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代十国中前蜀高祖王建能算上一个杰出的帝王,他从一个流氓无赖成为割据一方的雄主,他在当时强敌环绕的情况下时前蜀达到了鼎盛,其精彩的故事性丝毫不亚于刘邦、朱元璋等。 前蜀高祖王建画像 王建的祖上是做饼的,按理说王建也应该老老实实的做饼养家糊口才对吧。可王建并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长大以后的王建是个无赖,常以杀牛、偷驴、贩卖私盐为业,家乡人就经常骂他贼王八,据说"乌龟王八蛋"这个骂人的历史典故也和他有关。要知道他所干的每一件事,尤其是杀牛和贩卖私盐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那得是死罪。 后来王建也因为上述的那些事而被官府关进了监狱,幸运的是他被狱吏偷偷放走。从监狱出来的王建藏匿到了武当山上,武当山僧人处洪遇到王建,相面惊奇说:"子骨法甚贵,何不从军自求豹变",指点他前去投军。王建听了僧人的话,于是到忠武军从军,王建这个人十分聪明,从军期间又立有战功,忠武监军使杨复光组建忠武八都时,他与鹿晏宏、韩建等八人皆为都将,每都有兵千人。 公元884年,王建、晋晖、韩建、张造、李师泰在利州三泉县迎驾回銮长安的唐僖宗,十被军观军容使田令孜收为养子,唐僖宗将五人的部队并入田令孜麾下,赐号"随驾五都",官拜卫将军。 公元885年,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因与田令孜争盐池,联合河东军进犯长安,唐僖宗逃往凤翔,不久又被田令孜挟持逃往兴元。王建被任命为清道史,并负责保护玉玺。在此期间王建因为护驾有功,唐僖宗就将御衣赏赐给了王建,王建受到了皇帝的赏识。次年,唐僖宗命王建遥领壁州刺史,开创了将帅遥领州镇的先河。自此王建拥有了自己的势力。 田令孜失势后,就跟唐僖宗要求担任西川监军,前往成都依附任西川节度使的同母弟弟陈敬瑄,唐僖宗同意了他的要求。因为是田令孜的养子,王建被排挤出朝,任壁州刺史。王建在其宾客周庠的建议下,袭击阆州,并驱逐阆州刺史杨茂实,自称阆州防御使。王建在阆州招兵买马,扩张势力,网罗人才,善待百姓,坚守尊奉唐室的大义名分。 公元888年,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派人拿着田令孜的书信去召王建前来。王建得信后,非常高兴,到梓州面见之前与自己关系不错的同僚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并将家眷托付给顾彦朗,亲自率领二千精兵去成都。谁知王建刚到鹿头关,陈敬瑄又后悔了,命王建返回阆州,加强城池防御。 听信陈敬瑄后悔了,王建大怒,攻破鹿头关,击败西川偏将句惟立,一举攻取德阳。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任命弟弟顾彦晖为汉州刺史,出兵帮助王建,围攻成都。顾彦晖围攻成都三日,见无法破城,便返回汉州。 唐昭宗即位后,任命左谏议大夫李洵为两川宣谕和协使,下诏令顾彦朗罢兵停战。顾彦朗则要求朝廷另派大臣镇守蜀地,并为王建求取节度使的官职。唐昭宗任命宰相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同时将西川的邛州、蜀州、黎州、雅州划为永平军,王建被任命为永平军节度使。 但陈敬瑄违抗朝廷调令,拒绝交出兵权。唐昭宗便派韦昭度与顾彦朗、王建出兵讨伐。公元889年,王建大破眉州刺史山行章于新繁,虏获万余人,伏尸四十里,又击败屯守彭州的威戎节度使杨晟和山行章的五万援军。陈敬瑄再次发兵七万增援山行章,两军相持百余日。王建再败山行章于广都,山行章请降。 公元890年,王建、韦昭度、顾彦朗大军围攻成都。围攻成都围了一年都没有攻破,唐昭宗都已经打算放弃了征讨陈敬瑄,令顾彦朗、王建罢返回镇地。王建接到诏书后,不愿罢兵,上表请求继续攻城。派兵扼守剑门,切断了中原与两川地区的联系。此后,王建一直将成都团团围住,陈敬瑄和田令孜终于开门投降。 经过攻陷成都一战,王建成为了西川地区的军阀,创建了一个独立的藩镇王国,王建拥有一个西川他还不满足,他又把目标对准了东川地区。王建攻陷成都一个月后,东川节度使顾彦朗病逝,其弟顾彦晖继任。 公元895年——公元897年,王建两次率兵攻打东川(四川盆地中部),杀死东川节度使顾彦晖,吞并了东川地区,统一了两川之地。 公元902年,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归降王建,王建得以兼并山南西道。公元903年,王建趁荆南节度使成汭兵败身死,夺取了夔州、施州、忠州、万州。同年八月,朝廷册封王建为蜀王,王建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之一。