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不确定性的研究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中的不确定性代表着一定概率下的风险或者未来预期的经济波动,在二十世纪初期就提出了不确定性。正如我们字义理解的那样,不确定性经常会被我们当作风险的代名词,这两者也经常会同时出现在人们的讨论中,但是学者在其论文中,将这两者进行了区分。 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看,不确定性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概念,是指人们对未来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充分的主观评价。而风险则是可以从定量角度去测算出的一种可控因素的估计,可以通过一些理论模型或者公式对风险进行定量计算,估算出概率值。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国际形势变革迅速,不确定性的研究逐渐成为现有诸多学者探讨的热点,而且其对经济的未来走势起着一定标杆作用。 这个热门话题国外诸多教授进行了讨论。首先,不确定性对许多经济因素产生着深远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关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会对经济领域的投资项目造成冲击,并且会导致企业的税收负担加重。Krol表明本国和美国的经济不确定性都会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导致货币供应量以及币值的不稳定。 在企业进行投资时,当遭遇变动较大的政策不确定性时,企业投资的成本会增加,从而整体经济也会遭到冲击,发展放缓。风险偏好者会更愿意存在不确定情况时进行投资。国内也有诸多学者对经济不确定做出了研究。 用专业的理论模型证明了,尽管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影响很隐蔽,但其在影响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可以涉及微观主体,包括企业以及消费者,影响了他们的经济行为,从而宏观经济也受到影响,并且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发生改变。 中国的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不仅对微观主体经济行为有一定冲击,而且这种冲击也是呈现区域性的。经济不确定性会随着经济所处周期不同而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衰退期时,反而这会使经济产出得以提升,繁荣期时,却会给经济变量带来反向影响。经济不确性不仅影响实体经济,还会导致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产生波动,从而也会使得微观主体收紧资金供给,市场经济活力降低。 不确定风险的上升增加了居民的长期现金、储蓄需求。从个人投资的角度,对于企业、金融机构等的经济行为,从投资和收益的角度,证明了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影响,会受融资溢价的程度影响,这一程度较高时,则进一步增加不确定性的冲击。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经济行为时,会通过资金的需求变动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从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 从企业现金流的角度,经济不确定性加大时,公司会更愿意回收现金流,不愿意将现金投资出去。从创新的角度,环境的不确定对多数企业创新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从生产的角度,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的生产的不良冲击在中小私营企业尤为明显。 对于政府的经济行为,从政策角度,分析了中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体中的多个经济要素产生负面冲击,不仅会引起国内的消费和投资的减小,也会导致国际贸易过程中,进出口的减少,进而金融市场动荡,房地产市场也会遭受负面冲击,因此,政府应保证政策的稳定,较小波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房价具有影响。从外汇角度,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会对外商的投资行为产生不利影响,汇率变化的这种不确定性抑制了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 二、关于不确定性与信用利差的交互影响 关于信用利差的概念,国内学者王雅炯和幸丽霞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信用利差可以用来衡量外部融资溢价,内涵就是指当投资者在资本市场购买债券时,承担了额外的信用风险,因此则需要求的回报率要比无风险利率大,要形成一个额外的回报溢价,定量分析时,一般把企业债的到期收益率和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之间的差额作为衡量信用利差的值,并且要求这类企业保证剩余期限和资金结构是保持一致的。 一般来说,信用利差可以用来衡量公司在信用方面的违约风险,债券定价时,一般信用违约风险小的企业定价较高,是因为信用级别较高的企业不易发现违约,保守型投资者投资此类企业更加放心,因此在债券市场也更加抢手,因此,定价会偏高,到期收益率会小一些,进而信用利差也会偏小。 相反,违约风险较大的企业,为了可以顺利得到融资,债券定价时,会偏低些,依靠偏高的到期收益率吸引投资者投资,这时信用利差也会偏高些。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信用利差可用来衡量公司的信用违约风险,作为市场的主体,公司生产活动影响着整个经济的生产产出,两者也有着类似地变动趋势。 当经济向好时,市场运转正常,现金流在各生产阶段通畅,企业出现信用风险的可能性较低,而在经济衰退时,现金流周转可能会受到阻碍,企业可能会出现信用风险,因此,信用利差和经济周期呈反向变动趋势,而且两者成高度关联。通过分析信用利差的波动,也可以反映出经济周期的变化情况。 不确定性会导致市场出现信息不对称,从而引发违约风险,进而引起信用利差的变动,因此,由于借款会存在违约,企业的运营的亏损不利于外部投资者,当外部经济环境有不确定性情况时,外部投资者则会要求更高的信用利差,来补偿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引发的损失。因此,债券市场中的信用利差,可以表现经济的不确定性程度,并且可以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 Bloom得出结论,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生产经营出现诸多风险,导致要求的融资溢价增加,信用利差随之增加。因此可以看出,在不确定性会影响着信用利差,而且信用利差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成本,也影响着公司的投资决策,从而也影响着企业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着整个经济体系的不确定性。 三、不确定性、信用利差与宏观经济的交互影响 国外学者Caldaraetal.在其研究金融和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中将超额债券溢价放入了整个理论及计量模型中,并研究分析了在不确定性和超额债券溢价共同作用下,宏观经济受其二者共同的影响,并且反过来,宏观经济会引起不确定性和信用利差的变化。国内也有学者将金融摩擦以及信用利差当作不确定性影响的传导中介对其进行研究。 在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经济信息结构不对称,并且金融交易产生一定摩擦时,中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内的经济产生更大影响,并且导致经济短期内出现剧烈波动,并且该学者认为,不确定性如果变大,经济会出现衰退的现象,例如投资、消费以及最后的总产出会受到负向冲击,并且信用利差随之变大。 反之亦然。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金融摩擦的程度加深而影响更大。但是这种负面影响,并不会持续太久。从企业的角度,认为股票市场中股价上下浮动的不确定性可用来预测经济,并且信用利差也是对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不确定性、信用利差以及宏观经济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关系,而且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随着信用利差的大小变动而有所变化。