣了她的。 卫小娘的是个没脾气的,逆来顺受惯了,并不愿与人争吵。 她的丫鬟小蝶,且是个牙尖嘴利的爆竹性格。 所以在小丫头领不到炭时,小蝶来到仓房大闹一场。 小蝶是如何从仓房管事手中夺得木炭?事后被落了面子的下人们又会如何反击?林噙霜和卫小娘又会如何反应? 欲知后事如何,敬请下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