公元906年,王建夺取归州,占有三峡之地。 前蜀王朝版图 公元907年,权臣朱温篡夺唐王朝,建立后梁王朝,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消息了传到成都,占有两川、汉中、三峡之地的蜀王王建不承认后梁的正统性,并在一众文武官员的拥立下登基称帝,建立前蜀王朝,改元武成。 王建称帝建国时已满六十岁,这在当时的封建王朝,也就刘备、慕容德、武则天和王建是同龄登上帝位的。 王建的在位时间是907年——918年,共11年。在11里,王建在文治武功方面均有不错的成就。 政治上尊重人才、知人善任,并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有才能的书生王先成、布衣李景、道士杜光庭、僧人贯休、文学家韦庄均被任用。王建还做到吏治整顿,严惩贪赃不法,对跟随入蜀的功臣武将的不法行为也能处以严惩。 经济上听从冯涓的建议,减轻赋税,又招募流亡,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还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前蜀成为当时社会最稳定的天下富国和强国。 外交上王建审时度势,不主动对外扩张。一直与周边政权尤其是中原王朝后梁保持友好关系。 王建在文治方面搞得挺好。武功方面王建也算是颇有成就,在当时周边强大政权众多的情况下,王建竟然还能取得一系列胜仗。 在北方击败了李茂贞的岐国对汉中的进攻,还扩大了战果,将岐国的文州、阶州、成州、秦州、凤州、陇州、宝鸡纳入了前蜀版图,李茂贞被打的遣使求和于前蜀。这是前蜀王朝建立后唯一一次开疆拓土。 在东方击败了荆南王国对夔州的进攻,有人建议王建趁涨水季节决峡堰以灌江陵,王建听取毛文锡的谏言,矛以制止,此举保护了江陵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迁镇江军于夔州,加强了东部一带防线。 在西南方斩杀暗通大长和王朝的黎州蛮三王,前蜀先是在潘仓嶂和山口城击败大长和,接着又在大渡河大败大长和军,大长和军阵亡、淹死数万人,在此战后大长和王朝一蹶不振,此战也是前蜀建立到灭亡以来最大的胜仗。 前蜀王朝在王建的统治下国力达到了鼎盛,前蜀成为当时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的国家,其都城成都也成为了中国比较繁华的大都市,当蜀中地区出现了历代统治王朝少有的治世局面。 但是王建并没有把这一强盛局面延续至死,王建到了后期变得昏庸无道。他冤杀了战功显赫的王宗涤和投奔前蜀的勇将刘知俊,猜忌迫害有识之士,加速统治集团的腐朽程度;又多内宠,重用宦官,导致前蜀国内部矛盾尖锐。 王建不仅纵容官吏贪污腐化,还纵容义子王宗翰、王宗黯在地方作乱。王建还大修宫殿、开征苛捐杂税,地方官员看到皇帝都这样子了,那自己不得贪一波,当时的前蜀贪污腐化仍然成风。 王建之所以变得那么昏庸,到也不能全怪他,前面我们说过他登基时的年龄已有六十岁,而他在位十一年,也就是说他活了七十一岁。在他之前的皇帝,比如说梁武帝、唐玄宗都是到五六十岁变得昏庸,而王建在六十岁当上皇帝时竟还没有立刻走上摆烂的道路,而是励精图治一段时间,这实属不易。 王衍 公元918年,王建走完了七十一年的人生路程。皇太子王宗衍即位,即位后王宗衍改名为王衍。这个王衍可不是什么好人,他上位之后荒淫无道,委政于宦官、狎客,好微服出游民间,日夜饮酒,爱好奢侈,营建宫殿,巡游诸郡,耗费大量财力,蜀人不得安宁。太后、太妃卖官鬻爵,臣僚贿赂公行,政治十分腐朽。 王建后期腐败的政治局面非但没有半点改观,反而越来越腐败,前蜀王朝逐渐走下坡路。而前蜀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下场则是前蜀被统一北方的强国后唐王朝给灭亡了,后唐灭亡前蜀仅仅用时七十天,这个纪录被宋灭亡后蜀用时六十六天给打破了。前蜀王朝从建立到灭亡,仅有短短的十八年,前蜀成为了十国中国祚最短的国家,其他国家再怎么不行,国祚也有三十年以上。 王衍及其宗族被后唐庄宗李存勖下诏处死,王衍的母亲徐氏临刑时说李存勖的祸患不久就会跟随而来了,果然不久之后李存勖就死于皇后之手。王衍的妾刘氏,鬓发如云,颇有姿色,行刑的人打算赦免她,但她还是一个有骨气的女人,她说:"家丧国亡,宁死不能遭受污辱!"于是从容就死。 很多人都把前蜀灭亡的锅扣在了王衍头上,实际上王建也是有很大责任,是他开了这个坏头。王建在选皇位继承人这一方面,更是失败,要是有一个精明能干的继承人,前蜀混乱的局面会有改观。前蜀也不至于二十年不到就灭亡。不过历史没有如果。 在前蜀王朝灭亡之后,下一个统治蜀中的王朝就是后蜀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